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以案例的研究方式,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与排除原则,病例选取为我院内科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全年度经入院治疗后确诊的88例急性中风患者,该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并对比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等数据,以此判别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可行性。结果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功能评分数据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据上较高,同时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数据更高。结论 经过临床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的研究阶段,得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能够较好的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恢复时间,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医学保障。
  关键词:中医内科;急性中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14-01
  目前,中风类病症的发病因素是来源于患者的脑血管疾病而引发的突发性局部脑功能缺陷问题。通常情况下,急性中风的患者会面临着发病性突然以及致死率、致残率风险极高的特点,一旦在发病阶段无法快速的就医治疗,将会存在很大概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引发一些并发症问题。鉴于此,在临床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过程中,一般采取神经细胞保护药物等西医治疗手段作出干预[1]。如今经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西医结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模式,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与基本生活质量。现本文将以我院内科收治的88例急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纳入与排除原则,病例选取为我院内一科及内三科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全年度经入院治疗后确诊的300例急性中风患者,以正态分布的随机计算方式选出88例观察组患者,详细资料数据见表1所示。
  此外,在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病情方面,特作出以下统计,见表2所示。
  1.2纳入与排除原则
  纳入标准:①88例患者的年龄均在50周岁以上,多为老年群体;②88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急性中风疾病;③88例患者均经过家属的同意,知晓本次作为研究案例配合数据学统计。排除标准:88例患者均无其他类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类疾病、肝肾类疾病、精神类疾病等。
  1.3治疗方法与评定标准
  1.3.1治疗方法
  在传统治疗模式上,须借助常规的西医治疗手段进行临床干预,如神经细胞保护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基本病情危机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而本文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模式上,须以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为基本前提,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思维理念,配合相应的中草药类药物,同时在患者的恢复期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作出临床治疗手段[2]。
  1.3.2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分为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标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以及恢复期的有效率情况。一是,在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标准中,通过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性能,对比相应的指标作出判别。判别的分数范围从0至100,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同时评定标准以平均分数±标准差的基本形式展示;二是,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中,同样须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作出评估,基本分数与运动功能评分标准相同;三是,在恢复期的治愈有效率中,分为四种,即治愈、治疗显著、治疗有效、治疗无效,并用百分数的形式展示[3]。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的计算原则,需在EXCEL表格中汇总,同时基于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及采用χ2或t检验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临床治疗有效率数据作出比较,并与观察指标对照,且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2.2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2.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数据对比
  3讨论
  现阶段,急性脑卒作为急性中风的一种,一旦得不到入院紧急治疗,将造成较大的生命威胁,加之急性中风疾病的发病性突然,预后效果差等问题,致使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经过医学专家的研究,得出通过西医结合中医的复合式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基本病情[4]。本文提出对急性中风患者配合相应的中草药类药物,同时在恢复期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现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此外,在急性中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阶段,经本文的案例对比显示,通过观察组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运动功能评分数据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据上均优于传统西医疗法的,同时中西医治疗有效的患者占79例,有效率为89.77%。观察组患者在组内数据对比上有很大的差异性,也彰显了中西医治疗模式更加适用于内科急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故此,中医内科的急性中风治疗模式,可选用中西医结合的基本手段,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以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郝秀珍,孫中林,王兴,等.安宫牛黄丸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9).
  [2]赵清华.良肢位及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探讨[J].智慧健康,2020,006(006):126-127,129.
  [3]王庆华.中医内科在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v.8(07):190+204.
  [4]王佳薇.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评价[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v.34(02):71-73.
其他文献
摘要:因3D打印技术可制造极具个性的产品,能发挥出多种材料特性,同时操作过程方便快捷,所以在现代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口腔医学发展。本文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26-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8例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对照组(34例)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6MWD、HIF-1α、ET-1、AD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丹参多酚用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
期刊
摘要:临床中丙泊酚也叫做异丙酚以及普利麻,属于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物,该药物见效快并且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使用后可快速恢复,当前丙泊酚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中。越来越国家将丙泊酚作为维持和镇静治疗的首要选择,此外也普遍运用于椎管内麻醉、电休克治疗等领域,但是在充分发挥丙泊酚医疗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丙泊酚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丙泊酚;不良反应;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本院在行开胸手术前采取全麻复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手术临床中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我院2019年间收治肺癌、肺囊肿等,经专家确诊需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根据麻醉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分为常规全身麻醉组,下文中均简称全麻组,与全麻复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组下文中均简称复合组,全麻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复合组患者术前应用麻醉新模式,实施科学规范的全麻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在妊高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2021年3月,纳入我院78例妊高症患者,按随机法分均分为A组合B租。B组使用硫酸镁,A组则联用硝苯地平,对比A、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以及总有疗效。结果:治疗前对两组的血压水平展开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再次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总有疗效(97.44%)高于B组(76.92%)
期刊
摘要:目的:将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取得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单一的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单一治疗的患儿来说,联合治疗的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消退快(P<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实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內固定术(MIPO)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病例数:80例,实验对象病症:四肢骨折患者,实验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0例患者仅实行切开复位固定术;研究组:40例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5.00%的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80.00%高(P<0.0
期刊
摘要:评价在耐药肺结核方面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50例;将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变化进行对比。 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在疗程结束时对照组的好转率显著低于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其在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准确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去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且患有心肌缺血以及心率失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样本,然后从中按照一定的条件筛选出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对这些患者进行诊,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然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26.0对两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原发性肝癌术后肝损伤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作用。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防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纳入标准:(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