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盛于分封,衰于分封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历史,西周史,教学立意,聚焦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03-06
  初中历史课时教学立意是一个学理简明而实操复杂的研究课题。笔者曾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主题着重探究了教学立意的提炼和升华,这主要属于立意设计范畴。下面,本文以初中西周史教学为例,从实施的角度,重点谈谈教学立意的聚焦问题。
  一、西周分封制教学立意的离散
  在夏、商、西周三代历史中,西周史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为此,许多初中历史教科书都把西周史单列为一课,西周史的主体地位一目了然。
  关于初中西周史教学立意的定位,课标有明确的揭示:2001年版初中历史课标要求“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标也有类似的要求:“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显然,课标把西周史的教学立意定位于分封制。从史学研究角度看,这种定位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流成果。
  初中课标西周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侧重于西周政治的盛衰,属于政治史的范畴。一般而言,政治史研究的是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其中,政治制度的变革最能体现政治历史的演进轨迹。所以,政治史的核心在于政治制度,而了解政治制度,不仅要掌握其外在的条文规范,更关键的在于理解其内在的运行机制。
  在西周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分封制历来备受关注,目前,先秦史学界普遍认为,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主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周的国家政体乃至中国早期国家的结构和特征。因此,课标的西周史分封制教学立意具有扎实的史学基础。
  但是,由于性质所限,课标不可能对西周分封制的教学立意进行详细表述,只能采取高度概括的表述方式,其优点是画龙点睛,不足则是会给教科书编写者和一线教师带来具体理解上的模糊。
  课标对西周分封制教学立意的表述,需要教科书编者和教师进一步将其逻辑化和具体化。从不同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课标的体现来看,多能把西周兴盛的主要政治原因归于分封制度,并且把分封制单列为独立子目,突出其巩固西周政治统治的积极历史作用,但是,在叙及西周衰亡的主要原因时,又纷纷背离分封制而转向以暴君暴政与国人暴动为代表的阶级矛盾。显然,教科书的西周史教学立意并没有自始至终地围绕分封制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偏离。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工具,这种对西周分封制教学立意的偏离式表述,对于教师教学具有明显的心理定向作用。于是,教学中,不少教师很难跳出教科书的西周分封制教学立意的离散式框架,其教学立意的呈现逻辑大致如下:以表格形式归纳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分封的目的、对象、内容和作用等若干条目,强调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政治统治;然后,以周厉王暴政而引发的国人暴动来呈现西周的由盛及衰最后,西周亡于昏庸的周幽王结论是暴君暴政引起政治腐败,激化阶级矛盾,导致西周灭亡。简言之,西周兴盛于分封制,衰亡于以国人暴动为代表的阶级矛盾。
  教科书和教师对于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作用的抽象要点化表述,只是外在的知识罗列,并没有真正触及分封制的内在机理,无法解答如下关键问题:以周王为代表的周朝中央政府究竟是怎样具体而全面地控制地方诸侯国的?这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西周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关系。
  西周衰亡于以国人暴动为代表的阶级矛盾,这是相沿成习的传统观点,自有其合理性,但也有简单化、表面化之嫌。众所周知,西周衰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国人暴动、犬戎威胁、周厉王暴虐和周幽王的昏庸、关中大地震等,一般概括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自然灾害等,但这些因素并非西周所特有,在其他朝代也普遍存在。况且,较之于分封制度的长时段稳定性,上述因素的激化状态又都是短时段的,所以,西周衰亡的主要政治原因仍然要回到分封制这个根本政治制度去寻找。西周史教学立意可以确定为:西周兴盛于分封制,也衰亡于分封制。这样,西周史的教学立意就从离散走向了聚焦。
  西周分封制教学立意的聚焦,在宏观上要贯通分封制在西周前期和后期的历史变化,不能只看到分封制对西周前期政治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分封制对西周后期政治的消极影响;在微观上要立足历史比较方法,具体、全面而深入地比较西周前期分封制和西周后期分封制的不同历史影响。
  二、西周盛于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在近300年的历史上,西周曾经多次分封诸侯,其中,周公辅政成王时期的分封规模和影响最大。西周前期的分封制是如何巩固其政治统治的呢?
  1.西周前期,周王和诸侯之间亲近的血缘和姻缘关系是分封制有力维护西周政治统治的牢固纽带。
  分封制不唯西周所独有,商朝和西欧中世纪也有类似的制度,但是,西周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原则,这是西周分封制的特色。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金景芳认为:“宗法制度的存在是与分封制直接联系着的。”晁福林认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一些有见地的先秦史家径直把西周分封制称为“宗法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有远近之分。据文献记载,西周的大部分诸侯国都是在西周前期获封的,历武王、成王和康王,主要集中在周成王时期。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里所说的15个兄弟之国是指周文王诸子,也就是周武王兄弟们的封国。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些姬姓诸侯大多数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至亲,即“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也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儿子们,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非常紧密和亲近。例如鲁、管、蔡、卫、滕、曹、成、霍等诸侯国系周武王弟弟们的封国,晋、韩、应等诸侯国系周武王儿子们的封国,凡、蒋、邢、茅等诸侯国系周公旦儿子们的封国。   对于重要的异姓诸侯国,周王则通过政治联姻与之建立亲戚关系,其实质是同姓宗法血缘关系的扩展和补充,例如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是齐国始封之君姜尚的女儿,周武王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舜帝后裔、陈国首封之君胡公满,此外,吕、申、许、杞、缯、畴等诸侯国也都与周王室有着紧密的姻亲关系。
  2.西周前期,周王直辖的王畿之地远大于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封地,这是西周中央能够牢牢控制地方诸侯的雄厚物质基础。
  分封,古称“封建”,一般释义为“封邦建国”。对于“封”之字义,吕思勉进一步解释为“累土”的意思,也就是把土堆高,作为疆界的标识。由是观之,分封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封赐给诸侯的主要物质财富就是土地,即裂土分封,而且,诸侯封地的大小与其爵位的高低相对应。《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者,不达于天子,附之诸侯,日附庸。”依此规定,在西周前期,周天子直接拥有千里土地,公爵和侯爵的诸侯拥有百里封地,伯爵诸侯拥有七十里封地,子爵和男爵的诸侯拥有五十里封地。这些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周天子的直辖土地远大于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封地却是毋庸置疑的。
  王畿是周天子直接统属的土地方域,主要包括宗周镐京、成周洛邑及其附近地区,这是西周王朝国土的核心地带。《汉书·地理志》记载:“初洛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可见,东部洛邑地区与西部镐京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王畿的地域范围北至泾水流域和黄河北岸,南到汉水流域,东到淮水流域,西至岐山一带。王畿土地千里,大部分是已经开垦的熟地,农业比较先进,是西周中央的主要粮仓。王畿的四周是大小不一的诸侯国封地,大则方百里,小则方十里,与方千里的周天子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诸侯的封地里还有许多尚未开垦的荒地,农业生产落后。总之,最大诸侯国封地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周天子的王畿相提并论,这是周天子控驭诸侯的雄厚物质基础。
  3.西周前期,诸侯国的布局体现了以姬姓近亲诸侯为核心、以异姓诸侯为屏障的分封战略,有利于周天子对诸侯的整体控制。
  从西周前期诸侯国的整体布局看,嫡系姬姓诸侯国主要沿黄河两岸向东伸展,这一区域既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控制东土的军事、交通战略要道。例如,文王、武王和周公之子或者分封在中原核心地带,或者居于东土、北土和南土的军事战略要地。周公四个儿子的封国,凡、祭、胙、茅就位于中原地区,分别处于东、北、南三个方向的军事战略要地,其中,鲁国面对东夷,邢国面对北狄,蒋国面对南蛮。异姓诸侯国主要分布在中原核心地带以外的周边地区,这些区域偏远、落后,直接面对夷狄等少数民族部落的威胁,是保护中原姬姓诸侯国的一道屏障。例如,异姓克殷功臣姜尚,被封于东方的齐国,这里“地潟卤,人民寡”,经济落后。而且,齐国还肩负着控制强大东夷势力的艰巨任务。《左传·僖公四年》记载:“ 五侯九伯,女(渤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这里的“五侯九伯”,即指东夷诸国。纪、州、向等姜姓诸侯国,薛、铸等任姓诸侯国,任、宿、须句等风姓诸侯国也处于控制东夷、保护中原姬姓诸侯的第一线。此外,为了加强对汉水流域“楚蛮”的控制,西周分封了谷、邓、卢、权、楚等异姓诸侯国。
  4.西周前期,周王室直接指挥的军队数量远超过单个诸侯国的军队数量,这是西周中央威慑和控制地方诸侯的支柱力量。
  西周前期,周王室和地方诸侯国都拥有军队。但是,较之单个诸侯国,周王室直接拥有的军队数量则具有压倒性优势。《周礼·夏官·叙官》说:“凡制军,万有两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依照此说,一军有12500人,那么,周王室的军队有75000人,大诸侯国的军队有37500人,中等诸侯国的军队有25000人,小诸侯国的军队有12500人,即使军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其军队数量也只有周王室的一半。当然,有学者指出,上述说法中的“军”应为“师”。的确,从西周金文资料来看,“六师”和“八师”的军队编制经常出现。综合西周文献资料和金文资料,西周军队主要包括禁卫军两师、镐京八师、西六师、成周八师和殷八师,共计三十二师。以一师2500人计算,西周军队总人数达80000人。反观各个诸侯国,即使按照春秋时期“大国三军”的人数计算,也不过37500人,还不及周王室军队人数的一半。何况,较之西周前期的诸侯国,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军队人数早已经大大膨胀了。
  5.西周前期,诸侯能够严格按照礼制的规定向周王履行各项义务。
  西周前期,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所确立的等级秩序,周王室依靠强大的血缘纽带、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对诸侯规定了详细而具体的义务,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诸如服从周王室政令,镇守和开拓疆土,朝觐述职,出兵勤王和随王征战,交纳贡赋、军赋和力役,勤于王事等等,这些义务均会以礼制的形式得以规范化和系统化。据《礼记》记载,关于祭祀等级,“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天子七庙,诸侯五”,“天子九鼎,诸侯七”;关于宫室等级,“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关于服饰等级,“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绘?,诸侯之冠也”“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关于车马等级,“天子驾六,诸侯与卿驾四”;关于乐舞等级,“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关于丧葬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天子七曰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据《荀子·礼论》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据《说文解字》:“天子树松,诸侯树柏。”
  三、西周衰于分封制
  西周中后期,作为最重要政治制度的分封制并没有消失,它还一直存在。因此,西周后期政治衰弱的主要原因仍然要从分封制上去寻找。西周后期分封制的历史吊诡之处在于,其积极的历史作用逐渐转为消极的历史影响。   1.西周后期,宗法制日益松弛和废坏,分封制的原则和根基发生动摇。
  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血缘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疏远。西周后期,周王和同姓诸侯之间的血缘纽带日渐松弛,这是西周宗法制废坏的客观表现。西周前期的大规模分封主要集中在周成王时期,重要诸侯国的始封之君大都是同姓姬姓,主要是文王、武王和周公旦的儿子们,他们与周成王之间的血缘关系基本上都是三代以内的血亲关系,血缘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及至西周后期,周王与同姓诸侯的紧密血缘关系不复存在。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的《夏商周年表》考证,西周前期的周成王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21年,西周后期的周厉王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877年至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在位时间距周成王在位时间达165年至180年,若以一代20年计算,周厉王距周成王已经达到了八至九代。依照宗法制的规定,五代以内的旁系属于一个族群,彼此是亲戚,但自六代以后,彼此之间就无宗法约束了。所以,古人有“五世亲尽”的说法,也有“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的慨叹。对此,史学家张荫麟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他认为,西周王朝就像“一个累世同居的大家庭”,始祖和儿子们之间非常亲热,“等到这些儿子各各娶妻生子之后,他们对于父母和他们彼此间,就难免形迹稍为疏隔。到了第三代,祖孙叔侄或堂兄弟之间,就会有背后的闲话。家口愈增加,良莠愈不齐。到了第四五代,这大家庭的分子间就会有仇怨、有争夺、有倾轧,他们也许拌起嘴、打起架甚至闹起官司来”。西周史学界一般认为,西周后期始于周厉王。显然,西周后期的历代周王与同姓诸侯的血缘关系早已超出了亲族范围,诸侯们没有了宗法血缘的严格束缚,政治离心倾向甚或直接冲突也就日益公开化。例如,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分封其弟姬友,建立郑国,周宣王与姬友亲为兄弟,血缘关系相当紧密。但是,时过一百年后,周桓王与郑庄公已是“五世亲尽”,两者兵戎相见,周桓王被射伤,郑庄公还特意派人前去探视。此时,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已经淡化为生死相争后一句假惺惺的寒暄。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后期,轻视、无视甚至公然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行为时有发生,宗法制所维系的分封政治秩序出现失序现象,有时会带来巨大的政治动荡和灾难,这是宗法制废坏的主观表现。按照历史教科书的说法,周幽王因骄奢淫逸而葬身“女祸”褒姒。实际上,这种解释比较表面化,其背后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是周幽王自坏嫡长子继承的西周宗法制家法。周幽王在位期间,一意孤行,不听诸侯劝告,无视嫡长子继承制,废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子伯服为太子。申后和宜臼逃奔到母家申国求救,申侯以嫡长子继承制明示周幽王,幽王怒而讨伐申侯,申侯联合犬戎攻打镐京,诸侯们因周幽王破坏宗法制而拒绝出兵勤王,周幽王身死亡国。
  2.西周后期,周王室直接管辖的王畿经济实力日益下降,而地方诸侯国特别是异姓诸侯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分封制下的“本末”格局由“本强末弱”转向“本弱末强”。
  西周前期,周王利用宗法分封制的主导权,确保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地方诸侯国的经济实力,精心构建并维护分封制下的“本强末弱”格局。但是,西周后期,周王室的王畿经济实力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突出表现在王畿土地的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历代周王不断在王畿之内封赐畿内采邑、新建畿内诸侯国和赏赐有功诸侯。畿内采邑是周王封赐给在王朝任职的卿大夫的土地,作为卿大夫的禄田。例如,周公和召公是周初任职王朝的重臣,他们在宗周畿内都领有采田。《史记·鲁周公世家》之《集解》记载:“(周公)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这里所说的“周地”就位于宗周王畿之内。又据《史记·燕召公世家》之《集解》记载:“周之支族,食邑于召,故日召公。”这里所说的“召”地也位于宗周王畿之内。据文献和西周青铜器铭文记载,其他畿内采邑还有密、荣、芮、祭、毛、滑等。畿内诸侯国是历代周王为了加强王畿特别是周王室的安全而分封的近亲诸侯国。例如,周宣王时,其弟“友初封于郑”,而郑国就处于宗周王畿内的军事战略要地。此外,周王室还把王畿之地赠予有功诸侯。例如,在周平王东迁洛邑的过程中,秦襄公和晋文侯等诸侯护卫有功,周平王“乃以岐、丰之地”赐给秦襄公,秦国“遂横有西都宗周畿内八百里之地”,周王室一下子就失去了60%的王畿之地;同时,周平王又把河西之地赠予晋文侯,周王室丧失了关中黄河和洛河之间的肥沃土地。平王迁都洛邑之初,尚有约六百里的王畿土地,随着频繁的赏赐,仅剩下了一二百里的王畿之地。
  与此相对照,周昭王和周穆王之后,地方异姓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却在大幅增长。例如,东土的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南土的荆蛮楚国艰苦创业,开发山林,开拓疆土,成为南方强国,而周昭王南征楚国,丧六师,自己也沉死于汉水。西土的秦国,原为西周近畿的“附庸”,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戍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边疆,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获取宗周京畿之地,国力大增,成为西土大国。这样,齐、楚、秦、晋等许多地方诸侯国都成了方圆千里的大国,“干弱末强”的格局已经十分明显。对此,《国语·郑语》说:“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史记·周本纪》也评论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3.西周后期,周王室的军事力量逐渐衰弱,而诸侯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分封制下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军力对比发生质变。
  西周时期,车战盛行,军力一般以兵车的乘数来计算。西周前期,周天子乃万乘之国,大诸侯国也只是千乘之国。但是,及至西周后期和春秋之际,中等诸侯国已上升为千乘之国。到了战国时期,小诸侯国也成了千乘之国。这表明,诸侯国的军力在迅速增强。但是,周王室的军力却在明显下降,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征伐周边外族消耗了大量的军力。例如,武王、周公、康王伐东夷;穆王、厉王、宣王伐淮夷,懿王伐南夷。其中,西周伐戎最耗军力。西北的戎族一直威胁宗周京畿之地,成王和穆王均大力讨伐。懿王时犬戎势强,暴侵镐京,周室被迫迁都。厉王内乱,犬戎猖獗,侵入王畿。宣王讨伐犬戎、条戎、奔戎、姜戎、申戎,但皆不胜。幽王伐戎却灭国于犬戎。此时,西周军力已难自支,不得不依靠秦、晋、郑的军事保护而东迁洛邑。
  4.西周后期,诸侯对周王的礼制义务往往沦为一纸空文。
  西周后期,随着血缘关系的松弛、王畿经济实力的下降以及周王室军力的衰弱,分封制所赖以维系的宗法纽带、经济基础和军事支柱都产生了质的废坏,分封制已经徒有其表,周王室也随之失去了对地方诸侯国的全面而有效的控制,诸侯对周王的礼制义务逐渐沦为具文。西周初年,楚国接受成王册封,向周王进贡包茅用于缩酒祭祀。西周中期以后,周楚交恶,楚国不贡包茅,齐桓公以此为借口率领众诸侯讨伐楚国。周夷王时,诸侯不尽朝觐义务,无视君臣之礼,夷王不得不下堂见诸侯。周幽王烽火报警,但诸侯拒绝出兵勤王。及至春秋时期,诸侯僭越礼制已经很普遍,郑庄公公然与周桓王兵戎相见。在以礼乐著称的鲁国,鲁隐公使用六佾乐舞,超越了诸侯四佾乐舞的礼制;鲁国大夫季孙氏竟然使用周天子的八佾舞礼,后又仿效周天子祭泰山,孔子怒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上村岭虢国墓地》揭示,虢国是一个小诸侯国,虢国太子的葬礼越级使用了诸侯的七鼎,虢国国君的葬礼使用的则是周天子的九鼎。又据考古资料,蔡国也是一个小诸侯国,但在蔡侯墓中出土了18件鼎,僭越礼制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形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综上所述,西周盛于分封制,也衰于分封制,简言之,分封制的内在变化是西周政治盛衰的主要历史原因。需要说明的是,西周政治衰败的其他历史原因还有很多,诸如周厉王和周幽王的暴政、国人暴动、西戎的威胁等等,但这些原因显然是次要的。所以,在坚持“多因一果”和“历史合力论”历史观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历史主要原因与历史次要原因,从而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层次化、微观化和精确化。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历史,人物教学,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3)19-0003-04  近期,天津一中青年教师苏海设计并执教的公开课《美国国父华盛顿》在天津中学历史教师中产生了一定影响。①这节课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精心设计了教学目标,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的培养,依据教学对象的已有知识和历史学科能力素养,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方法进行了整合,
[关键词]材料,命题,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7—0040—03    选择题引用材料创设新情境,要求根据题干中的材料,推理判断选项的正误,这是近年来高考选择题常用的形式。设计此类试题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选取材料,节选的材料要提供足够的信息,使正确选项与材料间的逻辑关系吻合。倘若选取的材料断章取义,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支持正确选项,那么
“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之间的争论,就“范式”竞争而言,形成交锋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中国近代史是“一场革命史”还是“一场现代化史”; 第二,应当以“革命包容现代化”还是以“现代化包括革命”。以此为主要坐标,双方对于中国近代史的评价发生重大分歧,在“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改良与革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均曾引起激烈争论。  关于近代史“范式”的争论,是1980年代以
5G網络高清直播、VR视频看两会、4K高清信号实时回传……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5G无疑是一个大热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部长通道”首次进行了5G 4K VR直播,在所有这些5G技术加持的背后,都有三大运营商的身影。   有评论称,两会已成为三大运营商展示5G商用的演练场,也将借此宣告一个全新的5G元年正式到来。
从某种意义而言,绘画作品是通往未知过去的大门,是反映造就过去和现在因果关系多样性的一面镜子。从历史视角观察绘画作品,有助于学生挖掘其反映的时代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形象地感受历史,体悟历史。但不少教师在选用绘画作品作为史料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试图寻找合理解读和有效利用之法。  1.误选  自北宋徽宗时期画家张择端(1085—1145年)的《清明上河图》卷问世后,特别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北魏洛阳城中“里”“坊”“乡”空间的基本问题,并在前人研究之基础上,就其时都城居民生存、生活之地域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辨。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北魏洛阳城里坊数目的问题上众说纷纭,笔者欲借此文,试作厘清。只有对北魏洛阳城内居民生存空间进行了解,我们才能对其间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理解,才能就之后寺院等这类公共空间的蓬勃发展找到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   关键词 北魏,洛阳,里坊,乡
?眼关键词?演近代中国,经济变动,乡土史,生活化课堂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1-0042-08  必修二经济史教学一向以内容枯燥、难于讲解著称,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更是概念繁多,体系复杂,怎样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对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
物联网安全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既需要大动作也需要小调整,才能确保网络、系统、数据和设备得到很好的保护。本文介绍的是你可能还没有考虑过的7种安全措施。  物联网(IoT)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网络、数据和设备的安全。已经发生过很多与物联网相关的安全事件,IT、安全和网络管理人员担心还会出现类似的事件也是情有可原。  安全标准和担保公司HITRUST的标准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安全官Jason Taule介绍
虎门海防要塞,是从海上进入广州的咽喉要地。它的大规模建设始于清代。经过康熙、嘉庆,特别是道光时期的大力建设,至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虎门重兵设防的海防军事要塞已初具规模。它的特点有:一、巧借地势,防守有力。虎门海防要塞借助水道复杂的特点,自南向北共建有三道防线。二、炮台林立,设防周密。虎门海防要塞先后建筑了横档、南山、永安、巩固、靖远等12座炮台。三、火炮分布,齐全密集。虎门海防要塞上分布着各种的火炮
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广的社会现象,是千百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演进的重要方面。研究宗教历史,无疑是解析人类社会历史的极佳标本。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历代宗教史一直不乏研究,并产生了大批成果。1990年代以后,中国地域宗教史研究逐渐兴起,呈方兴未艾之势,如上海、云南、河北等地陆续编著出版了本省(市)宗教通史。而天津作为古代拱卫首都名城、近代中国缩影、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大直辖市之一,其宗教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