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常用材料的选择及其热处理工艺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齿轮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工艺的应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齿轮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现在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应用于齿轮制造的材料类型越来越多,很多常用的材料如锻钢、铸钢、铸铁和其他金属、非金属材料都可以应用于制造齿轮。同时热处理方式也非常多,如渗碳、渗氮、表面淬火等等方式都已经得到了推广,所以总体上来看,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更复杂。针对不同的齿轮,我们要在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采用上都加以重视,这样才能保证齿轮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发挥。
  关键词:齿轮材料;热处理;性能;承载能力
  齿轮零件应用于各种传动系统当中,在齿轮材料工作过程中,也往往承受着最为复杂的应力,不仅仅要齿轮齿根所给的循环弯曲应力,同时也有齿面之间有所形成的力,如果齿面有较大的摩擦力,在齿轮啮合过程中,也会承受一定量的冲击力。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齿轮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齿面的严重磨损,否则非常出现断齿和疲劳点的生成。对已经加工完毕的齿轮零件进行热处理,可以大大提高齿轮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和硬度,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齿轮材料的选择
  1.1 齿轮材料选择的原则
  如果齿轮轮齿的冲击载荷能力和自身的刚度有所不足,则要应用有着较强韧性的材料,比如将低碳钢来进行渗碳淬火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材料刚度。
  如果闭式变速器和齿轮面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点蚀,则可以就用具有较高齿面硬度的材料,将碳钢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运行速度较低、中度荷载并且较易折断同时较易出现磨损的齿轮,可以应用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硬度的材料,可能将碳钢进行调质精切,以此来提高材料的综合机械性。
  为了可以便于管理,需要尽量保证所有的齿轮应用相同的材料来进行加工,这对材料的供应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对于齿轮零件有着较高的尺寸精度需要,可以应用合金钢材料,其有着较强的耐磨性,可以适合于使用需要。
  1.2 铸铁
  铸铁材料一般情况下用于制造开式传动齿轮。灰铸铁当中有石墨材料,可以在工作中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大大降低了摩擦力,同时其成本低廉,有著很好的加工性能,所以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但是铸铁材料也有着一定的缺陷,如抗弯能力不足,并且材料脆性较强,这会直接影响到其抗冲击能力。在灰铸铁当中,很多常见的基础型号都可以应用于一些承载能力、传送速度不高,同时对抗冲击能力没过高的要求但是设计紧凑性很强的齿轮体系结构中。如果要应用于闭式传动体系,则可以应用球墨铸铁,现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铸铁齿轮对于耐磨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经过表面淬火处理,这对齿轮综合性能的保证来说非常重要。
  1.3 铸钢材料
  如果所需要加工的齿轮有着较大的外廓尺寸,则多应用和铸钢材料,铸钢材料有着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用于制造结构更为复杂的齿轮,但是和锻钢齿轮相比起来,铸钢齿轮的强度要低一些。农用机械对于齿轮机械的精度要求并不高,所以并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但是用作传动结构当中的齿轮,则需要进行处理来保证整体结构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加工工艺的过程入手,通过正火和退火处理来将应力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加以处理和消除,保证切削加工性能,让其可以更适合于复杂加工的需要。如果铸钢齿轮的要求较低,并且工作中的转动速度较低,则可以应用表面淬火处理,这对于其耐磨性能的提来也说也非常有利。ZG270-500、ZG310-570等铸钢齿轮,铸造之后正火,粗加工后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可满足性能要求。
  1.4 锻钢
  根据齿面的软硬程度,钢制齿轮包括软齿面齿轮和硬齿面齿轮,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布氏硬度为350HBS的时候,大于350HBS为硬齿面,反之则是软齿面。
  (1)软齿面齿轮。软尺面齿轮,工艺路线:锻造毛坯→正火→粗车→调质、精加工。常用材料;45#、35SiMn、40Cr、40CrNi、40MnB等。软齿面齿轮的特点:性能优良,齿面本身的硬度、强度都理想,齿心的韧性好;热处理后切齿精度可达8级;制造简单、经济、生产率高,对精度要求不高。
  (2)硬齿面齿轮。采用中碳钢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锻造毛坯→常化→粗切→调质→精切→高、中频淬火→低温回火→珩齿或研磨剂跑合、电火花跑合。常用材料:45、40Cr、40CrNi。硬齿面齿轮的特点有以下几点:a.齿面硬度高HRC=48-55,接触强度高,耐磨性好。b.齿芯保持调质后的韧性高,耐冲击能力好,承载能力较高。c.精度下降半数,可达7级精度。d.适合批量化生产,如:汽车、机床等中速中载变速箱齿轮。
  1.5 有色金属
  黄铜、铝青铜、硅青铜、锡青铜制造的齿轮比较常见。对于抗腐蚀,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齿轮或者是承载能力不大的齿轮而言,这些材料都是非常理想的选择。而对于要求质量比较小的齿轮而言,硬铝和超硬铝则是首选。
  2 典型齿轮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2.1 机床齿轮
  机床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相对于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而言,机床齿轮所承载的工作负荷小很多,并且一般都处于中等工作速度(6~10m/s)运转比较平稳,因此常选用钢或40Cr钢制造,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粗加工-高频淬火及低温回火-精磨。锻造以使同一批毛坯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加工,使组织均匀,减少锻件的应力。普通齿轮,正火处理也可作预先热处理工序。
  2.2 汽车齿轮
  汽车齿轮的工作条件比机床齿轮的工作条件差很多,在主传动系统中,齿轮的应力较大,对齿轮的影响很大,所以对齿轮材料的要求很高。由于汽车齿轮的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较大,对于如此重要的齿轮,需要进行渗碳处理和淬火热处理,使齿轮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增强。齿轮芯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需要淬透性要求较高的材料,心部硬度应为35到45HRC之间。此外,在批量生产时,必须注意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选用20CrMnTi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后,其表面硬度可达到58~62HRC,心部硬度可以达到30~45HRC。如果想增加表面应力也应采用喷丸处理,使表面压应力增大。因此渗碳齿轮的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喷丸-磨削加工。锻造能够是工件齿轮成形,改善组织,使韧性增大。
  3 总结
  经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齿轮材料和选择可以直接决定齿轮的成品质量,同时热处理工艺的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齿轮的使用周期,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可以对于各种材料都有足够的了解,结合齿轮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最为合适的加工工艺,保证齿轮材料的质量,这对于齿轮零件质量的提高来说非常有利。本文针对齿轮常用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和工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邓玉容.齿轮常用材料的选择及其热处理工艺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4):70-70.
  [2]杜家熙,王焕琴,傅宇,etal.机械设计中齿轮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工艺的确定[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34-38.
  [3]朱琳,庄思明,张伟.汽车齿轮材料的选择及其热处理工艺[J].科技致富向导,2015(6):38-38.
  [4]石勇.浅析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对齿轮传动的影响[J].机械管理开发,2011(1):61-62.
其他文献
摘 要:钢丝绳末端接头是起重设备的关键零件,由于钢丝绳末端的固定问题而产生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钢丝绳末端的固定方法,合理选择、正确掌握钢丝绳末端的固定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钢丝绳末端;固定;方法  在工作过程中,最大的磨损就是钢丝绳。而在更换钢丝绳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接,必须是十分可靠的。此外,要容易紧固、便于更换钢丝绳和避免在固接处使钢丝绳受到过分的弯曲。起重设备的钢
摘 要:本次数控化改造结合轴承加工磨床来应用西班牙进口数控技术以及相应配套的改造系统,实现全自动化进给。在机电控制系统上,采用FAGOR的PLCI来替代原有的系统。本次改造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分别是电气系统机械系统以及液压系统。在改造完毕后,加工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增加了控制功能,大大改善了其应用效果,下面对改造流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控化改造;磨床;FAGO R 8025M CNC
摘 要:电动机是现代水电厂中的核心设备,由于社会的整体用电需求量增加,因此各个发电单位都逐渐着重展开基础建设工作,更新使用的各种发电设备,形成更加高效科学的发电系统,参考当前水电厂使用电动机的情况可以确定,一旦电动机产生了故障,水利发电系统也会出现难以正常运转的问题。现参考水力发电厂的运行情况,探讨维护电动机与处理该设备的相关工作,水轮发电机组是水力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转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
摘 要: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城市汽车保有量稳中有升,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更带动了配套的汽车加油站的发展。现在加油站工艺设计无论是理念还是技术都越来越先进,安全环保性能也与也来越出色,在加油站当中,工艺设计当中油气回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直接决定加油站的油气排放总量,进而影响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本文针对加油站工艺管道以及仪表流程图的设计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
摘 要:电机控制与保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根据电机运行状况提供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意外故障对电力系统其他设备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凭借控制管理方案,更能够细致调控电机运行环境,以此满足企业经济与功能可持续化的发展需要。本文基于机电一体化构成与原理展开分析,在明确电机控制与保护措施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保护措施;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