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声音

来源 :湖海·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o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来没有想过,会对声音如此敏感和渴望。
  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每天从窗外传来社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喇叭声,上午和下午,由远及近地响起来,又逐渐远去。还有哨声,是紧邻小区的消防队发出来的,每天早上6点多钟响起,7点多的时候还要再响一次,高亢嘹亮。应对疫情以来,每当听到这些按时响起的声音,就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心,让我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我渴望着更多声音。向每一缕吹进窗内的风儿问好,下雨的时候,与窗前的每一滴雨交谈。我家二楼和顶楼种了花草和蔬菜。常有很多鸟儿光临,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也听得如痴如醉。有些菜起苔开花了,菜花招来不少蜜蜂,它们嗡嗡地鸣唱着采蜜。菜地里培育了南瓜、冬瓜、丝瓜,还种了四季豆和豇豆。一场春雨后,果蔬纷纷发芽。刚冒出土的小小芽孢,像举起的小拳头,充满着生命的力量,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柑橘树、葡萄树上缀满小果子,像一串串小铃铛。花盆里的花也长得很好,月季花、绣球花的花枝上,有很多花蕾,有的已经打开,有的还在苞里。小小的、翠绿的、粉红的,一嘟噜一嘟噜的花蕾,仿佛在交谈。
  宅家两个多月后,我第一次上街。各种声音一起朝我耳边涌来:火锅店烫锅咕咕冒泡的声音,店铺伙计的吆喝声,挑橘子卖的果农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路边小摊上铁铲在锅里翻动油炸三角粑的声音……也有相互打气鼓劲的声音:“生意清冷只是暂时的,哥子稳起、雄起!”
  “大家都稳起、雄起!”
  最喧闹的是高笋塘广场。
  茶馆老板吆喝:“东边客西边客,东西南北四方客,请进店里把脚歇——”
  卖汤圆的吆喝:“盯倒起看倒起醪糟汤圆炒米糖开水烫背呀——”
  这些热闹的、有人气的、熟悉的声音又回来了。我如饥似渴地倾听着这些久违而亲切的声音,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天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春意越来越浓,好消息也渐渐多起来。我在网上购置了一些果树苗,趁一个下雨天,与两个弟弟相约回老家栽果树。老家在重庆境内的燕山乡泉水村。以前回老家,要开三个多小时车。现在高速公路从老家门口过,开车半小时就进入燕山乡。车在青山绿水中穿行,空气新鲜,景色秀美。
  出城时还是小雨,路上渐渐下大了,这是立春之后下得比较大的一场春雨,对庄稼来说,这是一场喜雨。到了老家,正是午饭时间,远远近近的乡村房舍飘起了袅袅炊烟。亲戚们都争着请吃饭,招呼的声音里透着真情实意。我们不想给亲戚添麻烦,出发前已准备好一些熟食。又到亲戚家地里拔些蔬菜,然后在大兄弟家闲置的厨房里,自己动手做起饭菜来。伴随着屋后泉水涌出的咕咕声,屋下燕儿的呢喃声,一桌饭菜很快做好。那满满一桌土生土长的新鲜菜蔬,仿佛让人听到乡村深处生机勃勃的声音,一时食欲大增。
  正是麦苗青、青菜花黄的季节。午饭后我上田野里走一走,一边采摘野菜,一边聆听声音。水从一丘一丘的田坎翻出来,又一丘一丘往下流。流动的声音急促而不可阻擋。河开、地开、眉开,清朗之气上升,我仿佛听见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从呼吸的声音里听见澎湃的力量。
  地气升涌,心气复元。大地变得松软又湿润,水塘里的水一波波地往上鼓涌,鲜活而润泽。顶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农人,手拿锄头在培护田坎。干裂的田坎,趁着春雨要培护瓷实。大水牛正在水田里打滚。老牛大概知道,大地生机盎然,盼望多日的鲜嫩将来到嘴边。有农人在修理犁头和锄头,为春播作准备,吱吱嘎嘎的声音格外动人。正是下种的好季节,大地的脉管里仿佛也传出躁动和嚣响声,源源不断地涌现能量。这些声音恰似青山起春雷,又如天公重抖擞。我心爱的土地正在生机勃发!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举制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较早被废除的政治及教育制度,是因为其一方面以常人难以抗拒的功利主义的意识,吸引了中国社会中最有可能创造新思想、新制度的人们拥挤于科举的道路上,使其在本质上变成了“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权力的工具,使社会丧失了新文化、新制度的创造力量。另一方面,科举制彰显和营造的极端“功名”氛围,腐蚀和败坏了教育的风气,使“读书做官”、“望子成龙”成为弥漫于全社会的精神“主
期刊
云喜在一抔黄土下找到自己的归宿之后,一辈子的悲乐宠辱、好好歹歹就与他再也没有什么瓜葛了。刚听到云喜离世的消息时,我远没有当初听说云喜得了神经病时的震惊和伤感,反而有些为他高兴——与其疯疯癫癫地活着,整日处在一种自虐式的痛苦与毫无尊严之中,还真不如死了清净。  可年轻时的云喜不仅不是一个疯子,而且还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我中学毕业后在村里参加大集体劳动的那会儿,他是二小队的队长,同时还是大队的民兵连
期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的眼睛是大海的颜色。  尽管保存得小心翼翼,但是阿达的照片,还是已经微微泛黄。照片里的阿达,站在腾空的海浪前,戴着一顶硕大的渔夫帽,穿着长衫长裤,紧张而单纯地笑着。帽檐阴影下,他的眼睛是蓝色的……  十二岁那年夏天,爸爸带我到一座快要被淹没的小岛采风。第一次踏上小岛,我以为是到了荒冢地。坑坑洼洼的碎石上,几座稀疏破败的房屋,如同一小撮一小撮茅草,好像一阵海风来,就可以随时倒伏。
期刊
1   王云越来越感觉丈夫冯龙不对劲,近来对自己不怎么亲热了,而且还喜欢早出晚归。   就像很多女人的惯性怀疑一样,王云很自然地有了一种想法:   难道丈夫出轨了?   想虽然这样想,怀疑虽然这样怀疑,但王云并没敢将之上升到肯定的高度。毕竟两个人感情很深,毕竟两个人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点冷淡的感觉也是正常的。   所以,王云并不是很怕丈夫出轨。   王云真正怕的是,丈夫的眼睛。   那
期刊
很多年之后,我站在春雨淅沥的老屋门前,房顶散发着暮气的青瓦一下让我想起四十年前那个烟雾缠绕的黄昏。   灰蒙蒙的天幕上看似无雨,实则像一张走墨的宣纸,水分洇润得四处流淌,像妇人无声的哭泣打湿了我幼小的心。我是在执行母亲分拨给我的任务后发现那个秘密的,我看到隔壁老屋里的刘兵从后山上挑下来一运运的青瓦,那些青瓦码在撮箕中特别显眼,厚实,宽大,不像本地窑中烧出的红斑瓦,白癜风一样将青色染出一块块讨厌的
期刊
祖国,我爱你  爱你的一草一木  爱你的一山一水  爱你的引领“一带一路”  爱你的飞船飞越浩瀚太空  您是蓝天  您是碧海  您是沃土  我是花朵  爱你的青山绿水  我的汗水属于你  我的眼泪属于你  我的笑声属于你  祖国,我爱你  我真切地看到  龙的传人们  绽放各自的美丽  你是一缕阳光  温暖每一个日子  你是巍峨的山峰  定格每一帧风景  让我们举杯祝愿  神州大地欢声笑语  巨龙
期刊
这是乡村唯一的钟楼  在风车消失,炊烟渐远的平原  白杨树林里铺满枯萎的音符  一个草垛解除了村庄的警戒  我对着空豆壳耳语  我想象它在繁盛期里  那饱满的小舌头被平原的秋风爱过  它伤害过的母亲,手指皴裂  而那些圆滚滚的豆子砸在她手心  绽开如秋天最后一朵月季  这些仅仅是瞬间的往事  当它和母亲的生平被记录在草垛上  冬天的风雪正在到来的途中  一只野鸽子沉浸于暖阳  在草垛上发出完美的“
期刊
多年前  匆忙告别江南  多年后  也在匆忙间  再别江南  也许  与江南的缘分  注定是  擦肩而过  甚至  来不及回眸  每一次  短暂的停留  陪伴我的  全都是雨水  从未留下什么  或带走什么  明知道  再别的滋味  胜似黄连  可我  内心依然渴望  去江南  西 湖  西湖  是江南的灵魂  无数浪花  编织出  别致的风景  断桥上  人与蛇的传说  一直在  湖水中荡漾  
期刊
母亲   田野辽阔   我一个人的身影   被秋风吹到蓝天上   孤獨的翅膀是寂静的   眯着眼   我看见散落的几粒稻谷   几片枯叶,闪着光   久久凝视   我的记忆开始复活   一株稻秧吹出绿风   吹乱她的头发   我的母亲,躬下腰   顺着稻秧刚刚站稳的身子   看见大地   和她自己明亮的额头   父亲   是时候了。借助一种高度   我才能放大父亲的内心   逯家沟是父亲的根  
期刊
春天是用来掐的,你信吗?   小丫回来了,带着几蓝子的春色,又回去了。   我拎着菜蓝子,满菜地的转悠着,掐把青菜苔,掐把豌豆苗,掐把黄花菜……突然就觉得,这个春天是用来掐的。   春天是用来掐的。这个季节,闲着的大妈们,会满沟渠的转悠着,掐把枸杞头,回家开水里滚上几滚,滴上几滴的六月鲜凉拌,清肝明目;掐把黄花菜、掐把豌豆苗……。想起枸杞头,就想起曾经的岁月。那时,我正青春,也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