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论语·为政》讲“孝德”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在定居农业出现之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聚族而居。考古学的研究表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约前5000—约前3000),就已产生了发达的宗族制度。同一血缘关系的人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族群。他们活着在一起生活和生产,死后也一起葬入宗族墓群。对共同祖先的崇拜与宗族伦理,分别从精神信仰和现实规范两方面,提升了族群的凝聚力。王朝政治以宗族制度为基础,宗族制度的维护则离不开宗族伦理。这一社会文化特征的形成,比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还早了几千年。
  儒家学派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孔子“述而不作”(《论语·述而》)“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继承了上古三代文化的精华,因而以族群为基础的宗族伦理,也成为儒家学派最核心的思想。据存世典籍记载,这一伦理规范,在舜帝时被成为“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左传·文公十八年》)是其基本内涵。经过三代的发展演变,再经孔子的改造和提升,到了孟子被扩展至全社会,系统化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其间被规划化的伦理美德,直至今日,仍对中国社会有重要的影响。
  本栏目的三篇文章,即立足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分别对“孝”“义”“廉”三种传统美德的形成、特点及当代价值等问题做了探讨。讨论的角度虽有不同,但立足历史,关注现实,则是其共同特点。因为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社会虽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敬老孝亲、在个人生活及公共生活中“见得思义”、手中有权者能“以不贪为宝”,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大力提倡的。这些美德,不仅对我们未来能否继续“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将继续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长途,继续温暖人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怀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传统的伦理道德成为当下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毫无疑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论语·学而篇》曾子云:“夫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孝,德之始也。”《孝经·圣治章》“人之行莫大于孝”,唐玄宗李隆基注:“孝者,德之本也。”《后汉书·江革传》:“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即孝是人之德行的根本。
  《论语》中多次讨论孝德,最集中的莫过于《为政篇》中孔子针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言偃)、子夏(卜商)问孝而作出的不同回答。

无 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鲁大夫仲孙何忌。仲孫氏为鲁国三桓之一。春秋后期,鲁国公室不振,大权落入三桓之手。三桓僭越公权,多有非礼之为,如“八佾舞于庭”等。
  孟懿子问夫子何为孝,夫子回答非常简短,只有两个字“无违”,如果没有后文的话很容易理解为听从父母的话,不违抗父母。不过后面夫子给樊迟解释何为“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生”“死”“祭”涵括了人一生中侍奉父母的全过程,简而言之即“不违礼”。自汉至宋至清,经学家、理学家多以仲孙欺凌公室,僭越礼法为阐释的切入点,认为夫子告诫、劝导仲孙。不过“无违”的阐释似乎可以摆脱一时一事之限而具有普遍适用的阐释可能。在先秦时期法治不彰,礼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后世法律规制、道德规范的智能。从这个视角而言,侍奉父母不可有违社会所认可的、普遍遵守的法律規章、道德伦理。孝是百行之本,扩而充之,尊法守礼,明德修身都是此中应有之义。《盐铁论·孝养篇》云:
  无其能而窃其位,无其功而有其禄,虽有富贵,由蹠蹻之养也。高台极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谓孝。老亲之腹非盗囊也,何故常盛不道之物?
  此中,蹠、蹻即盗蹠、庄蹻,前者为春秋后期大盗,后者为战国初期楚国误国之奸佞。以无道非礼得之之物侍奉老亲,即使再丰厚、再奢华亦不足以为孝,甚而言之,以老亲之腹为盗囊,是甚为不孝者。所以遵道守礼是孝的基础,惟有不违礼、不违社会普遍认可遵守的规范方为孝之始。
  当然,这是不是就是孝的全部呢?显然不是。

“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于“父母唯其疾之忧”,历代注家解释多有不同。王充《论衡·问孔》:“武伯善忧父母,故曰惟其疾之忧。”高诱注:“《论语》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即做子女的担忧父母之疾。但马融、皇侃、朱熹都认为忧者为父母,疾者乃子女,如《论语注疏》引皇侃:
  言人子欲常敬慎自居,不为非法,横使父母忧也。若己身有疾,唯此一条非人所及,可测尊者忧耳。
  如果这句话没有传抄的错误,那么诸如王充、高诱的解释在人之常情方面解释是很困难的,子女只是担忧父母生病这就是孝,父母其他行为不担忧,似乎这是对做父母的要求,而非孝德指向做子女的行为的应有之义。因此,马融等人的解释更为合理,即做子女的只有生病了才会让父母担忧,潜台词,其他方面都不会让父母担忧。
  当然其他方面是什么?皇侃说是“不为非法”,朱熹《集注》:“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即谨言慎行为孝。如果不考虑孟武伯本身自带的语境的话,似乎“父母唯其疾之忧”的潜台词仅仅阐释为“不为非法”“不容于不谨”似尚有不足。既然云做子女的只有生病才会让父母担忧,那谨言慎行、不胡作非为自是应有之义,同时从人之常情揣度,父母关心子女的事情多矣,诸如子女的成长、发展、为人的方方面面都是父母所关注、所关心的,因此,为人子弟,应当克己修身,奋发有为,在父母的期待视野中做出竭尽所能的努力,取得让自己、让父母满意的业绩,唯有如此,方能使得“父母唯其疾之忧”。   因此“无违”和“父母唯其疾之忧”从消极和积极两个角度,从外部约束和激励明确为人子弟者不应做什么和应做什么,因为比较宏阔,所以具有极大的涵括性。
  当然,考虑到“孝”不仅是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亦是源自本真亲情的伦理道德,因此仅有外部的约束与激励来描述孝德的规范是不够的。

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句话,历代注家多有歧义。何晏《集解》引包咸:“犬以守御,马以代劳,皆养人也。”即以犬马比喻人子,犬马皆可为主人服务,如果为人子弟不能尊敬父母的话,所做的奉养之事与犬马无异。另一种解释亦见于何晏《集解》所引,“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朱熹《集注》解释:“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意谓人会养自己父母,亦会养犬马,如果没有敬重,父母与犬马就没有分别了。关于这两种解释,陈天祥评价:“以犬马之无知谕其为子之不敬,於义为安。以禽兽况父母,于义安乎?”翟灏《四书考异》下编卷四亦云:“此义(笔者按:包咸之解)已深足警醒,更何必躁言丑语比人之父母于犬马耶?”因此,从文字语境和人之常情出发,包咸的解释更为合理。
  当然,跳出这文字诂正之迷雾,这一文献所强调的核心是“敬”,即敬重父母、尊敬父母。度于人情,父母深溺子女,子女亦多因父母之爱而生狎昵之情,幼时多有撒娇放痴之举,而成人之后多有不耐轻忽之言行,因此夫子在此提出敬重的规范要求。《盐铁论·孝养篇》云:“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因此敬重並不以奉养丰厚与否为标准,而是能够尊重父母的意愿为准绳,孟子称衣食奉养为“养口体”,称敬重父母为“养志”,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举曾皙、曾参、曾元祖孙三代的例子: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撤,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朱熹《集注》解释这一段话:
  曾子养其父,每食必有酒肉。食毕将撤去,必请于父曰:“此余者与谁?”或父问此物尚有余否?必曰“有。”恐亲意更欲与人也。曾元不请所与,虽有言无。其意将以复进于亲,不欲其与人也。此但能养父母之口体而已。曾子则能承顺父母之志,而不忍伤之也。
  当然,就内在心性修为而言,是否做到了敬即可为孝呢?显然还不是,对曾子之孝,程颐认为:“孟子止曰可也,岂以曾子之孝为有余哉?”

色 难


  子夏問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后世对这一段文字的解释也是颇多纷争,主要集中在两点,即“色难”和“弟子”“先生”所指。就“色难”而言,何晏《集解》引包咸:“色难,谓诚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毛诗正义·邶风》引郑玄注“和颜悦色是为难也。”包、郑阐释的分歧在于面容气色为谁之面容气色,包认为是父母,郑认为是子女,二者通俗解释即为:顺承父母的情绪(包);子女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和色(郑)。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多继承郑注。关于先生、弟子,何晏《集解》引马融:“先生,谓父兄也。”潜台词,弟子即为人子弟者。这一观点为朱熹等所继承,但清儒对此颇有不同看法。翟灏直接认为“先生字似可无训”(《四书考异》下编卷四),郑浩《四书集注述要》:“《集注》以先生训父兄,家庭父子兄弟竟改称先生弟子,虽曰本于马注,而他处绝不经见。”刘沅《四书恒解》:“称父母为先生,人子于父母前称弟子,自古无此理。”
  应该说清儒的质疑是合理的,从词源来看,将父母称呼为先生是不合理的,遑论子弟自称弟子。刘沅继续阐发:
  此章言敬而不爱,亦不得为孝也。服劳奉养,凡子弟事尊长皆然。事父母则深爱,和气自心,即有他事,一见父母便欣然蔼然,凡忧闷之事都忘却了,此为色难。
  郑浩《四书集注述要》亦持同样观点:
  师者道之所在,严肃之意较多,事父母更当柔色以温之。夫子言此,乃弟子事先生之礼不足以为孝也。
  清儒于此的疏注使得文脉通畅,并且可以和上文“不敬,何以别乎”相承,因此刘、郑等人的解释是合理的。父子、师生关系存在一定相似性,故俗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语。但这两对关系有本质的区别,父子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伦理亲情,当此伦理亲情遭到破坏时,父子关系紧张,不利于以家庭为基础的伦理道德的构建;师生关系无这份亲情,自可不必受此拘束,师可以严,弟子亦可以就所学之理与师进行严肃的探讨,故韩愈《师说》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为父子与师生这对关系的本质区别,孟子云:“古者易子而教之。”(《孟子·离娄上》)
  言偃问孝,夫子教之以“敬”,卜商问孝,夫子回答则在“敬”的基础上再加一层,即“色难”,“和颜悦色为难”,克服其难,正如刘沅所言,为“爱”。以侍奉师长的方式去侍奉父母,敬则敬矣,但父母子女之间的脉脉天伦亲情不在,亦不足为孝,惟有敬之、爱之,方可称为孝。当然应当看到,夫子之所以在“敬”的基础上加之以“爱”,是因为“敬”虽应发自内心之赤诚,但就敬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言,是可以程式化乃至虚伪化的;但源于伦理亲情的“爱”虽其外在表现亦可以作伪,但不可持久。因此由“敬”至“爱”,进一步强调孝之真诚,进一步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真挚的伦理亲情。
  总括上文,应该说夫子所言的四个方面是由两个维度构成的,即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内在道德伦理。外在道德规范,即“无违”从负面约束和“父母唯其疾之忧”正面激励;内在道德伦理,即“敬”从外在表现与“色难”从内在情感。而这两个维度又构成由外在事功到内在修为的一个发展,从视野来看,似乎越来越小,但从宋儒所言的工夫而言,却越来越细密。整体呈现出一种由外至内,由言行到心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这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具备极大地涵括性,故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当然对于我们而言要明了的是,夫子所言非孝之至者,而是孝之根本,只有做到这四者方可以为孝。当然,实事求是讲,四者的完全践行亦非易事。
  (作者系文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2017年11月15日,美国第68届全国图书奖获奖名单揭晓。在2017年的推荐作品中,共收到书籍1529部,其中虚构类作品394部;非虚构类553部;诗歌245部;儿童文学337部。从所有这些作品中,按照“虚构类”“非虚构类”“诗歌类”和“儿童文学类”首先评选出了长名单(longlist)作品,然后又推出了入围作品(Finalists),每个类别各5部。最终,产生了每个类别的获奖名单。  虚构类作
眼下数字游戏持续火热,吸引许多青少年参与,由于数字游戏以数字设备为道具,可以让游戏者脱离现实生活,完全沉浸在与网络上的模拟对象进行交互上,因此造成了一些負面影响。对此,一些家长开始抵制,认为玩游戏有害无益。情况真的如此吗?  “游戏王”不一定成绩差。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夏翠翠在所著《孩子玩游戏,父母怎么办?》书中谈到这样一个案例:高二学生小飞学习成绩很好,上了高中之后迷上
山东聊城海源阁——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由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杨以增所建,藏书峰值达三千余种、二十余万卷,且多珍本、善本,它与江苏常熟翟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杭州丁氏兄弟的“八千卷楼”汇称中国近代四大藏书楼,其中以翟、杨两家所藏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翟北杨”之美称,其藏书、校书、抄书、刻书,甚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与称道。  流传至今的我
《〈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研读》出版于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时,对当前百年党史教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重读后,对其中《为人民服务》部分尤有深切感触。在坚持群众路线中密切党群关系  《研读》指出,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开宗明义地点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这与当时因种种原因导致党群关系的紧张有密切关联。天地
郑霭龄(Denise Chong),1953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为第三代华裔移民,加拿大著名华裔女作家。成为作家之前,郑霭龄是一名成功的经济学家,她曾经受雇于加拿大财政部,并在总理办公室当过一年的特别顾问。从1981年开始一直到1984年为止,她是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目前专职从事写作,共出版了四部作品。《妾的儿女》(The Concubine’s Children)为其处女作和
中國共产党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让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关键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在全部马克
与《红楼梦》一样,《三国演义》(罗贯中撰,毛宗岗父子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史学名著《三国志》(陈寿撰,裴松之注),是毛泽东一生学思践悟阅读生涯中的至爱。从少年“三国迷”,到生命终点的书香留痕,研读“三国”历史文化典籍的芬芳,始终沁入这位伟人的内心,也影响着那个年代的社会政治和党史国史的抒写。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其宏阔的艺术结构,大气磅礴的人物场面描绘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欧阳修一生建树颇多,在政治方面,他曾任参知政事,为人刚直,敢于直谏,所以屡次受到排挤,屡遭贬官;在文学方面,他的诗、文、词、赋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还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提倡效法韩愈,反对五代以来的奢靡文风;在史学方面,他著有《新五代史》,并和宋祁共修《新唐书》;在艺术鉴赏方面,他对书法、绘画、音乐都有独到的见解。欧阳修的诗文中更多展现的是他作为儒家士大
河北作家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洋洋洒洒150余万字,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长篇巨制,是一首展示大运河文化精髓的壮美诗篇,也是一幅凝聚运河人民血泪情仇的恢宏画卷。  大运河与长江、黄河等天然河流不同,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大运河部分河段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至隋朝全线贯通,共穿越4省2直辖市,连接22座城市,全长1794公里,是我国历史上南粮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蔡邕文学研究逐渐受到关注,虽无皇皇巨著,却有明显的深入。专著可以邓安生的《蔡邕集编年校注》、高长山的《蔡邕评传》为代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赵德波独自发表15篇,论及蔡邕作品的意象、《诗》《书》称引等问题;刘跃进、袁济喜等学者见解深刻,影响较大。生平、著作与文学史地位研究  生平及著作整理研究,是蔡邕文學研究的基础。发表论文约15篇,著作3部。史福庆等认为蔡邕故里为尉氏县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