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趄:黄边村的互动美术馆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任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馆长,学经济出身的赵趄最初与文化圈并不搭界。1998年1月他加入粤海地产旗下的丽江花园,并进入地产行业,但对于文化项目的关注和参与却始终渗透在赵趄的职业生涯中。如在2001至2006年间开设于丽江花园中的“香雪梵溪”书店,除了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不同种类的书籍选择之外,赵趄还借来艺术品在书店中进行展示,并定期举办文艺电影和DV的放映活动等,这也让“香雪梵溪”成为当时丽江花园中最受欢迎的文化聚点之一,而这种让艺术走进公众的态度也成为日后赵趄做美术馆的基础理念之一。
  从最初以地产商的身份在社区打造了几届艺术文化节之后,赵趄就意识到了纯粹的大众化娱乐路线难以在文化上进行深入发展的弊端,而一则刊登在报纸上的消息—广东美术馆与天河某大型楼盘合作展览的报道—却给了赵趄很大的启发,在主动敲开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的办公室大门之后,更多的合作与交流机会也让他对美术馆有更深入的了解,赵趄也曾坦言“时代美术馆”是他职业生涯中标志性的节点。而身兼地产品牌总监和美术馆馆长两职,如何在地产行业的商业化思维和美术馆的学术独立性之间找到平衡的点呢?赵趄谈到:“我倒认为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天枰两边,不存在平衡的问题。品牌是企业的定位,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竖立起的差异化地位和形象;而时代美术馆的纯粹性和独立性事关机构定位,是美术馆在机构中的差异化定位,更偏重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同一个思维的不同方式和解决之道。”
  “广州是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本身的文脉清晰厚重,与北京上海有不同的特点,敢开先河且务实这样的岭南精神是美术馆的大文化背景,市井和野生也造就更为生猛和开拓性的元素,我到不认为广州是非文化中心,学术气氛、资本介入和机构不多的状况从另一种角度看却是机会,反而能生长出更多的灵活和开阔视野。”—2003年9月28日,广东美术馆的时代分馆作为时代地产的文化实验项目在时代玫瑰园一期的售楼中心开馆,其后又经历了两次临时性的空间变动。直到2005年在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的"三角洲实验室"(D-Lab)当中,时代地产邀请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共同设计一个永久性的空间,当新空间在2010年10月投入使用时美术馆也正式更名为“广东时代美术馆”—地处广州市黄边村这样一个城中村,与真实生活在黄边的社区居民相伴,设计上的分散式格局将美术馆的功能穿插进社区住宅的不同层面上,在利用丰富的空间层次来体现对于都市景观和城市生活的开放性姿态的同时,也可以让艺术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介入到日常的生活之中—建筑不仅能够吸收商业及社会性的生活内容,更能通过艺术和文化的方式为其注入新鲜和多样化的活力。在赵趄看来,美术馆与画廊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是以知识生产和行为做为原点”的,他说:“在我看来,美术馆更立足于艺术发展本身来运营,以产生对艺术生态、艺术创作、艺术发展的思考、探索、实践、记录和反馈,并最终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在中国,无论公立还是民营,馆长的个人偏好对美术馆的运营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对美术馆的定位,应该考虑美术馆在整个学术系统和艺术发展中的取向(机构使命)以及在所有美术馆中的差异性(相对优势),馆长应该更多以现代机构管理的专业经验和角色来思考运营,即在清晰定位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分工协作达至共同的目标。”
  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坚持“面向公众,学术独立”的方针。其目标定位是:时尚与前沿、先锋与新锐,致力于展示和推介领先的艺术、设计和建筑理念,扶持本土、新锐的艺术创作形式。通过有意识地把展览项目、学术交流与艺术教育、社区服务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掘当代艺术和公众之间潜在的接触区和交流区,一方面为艺术创作提供潜在的契机和灵感,另一方面也增进公众对当代艺术和艺术家创作过程的了解。当时代美术馆从广东美术馆独立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之后,它也开始进入自己真正的价值挖掘阶段。赵趄说:“我认为民营美术馆在运营探索和学术建设方面已经不仅只是作为公立美术馆的一种补充形式了,它已经发展出不可替代的特色并成为美术馆生态中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美术馆刚成立两年,对本地经济的影响会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也需要更多专业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和评判。但通过我们之前诸多展览和文化项目的展开,时代美术馆已经表现出了很显性的人文建设风格,它对广东整体的艺术氛围和周边社区的人文环境建设都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力,如我们立足于珠三角城市文化发展的研究机构‘黄边站HB STATION’正在和即将开展的诸多项目等。”
  “黄边站HB STATION”是从属于广东时代美术馆的、一个以课题研究为主的非盈利艺术机构,其重点关注的对象是珠江三角地区的都市空间发展、公民社会建构与全球化的关系等问题,并着力于对本土艺术生态的改善和对当代艺术的普及工作等。“黄边站”由侯瀚如、王璜生作为顾问,黄小鹏、徐坦作为负责人,每年招收6至10名研究员。这个长期性的研究项目以开放的工作室概念作为基本形态,定期邀请一些有志做当代艺术的年轻人对艺术思想、创作实践进行讨论,探索学院常规教学以外的更为人性化和灵活的艺术实践新模式。同时黄边站也将本土性作为自身发展的起点。尝试着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与全球艺术界连接的一个点,除了积极引进外来资源在本地进行展示与交流之外,更注重在不同层次的交流中对本地文化情景的再研究。在赵趄看来,“黄边站”本身就是一个自由发言的现场,它会在不同取向的讨论中建构起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学术平台,而当项目与当下社会中多元化的实践需求产生互动时,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会对外来的艺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了“黄边站”之外,“下一站,黄边—时代美术馆社区艺术节”也是时代美术馆2012年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谈到这个项目时赵趄说到:“这是时代美术馆在运营方面的一个积极探索,源于时代美术馆自身特色发展出来的方向,无论从时代美术馆诞生的历史,还是从空间实验本身来看,我们都更加注重‘关系’的发展:机构与社区、艺术与生活、人文与城市等等,这至少是时代美术馆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传统的美术馆总给人“艺术殿堂”的印象,与神秘感相伴而生的、“看不懂”的错觉时常会让观众与美术馆之间产生强烈的距离感。而为了避免让当代美术馆仅仅成为艺术圈内孤方自赏与自娱自乐的代名词,时代美术馆便希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打造一个以具体社区为依托的、强调互动性的艺术场所,在以平等的姿态与观众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同时,让观众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体验参与者。但赵趄认为时代美术馆所打造的“互动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公众狂欢或群体娱乐模式,一个文化机构应该借助互动的形式达到知识传播的最终效果,他说:“与公众互动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整个运营方向上我们都倾向于‘知识生产’成为一种判断,从实践上归纳我们重点在两个维度上发展,一是时代美术馆学术上的實验性探索,二是在本地艺术生态的培养和发展。”如作为艺术节闭幕式的“痛,无关伤害—现场同步视音频表演”,就是以“疼痛”这种精微且私密的体验作为前提,通过现场即兴的实验声音表演,利用多元化的感官冲击强调出观众对于“疼痛”的空间感想象—在疼痛面前,一些人压抑、逃避;另外一些人则沉沦其中,甚至不能抑制地迷恋—而表演者则希望自己所营造的视听空间成为虚拟的、被伤害的一方,将受伤者的角色连同止痛片一道反馈给观众,让每个人都体验到“疼痛”不可描述的质感,及人们在面对“疼痛”时无可避免又各自不同的的孤独与矛盾,在对“疼痛”的思考与体验中完成各自对于“疼痛”本身的理解与漠视。而与“下一站,黄边”同时进驻美术馆的“艺术+”作为学而优书店的第六家分店,同样贴合了时代美术馆立足社区环境与公众产生互动的宗旨。这座由女建筑师叶敏操刀设计的、由纵观大厅的多维书墙和咖啡厅等组成的书店,除了销售艺术类书籍之外,还针对社区中的白领、小孩和老人等不同群体设立了专门的图书版块,同时也会开展一些面向公众的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在12月9日起开始的《先生》系列纪录片放映活动等。
  最后,在谈到与西方的美术馆体系相比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具有哪些独到之处时,赵趄谈到:“简单来说,中国民营美术馆最大的特点是‘无中生有’,因为断层,因为无序,因为整个系统滞后,所以每一个机构都有不同出发点、思路和取向,其中可以有许多有意义的探索,更有一种‘在路上’的感觉。”
其他文献
自由撰稿人,兴趣涉及各门类艺术,理论及其界限之消融。  “Outman” No.1  奥特曼偶遇都市浪子  昏暗的清晨,奥特曼(Outman)一觉醒来,一瞬间他似乎忘了到底身在何处?  睡眼惺忪中,对面的墙壁恢复了四角方方的形状,那个令人眩晕、凸形畸变的世界似乎消失了。这一变化还缓缓飘荡在奥特曼的头脑上方,并没有使他立刻惊醒。  也许还在做梦,奥特曼昏沉沉地想。  梦境里,的确有个光亮的出口天堂般
期刊
新一年来了,各种交替的事情都在发生;对于叫做艺术的东西,难道不是吗?艺术也在发展和更替,但是如果我们不报以警惕的心态,真觉得当下的艺术状态好极了。问题是,当我们要梳理、提取出哪些让人感动、让人触动、让人思考的东西,却发现少之又少,对于这么庞大的艺术家人群,真的需要一大批这样外向的艺术家。  如果不是从社会存在的基本层面上感知现实的状态,任何所谓的艺术性都是不足以回应这个时代的。艺术性离不开艺术家个
期刊
我似乎习惯了将感兴趣的、甚至经典的事物,总是滞后去品味,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时间的堪舆和探讨,更想作为日后细细品读的背景音而存在着。北京一场雪接着一场雪的下,在这一天,天地一片白茫茫的,迎着令人抖擞的风,中午的时候去了全艺社,看了这个开幕已久的澳门女艺术家李少荘的“绘画空间”展。门外的白与空间里的白,一时间让我恍惚。李少荘的画布都已爬到了墙上,也捆在了沟壑里。大有把整个空间与装置作品一起入画的气势,
期刊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艺术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视觉以外,审美也不再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单一目标时,人们对艺术的期待与想象就变得愈加多重而有趣。见所未见(To See the Unseen)是独立策展人姜节泓2009年年底与广东美术馆达成的展览合作主题,在他看来,“见”与“未见”如同硬币的正反面,是人对事物认知的两面,“‘可见的’可以有‘不可见’的内在意义,而‘不可见的’可以有‘可见的’表象形式。这枚硬币,
期刊
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八几年,我记得有一次你跟我说,现在你这样的普通话特时髦,好多人开始学这个。    对,带一点南方腔。    当时我还没感觉,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感觉到了,有的人故意这么说。    过去是普通话的概念。普通话就是广播里的声音,广播里的声音就是一个最正经的,最权威的声音。但是,它逐渐被解构了。主持人的声音发生变化,特别电台里面主持娱乐节目有好多带口音的声音。这样就等于把方言合法化了。它
期刊
1985年前后,中国的前卫艺术达到了高峰。艺术史用“85新潮”记录了那个充满理想而又裹挟着模仿痕迹的时代。一些艺术家顺应这股浪潮,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在新世纪的艺术狂潮当中扬名立万;而另外一群艺术家因为地缘原因或者秉承独立的原则,一直游走在边缘的边缘。1987年,由2000年自杀的大同大张、朱雁光、任小颖、1989年煤气中毒去世的张志强与后来下海经商的姚林组成的WR小组应运而生,他们偏安山西但也一
期刊
作为一个有中国本土特色名称的青年美术双年展,两年一届的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已经走过了它的第九个年头。继上届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以“后传统—放大的切片”为话题,来探讨青年创作现象的展览方式,在2012年底,多伦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将侧重关注青年艺术创作中的日常经验,并以“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作为第五届上海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的研究主题,展开对青年艺术创作的梳理和书写。  由青年艺术家的中坚群体组成的参
期刊
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的崛起,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被进一步地模糊,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相比之下,作为20世纪经典艺术的延续,抽象艺术与世俗生活始终保持着谨慎、有尊严的距离,显得并不那么亲近,对于国内习惯了以内容为先,且缺少抽象艺术欣赏经验的观众来说,抽象艺术显得过于神秘,甚至有些晦涩。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此之前,从未有抽象艺术家能在中国美术馆做抽象艺术个展。  
期刊
在通向二楼展厅的台阶上,我突然想起了Johnny Rotten在离开Sex Pistols后更名为John Lydon,并组建起那支名为Public Image Limited的摇滚乐团等,这些与展览内容毫无关联的信息碎片。而差劲的听力让我并不具备用英语顺畅交流的能力,于是对音乐的理解就仅限于对唱腔和曲调变化的感知上了。  让人一头雾水的文章开头,或许是我理屈词穷时稍显卖弄的不负责任,却同时让我想
期刊
2012年是今日美术馆建馆的第十个年头,用前任馆长张子康的话来说,第一轮美术馆的建馆浪潮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好戏在后头;2012年12月15日,挂牌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的湖北美术馆主办了“2012年全国美术馆年会”,年会上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透露出政策的信号,他说文化部历来重视并积极推动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对于美术馆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是艺术司的重要职责。近年来艺术司在全国各地专业委员的协作下组织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