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材料的“调动”技法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场上很多学生一时无法调动材料,大脑空白,或者拼凑一些陈旧的材料来应急。针对这种现象,从两个方面探究了材料的“调动”。希望能形成“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局面,让考场作文写起来游仞有余。
  关键词:考场作文材料调动;情感调动;联想;具体方法
  写作文如果没有素材,再高明的作家也写不出文章,而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写作,没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利用,也不能从笔记本和其他的资料中采用素材,我们在考场上唯一能够利用的就是大脑。在快速审题和思路开发的问题解决后,我们就迅速开启记忆大门,从储存了大量信息的大脑中极尽全力把远期近期的各种信息再现出来,形成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局面。
  可是很多考生一直没有重视“调动”材料的问题,没有认识到“调动”材料的能力也是写作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以致在考场中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拼凑一些陈旧的材料来应急。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材料的“调动”。
  一、考场上的情感调动
  我们平时积累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写作时的“调动”。考场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调动”的过程。在整个的“调动”过程中,情感的“调动”是首要的,因为人的记忆和想象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的,情感因素是记忆和想象中最活跃的因素。
  (一)调动激情,激活记忆和想象
  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目,我们首先应该点燃写作热情,通过情感作用刺激大脑皮层,运用回忆和联想将埋藏在大脑深层与写作有关的材料“调动”到我们在考场上的思考中。做不到这一点,材料的积累就失去了意义。调动情感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在构思之前创设情况,想一些最兴奋,最痛苦或者最悔恨的事,让情绪变得高昂,让大脑因情感的刺激变得兴奋。
  (二)学会纵向联想和横向关联
  要学会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纵向联想。比如,湖北省2007年的高考作文以:“母语”为话题。如果我们坐在考场上,脑子猛想到都德的《最后一课》想到了小说中韩麦尔先生的那句话:“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材料有些陈旧,而且仅凭一个材料太单薄,不丰富,于是可以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纵向思考,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历史背景是普法战争,在这个之前和之后的时间里,我们还能想到哪些相关的材料呢?在这之前,我们想到了仓颉,这个汉字的伟大创造者;我想到了《诗经》,楚辞,汉赋,《史记》这样一些能够体现汉语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在这之后,可以想到二十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后在沦陷区大肆推行奴化教育,为准中国孩子使用中文,只准使用日文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想到诺贝尔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颁奖台上致词时,坚持用汉语发言的事例;还可以想到今天很多英语水平达到四、六级的大学生,他们用中文写成的毕业论文却经常出现严重的语法错误……这些材料有些可以从下面说明问题,有些可以从反面说明问题。在考场上,我们的大脑中如果有了这样一些类似的材料,就一定能阐述好“母语”的话题。
  要学会以空间为线索进行横向的勾联。比如,要表现刚前面提到的“母语”的话题,可以这样思考:除了手中的材料之外,从不同的空间、地域(包括不同的国度)去思考,可以调动哪些相关的材料呢?比如,已经有了丁肇中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坚持用中文发言的事例,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横向勾联。想想国内有些人喜欢在不懂英语的同胞面前随意卖弄自己,随意说几句洋文来炫耀自己的时尚和新潮。可以联想到另外一片空间里,人们对自己祖国语言的态度,比如法国人,他们几乎都会说法、英两国语言,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使用英语。如果在法国街头,如果你会法语反而用英语问路,他们会气得拂袖而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从这些事例的反差和对比中,我们就不难找到写作的切入角度了。
  二、“调动”材料的具体方法
  (一)思路对应法
  思路对应法是指在开发思路的同时思考和写作相对应的材料。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面对作文题目已经想到了很好的思路,但苦于找不到相对应的材料只好放弃了原来的构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多开几条思路,多思考几种立意角度 ,在开发思路的同时思考与写作相关的材料,让思路开发与材料的“调动”同步进行,选择面变大了,我们调动材料的途径就会相应增加。
  (二)化大为小法
  在考场中,有时题目开放度较大,有些题目显得概念化和抽象化,对此,同学们在调动材料时会感支很茫然,这时如果认真分析题目,把题目的大范围分成几个小范围,把目光投往比较不的话题上,就能充分激活思维和想象,使我们容易从一个开口比较小的范围里找到新鲜的材料。
  (三)联想调动法
  围绕作文中心通过联想来调动写作材料,也是重要的方法。但要学会同类联想,学会在某一主题下,用联想之网去捕捞脑海中对写作有用的材料。在联想时,我们要注意材料的相似性,即所联想的材料应该与主题类似,可以拿来直接使用。比如,我们需要表现“奉献”的主题,我们由太阳开始展开联想,想到蜡烛,由蜡烛想到春蚕,由春蚕想到教师,由教师想到编辑,由老师、编辑这些 “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人联想到各行各业为了大众的幸福默默奉献的人,只有这样的联想对写作才会有意义,因为这些材料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精神上是相似的。
  (四)一材多用法
  在考场上由于受到场所和时间的限制,我们一时难以想到其他方面更好的材料了,这时我们可以运用“一材多用法”。“一材多用法 ”的关键是要学会分析和开掘材料,在正确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找到材料不同的延伸意义和运用角度,可以用较广的积累得到更多的写作成功的机会。这就要求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通过生活小事反映重大主题和透视生活本质的能力。
  高考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写作,考场上给予我们构思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我们不能看笔记,也不能查资料,更不能相互沟通。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开启记忆之门,让储存于大脑深处的有关材料浮现于脑海,所以写作是知识综合的积累,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包括各种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各种文艺知识和生活知识。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知识,我们的作文就有可能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作文面对着的是知识的浩瀚大海,是生活的浩瀚大海,所以在作文时,就应该“思接千载、视通千里”,努力把各种各样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来,这样才能妙笔生花,才思泉涌。
  参考文献:
  [1] 程必荣.《作文成功之中》.《考场作文“经典素材”多角度运用》,2014
  作者简介:
  趙淑敏(1978~ ),女,宁夏人,现任宁夏中卫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堂 机智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
传接球技术教学是大学生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基础和重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传接球技术教学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大学生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我国不断探索社会保障建设的路上,仍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本文从我国现存的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医疗保障
摘要: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形成理性思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要善于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心理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良好心理 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广大中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从短期来说,在高考的考试中,数学所占分值较高;从研究应用来说,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极易分散。一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死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小动作或小声说话等不良习惯。心理学家也指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以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因此,尤其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乐意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的煤炭资源的利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煤作为我国的一大主要能源,其合理的利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就我国煤化工产品的能耗问题加以分析,并且针对其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我校在此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探索了一条适合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路子。  一、目标导行  口语交际应该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口语交际目标的确立教师必须应有恰当的把握,要有深层次的
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广了微博的应用.笔者最近关注德州仪器公司教育技术的微博,中“发现数学之趣”的一些话题,请看2012年8月20日的一个问题.问题满足条件AB=2,AC= The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