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 第八届亚洲白内障研究会暨全国白内障基础会议会导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2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与第8届亚洲白内障研究会暨全国白内障基础会议将分别于2010年4月22—25日和6月17—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亚洲白内障研究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承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从事白内障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知名专家以讲座、学术论文和病例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其他文献
我们采用多因素相关及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与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enss,CCT)相关的因素,为LASIK矫正近视手术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在不同温度下杀虫丁的灭螺效果,以指导其在现场中的合理使用. 方法用脱氯自然水将杀虫丁从32 mg/L 等比稀释至0.016 mg/L的不同浓度各300 ml分别置于玻璃缸中,每缸放
突触是神经环路中相邻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点状接触区域,是神经可塑性变化的敏感部位,其中仅具有突触结构,在正常情况下不产生生理功能的突触称为沉默突触.沉默突触转化为功能性突触在神经可塑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突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是主要的表现模式.目前研究发现,沉默突触包括谷氨酸能沉默突触和γ-氨基丁酸能沉默突触.当前弱视发病神经机制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是视觉可塑性的研究,而
目的 评价质量分数0.1%透明质酸钠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LASIK术后1个月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21例42眼,应用0.1%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局部点眼法连续治疗30d.0.1%透明质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患者主觉症状的临床评分变化和客观指标的改善情况,如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着色评分、SchirmerⅠ试验.对0.1%透明质酸钠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Ad5-EGFP前房注射后,报告基因在小鼠眼部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组。实验组以不同浓度梯度前房注射Ad5-EGFP。对照组前房分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