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522216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4-2018-11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的TTP患者9例为观察对象.采用生理盐水、4%白蛋白生理盐水混合溶液和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其中血浆用量20 ml/kg,且有1/3的血浆在术后直接回输至患者体内,共进行32次血浆置换术治疗.另选同期治疗的9例采用常规新鲜冰冻血浆置换术的TTP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水平比较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相比治疗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PAIgG、PAIgM、PAIgA水平相比治疗前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低血容量、过敏、枸橼酸盐中毒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TTP的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下调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且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Lewis抗原是红细胞膜外糖链抗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血型抗原.1998年由ISBT确认为系统抗原,系统命名为Le,系统编号007,到2019年确认该系统有6个抗原.Le系统抗原是Ⅰ型糖链抗原,
1临床资料rn1.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72岁,已婚,育有1子1女.20余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喘,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有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病史,2002年在上海华山医院行二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导致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