猫劫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子彰在云城小有名气,是因为他报告文学写得好,大凡经他手写出去的人物都火了。
  企业家效益越来越好;政治家更上层楼;文艺家身价暴涨。
  肖子彰认识了凌青云。
  凌青云是画家兼书法家。
  有人说凌青云的画比字好,也有人说他的字比画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肖子彰认为凌青云是个难得的集画和书法于一体的高手。
  肖子彰认识凌青云时,凌青云的名气还一般般。
  凌青云作画以画猫见长,写字以颜体为妙。那会儿,凌青云的头发很短,人也清癯。请肖子彰吃饭,是在家里,住的地方比较逼仄,屋里也显清冷。
  凌青云的妻子端庄大方,很热情,做了好多菜,这让肖子彰很感激。
  肖子彰写了一篇一万字的报告文学,投给一家省报,主编和他很熟,当即拍板全文刊发,同时配发凌青云画作4幅,书法4幅。
  这期间,为了要写好凌青云这个人物,他用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学习绘画,用两个月时间专门学习书法,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创作,可谓呕心沥血。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萧何。
  没想到,肖子彰的一篇文章,让凌青云的作品行情大涨。画作每平方尺由原来的2000元,陡然升为一万元;书法作品每平方尺由1500元涨到8000元。
  凌青云拉着肖子彰的手说:“好兄弟,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肖子彰连忙说:“老兄言重了。我不过是举手之劳!”
  凌青云踌躇满志:“兄弟,我会好好报答你的!我要用半年时间,为你画一幅《百猫图》以示谢意!”
  肖子彰微笑双手合十:“那我就先谢谢老兄了!”
  不久,肖子彰离开小城,应朋友之邀,去南方一家杂志社担任常务主编。
  5年后,肖子彰回小城,凌青云开车来接肖子彰。凌青云头发长了,垂在脑后,更有了艺术派儿。
  凌青云说:“去家里吃饭。”
  肖子彰说:“好的,家宴更好,嫂子的厨艺是可圈可点的。”
  然而,车子却朝另一个方向开去,一直开进一个山青水秀的去处。
  肖子彰:“老兄,此去何处?”
  凌青云微笑:“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车子在一处小桥流水人家停下来。
  这是一个别墅区,临山傍水而建,清幽雅致。
  凌青云打开大门,让肖子彰目瞪口呆:哎呀,天下竟有如此好去处!
  院落很大,花草正盛。院中一个池塘,水从上一处院内流入,经过院子,流向下一处院子,池塘两头由铁丝网遮挡,池塘内大鱼小鱼无数,锦鳞游泳,流水潺潺,美不胜收!
  更让肖子彰惊叹不已的是,院内有许多猫在悠闲漫步,黑的白的黄的花的应有尽有,这些猫有的在池塘里捞鱼,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叫春。反正,这里成了猫的乐园。
  进得屋内,呵呵,真是金碧辉煌!欧式风格,气派豪华。
  最让肖子彰眼界大开的是,客厅挂着的那幅《百猫图》,真正的精品啊!
  在肖子彰眼里,院子里的那些猫,眨眼间都跑到画中了。黄黑白花,颜色各异,或奔跑,或追逐,或嬉戏,有在池塘边戏鱼的,有在草丛中打滚的,有在墙角边偷情的,还有在花枝上望着鸟雀的,千姿百态,活了一般。
  还有那颜体《百猫图》的题款,奇崛拙朴,意蕴俱佳,和画作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肖子彰不觉击节叫好:“妙哉!妙哉!”
  凌青云小声说:“还有更妙的!”
  凌青云言罢,喊一声:“上茶!”
  一绝色女子端紫砂壶飘然而至。
  凌青云说:“子彰弟,这是贱内红袖。”
  红袖朱唇轻启:“欢迎肖先生!”
  肖子彰就有点懵。红袖也就20多岁,足可以做凌青云的闺女了。
  后来,凌青云告诉肖子彰,红袖是他学生,两人的结合,是经典的郎才女貌!
  三人边喝酒边聊天。
  肖子彰才慢慢了解,凌青云抛却前妻,拜倒在比他小25岁的红袖的石榴裙下,很多人都说,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天作之合。
  一边美人依偎,一边挥笔作画写字,此时的凌青云该是如何的春风得意啊!
  凌青云指着院里的猫们说:“它们是我创作的源泉!”
  凌青云又指指红袖:“她是我创作的灵感!没有这两样,我则一事无成!”
  送肖子彰出来,肖子彰悄悄问:“这些猫,就不偷腥么?”
  凌青云开心地呵呵笑:“哪有不偷腥的猫啊?我这里鱼多!”
  走时,凌青云没提送画的的事,肖子彰也就不好问了。
  数年后,肖子彰突然接到了凌青云的电话:“老弟,来看看我,我很想你!”
  肖子彰来到凌青云家,推开门,令肖子彰大吃一惊:院内一片狼藉,猫们不见踪影,池塘内空有流水不见鱼。进了屋,红袖不在,一老女人正在为凌青云喂饭,细看,女人是凌青云前妻。
  后面的故事肖子彰就猜到了:红袖在家红杏出墙,被凌青云当场捉奸。凌青云怒发冲冠,突然中风,红袖和奸夫将凌青云家所有贵重物品悉数卷走。凌青云清醒,向前妻求救,虽送医院抢救,可惜晚了点,凌青云只能与床终身为伍了。
  肖子彰望望曾經挂过《百猫图》的墙壁,那地方斑驳陆离。
  肖子彰长叹一声,轻轻来到凌青云床前。
其他文献
大太太是个有心计的人。  大太太是大家闺秀,三十年前嫁给吴家大少爷成了大少奶奶。吴家家规严,规定男人四十岁以前不许纳妾。但吴大少爷花心,想纳妾不敢,就偷偷在外边偷鸡摸狗。火急火燎地熬到不惑之年,就好像憋足劲准备起跑的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大少爷迫不及待地开始纳妾。大少奶奶当然不高兴,但却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况且大少奶奶理亏,大少奶奶理亏的原因是她不生养,嫁到吴家二十年没生下一男半女。如果不是那个家规囿
期刊
从小村到镇上一点也不远,推着木轮小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他每天会早起,天不亮就把卖豆腐的家什儿侍弄好,去镇上卖豆腐。老爷子七十多岁了,腿脚还灵便。好在,他的豆腐卖得很快,只推着车子吆呼两趟街,一车豆腐就卖完了,用不着到第三趟街上去。  镇上有人说,老爷子,您就不兴多做些,让我们也吃上您老的豆腐!  老爷子不作答,只是笑,笑得白胡子抖起来。  上了岁数,他不想累着。还活七十吗?人不和命挣,他明白。 
期刊
三、幼儿的表演也不是表演  不是表演是什么?我用最简回答:是成长。  幼儿园把通常的“情景剧”改成了“情境剧”,从“景”到“境”虽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同。前者是以观众为中心的表述,是把儿童表演视为给观众看的“情景”,后者不然,是以儿童为中心,旨在让儿童融入故事的“情境”。  所以,对于幼儿表演我曾说过:我们给孩子们的不是舞台,是成长的平台;台下的家长也不是观众,是儿童成长的啦啦队。所以才说:儿童情
期刊
我是一株生长在悬崖上的无名花,我的花瓣有两种颜色,一种纯白如雪,一种红艳如血。我在这悬崖边上生长了一千年,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叫我爱情花。  每天有无数的情侣从四面八方前来,他们站在悬崖下面指着我兴奋地大叫,闭着眼睛相互祈祷。他们的甜蜜让我羡慕——爱情真好。  如果摘到了那朵花,两人间的爱情就能永恒。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类之间开始流传这样的说法。我不知道是谁说的,但我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力量。我
期刊
雪白的梨花  春嫂家的小院,正当中有一棵树,是梨树。说来怪得不能再怪,只开花,不结果,一个果也不结。姑嫂们嘻笑着,说这是一株公梨树。  公梨树应该砍掉,可春嫂不,她每年可以看一次繁茂的梨花,如霜如雪,还放出淡淡的花香。临谢花的三五日,春风一吹,雪白的花瓣飞舞着,纷纷扬扬。院子里,缸沿上,凉灶锅台上,最有趣的是,连跳跳跃跃的小猫咪的背上,也常常驮着三片五片的。  梨花如信使,每年清明过后第十天准时含
期刊
夜,像藏在黄昏深处,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出来,占据了整个小区。天上的星子零零星星地挂了起来。假山旁传来流水声,阳台上的兰,又开了花。  家里只有落梅一个人,她坐在阳台上,抚摸着孕育着小生命的肚子,若有所思。  落梅抬起头,凝望着天空中的星月,抱着膝盖,然后将头埋进膝盖里,和眼泪一起埋了进去。  她成家了,公公婆婆疼爱自己,丈夫疼爱自己。她没有不满足,她只是想念自己的娘。虽然说婆婆待自己像亲闺女,
期刊
大多数人是不了解章鱼的。  一部分人知道章鱼能食。  还有些人知道章鱼能吐墨汁似的水,迷惑敌人。  爱好童话的人把章鱼写进童话书,编造出章鱼的故事来。  但有一只章鱼,活在所有人的视线之外、想象之外。  这是只爱游泳的章鱼。  像多数章鱼一样,这只章鱼生活在幽暗的深海。偶尔,阳光会光顾这片海域,比如季节轮回的某个特殊的时间点,阳光走到一个恰好的角度,或者因为大片水草的集体狂欢,奇妙的阳光透过缝隙倾
期刊
奶奶已经瘫痪很久了。  她总是坐在堂屋,眼睛不眨地看着门外的世界,她已经瘫痪很久了,半个身子不能动弹,嘴还歪着说不清话,如果不是偶尔张一下她的歪嘴,会以为她是一座陈年的雕塑。  半边身子不能动弹的后果是失去了隐私和自由。至少在年幼的欢子眼里是这样,再加上她所有的语言都只剩下“啊!”,所有的活动范围只剩下床和靠椅。  “如果我老了以后变成这样还不如死了算了。”  欢子在心里说。  这时候奶奶留给她的
期刊
翠芹婶说,姐,你就让我干一会儿吧。你家这么大的事,我一点忙帮不上,心里难受。  年幼时在乡下,生活中总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字,那就是“借”。借什么呢?借钱。我八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我和大我三岁的哥哥,土里刨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即便是掰成两半,也不够花,于是便借。  那时村人大都不富裕,但都淳朴,只要来人进了家门开了口,多少都会借一点的——人家张回嘴不容易,总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吧。好借好还,再
期刊
这天,他在一片树林里迷了路。他的大排量摩托车、手机和导航仪都帮不上他,他热切盼望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有人吗?”他近乎声嘶力竭地喊道。  “喊什么?别吓着她。”随着铜质般的声音望去,只见一位护林老人站在林子里。老人高高的个子,六十多岁,目光严厉且有神,古铜色的脸与身后的树干一个颜色。  老人朝身后的小道摆摆头说道:“跟我来吧。”  他骑上摩托车追上老人,刚想叫声大爷,老人头也不回地说道:“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