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记录了“我”在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我”既观察了旅途中的船与船夫,也描述了听到的雨声,但更为细致地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与“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让学生学会观察,目的是积累生活素材,有内容可写,不断提高习作能力。教材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父”“鹦”等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正确规范地书写“搭”“羽”“翠”这三个字,并通过作者描写翠鸟外貌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细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看字组词,揭示课题
  1.看字组词。出示“美”字。认识这个字吗?能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吗?
  2.出示单元导读。出示: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在哪里见到过这句话?请读一读语文书第63页的单元导读。说一说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3.揭示课题。有一个作者留心观察了他在一次旅途中的周围的事物,写下了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船的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美”字组词,不但能检测学生识字与积累词语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了解单元导语,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重点,更好地落实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生词。
  2.学习生字。认识“父”“鹦”等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3.学习词语。(1)观察“静悄悄”和“沙啦沙啦”,读一读这两个词语。(2)说出与“静悄悄”和“沙啦沙啦”句式类似的词语。(3)出示不同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多音字“啦”和拟声词“沙啦沙啦”在不同句子中的读音与作用。
  设计意图:在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检测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并把多音字和词语放在不同的句子中让学生体会拟声词的作用,感知词语所描写的场景。
  三、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的观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看图标出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只船,指名让学生在船中找到我、妈妈、船夫和翠鸟的位置,并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课后习题第一题的要求,让学生在船的不同部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人物的位置,不但直观地让学生认识了船篷、船舱、船橹的位置和作用,也让学生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
  四、图文结合,熟悉外貌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让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快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翠鸟外形特征的词语与句子。(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3.看图认鸟,深化特点。(1)出示很多鸟的图片,找一找哪一只鸟是翠鸟?你是根据什么找出翠鸟的?(教师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出示一只鸟的图片让学生辨认。这只鸟是翠鸟吗?为什么不是?(不是翠鸟。因为翠鸟的外形是这样的: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3)再次出示一只鸟的图片让学生辨认,这只鸟是翠鸟吗?为什么不是?(它不是翠鸟。因为翠鸟的外形是这样的:它的羽毛____,翅膀____,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____)(4)第三次出示一只鸟的图片让学生辨认。这只鸟是翠鸟吗?为什么不是?(不是翠鸟。因为翠鸟的外形是这样的:它的羽毛……)(4)出示多只翠鸟图片,介绍:全世界有九十多种翠鸟。这些翠鸟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的羽毛……
  设计意图:通过四次出示鸟类的图片和层层递减介绍翠鸟外形特征的文字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翠鸟,感知翠鸟的外形美,深深地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与用词的精准。
  五、观察字形,正确书写
  1.說一说。出示“翠”和“羽”,观察这两个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打算如何记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看一看。教师边说“翠”和“羽”的重点笔画边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
  3.写一写。学生书写“翠”和“羽”。
  4.评一评。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对方写的字,觉得对方写得好的就给他一颗☆,写得不好的说出理由,让他再改一改。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同学们评一评,给出一点称赞和一点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翠”和“羽”这两个字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识记生字,并通过说说识字方法,谈谈写字注意事项以及教师的范写、学生书写与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达到让学生正确识字写字的目的。
  六、齐读课文,揭示主题
  1.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全文。
  2.深化主题。作者一次平平常常的旅行,就因为翠鸟的加入而让旅行变得不同寻常。这不禁又让我们想到了“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是的,我们要学会观察,就必须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其他文献
在小学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把握住文言文的体式特点,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多元学习、参与体验、质疑思辨,努力实现有“韵味”的教学,让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神韵和活力。  文言文的文本体式特点是语言凝练、意蕴丰赡、音韵和谐;文本内容特点是寓意雋永、言志载道、叙事见长。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韵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抑扬有致的“声韵”,激扬宛转之中尽显气韵生动
期刊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2004年4月2日由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出台的文件)精神与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的重大举措,学生参与“武术进校园”活动,能通过武术掌握一些相关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的同时领悟中华武术的魅力,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激发习武热情,提高身体素质 
期刊
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每个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每个人有不同的“数学现实”,因而可达到不同的水平。这里的“再创造”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模拟。  “创新模拟”教学的主旨是要改革教育观念,改变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为: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小学数学的内容按板块可以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而“图形与几何”这一板块的核心就是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十个核心词之一。小学生要把这部分的内容学好,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要怎样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以六年级“图形与几何”整理复习一课为例来谈。  一、什么是空间观念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期刊
“分数(百分数)”问题和“比(比例)”问题,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解决问题的最后两座高峰,也是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的难题之一。其实,这两类问题外部形态虽然不同,但其本质却同根同源。把“分数(百分数)”问题和“比(比例)”问题联系起来学习,会对这两类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习效率。  一、问题的本质  要把分数(百分数)”和“比(比例)”这两类问题进行有联系的学习,首先要弄清楚它们的数学本质。  
期刊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体把握单元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得益于统编语文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特点,更易紧扣教学主题,以整体视角对单元内的课文、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一、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分析教材的前后关联  研究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围绕语文教材的人文主题和
期刊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明确指出:“数学转化思想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多数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吸取知识,从低年级开始就在不断地借助生活经验去感知数学、认识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数学教学中常把这种思维直接系统化成一种新的学习思维——“转化思想”。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处处体现转化思想的应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下面以
期刊
《田忌赛马》(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主要写了在赛马的过程中,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做到了转败为胜。《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篇幅简短,内容通俗,其故事所折射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转败为胜虽然过程简单,但方法极其奇妙,其中蕴含了孙膑观察的全面、思考的周密,这恰恰是引导学生透视故事、探究内涵的主要着力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课课后“用自己的话讲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一、诵读古诗词,丰富想象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了扩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古诗词,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推荐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古诗词,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解古诗词内容的方法运用到课外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创造人人爱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可见,阅读整本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呢?  一、结合课程标准,明确推荐原则  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