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让高中學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中生的年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新课导入、巧妙设疑、丰富的语言艺术、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角度入手。
关键词:设计;导入;设疑;语言;形式;主体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形成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教学设计又是这一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还要分析学生的咋天,更要考虑学生的明天。要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互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在于指导和点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提出一些合乎实际的、具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新课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引人入胜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当代高中生对现实热点问题较感兴趣,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热点问题的讨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当代的高中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好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采用一些比较独特的引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这些方法新颖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二、巧妙设疑
合理的、艺术性的提问,能融洽、活跃师生的双边关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内容要新。要克服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的提问内容,使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要把握时机,在学生似懂非懂、认知存在矛盾时提问,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三、丰富的语言艺术
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仅仅以语言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略显单调。时间长了,不仅传授的知识容量小,许多不易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学生不易领会,还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四、多种教学形式
政治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形式枯燥单一。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教授知识内容,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四个一”的教学手法,单一、枯燥,教师讲得辛辛苦苦,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挂图,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盎然,打瞌睡、做其他作业的不良现象也消失了。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今日的高中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在发挥教师地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当代高中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尤其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的确,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若能将它恰当地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使学生乐学。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韵味无穷的“尾声”。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善始善终。否则,整堂课就会黯然失色。
教学不但要备课,更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年龄、接受知识的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采用各种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设计;导入;设疑;语言;形式;主体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形成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教学设计又是这一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还要分析学生的咋天,更要考虑学生的明天。要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互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在于指导和点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提出一些合乎实际的、具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新课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引人入胜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当代高中生对现实热点问题较感兴趣,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热点问题的讨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当代的高中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好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采用一些比较独特的引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这些方法新颖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二、巧妙设疑
合理的、艺术性的提问,能融洽、活跃师生的双边关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内容要新。要克服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的提问内容,使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要把握时机,在学生似懂非懂、认知存在矛盾时提问,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三、丰富的语言艺术
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仅仅以语言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略显单调。时间长了,不仅传授的知识容量小,许多不易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学生不易领会,还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四、多种教学形式
政治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形式枯燥单一。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教授知识内容,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四个一”的教学手法,单一、枯燥,教师讲得辛辛苦苦,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挂图,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盎然,打瞌睡、做其他作业的不良现象也消失了。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今日的高中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在发挥教师地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当代高中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尤其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的确,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若能将它恰当地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使学生乐学。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韵味无穷的“尾声”。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善始善终。否则,整堂课就会黯然失色。
教学不但要备课,更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年龄、接受知识的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采用各种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