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ff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对学习这个词的定义和理解。不过,当我们谈及孩子的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学习完全等同于课堂学习和学校学习。孩子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是学习,玩耍是学习,模仿别人的动作是学习,第一次尝试自己走路也是学习……甚至可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他的学习过程。因此,了解孩子的成长,洞悉他认知和融入这个世界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提高孩子学习力的契机。
  对于父母更关心的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我们这次也进行了探讨,分别以自控力、时间管理能力和思考力作为学习力的3大支点,告诉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有效提升这些能力。
  最后,我们也请到几位重量级的教育大家给出了关于孩子在校学习的一些重要提醒和诚恳的建议。
  Part 1问题
  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孩子的学习如此,我们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也该如此。问出一些问题再去思考答案,有助于缓解我们对孩子学习这件事的焦虑,更有助于我们能真正帮到孩子。
  关于学习的3个问题
  说起学习这个话题,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都是“上学”—孩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回家写作业。如果孩子还不到6岁,父母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学习这事还和自己的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另一部分人则开始心急火燎地教孩子识字、算术,希望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好。实际上,这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对学习有所误解。
  什么是学习?
  最近,罗振宇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以“让孩子爱上学习”为题进行了演讲,相信不少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都看过。在节目的一开始,罗胖儿说自己被一位资深的教育家怒怼,因为他跑去问这位教授:“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教授反问他,哪有孩子不爱学习的,甚至说哪有动物不爱学习的?狮子生长在大草原上,不爱学习怎么抓羊,怎么生存?罗振宇讲这个故事,是因为他认同这个观点:学习是人和动物生存的本能。所以我们在关于孩子学习的话题上,可能确实需要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学习?
  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拥有与生俱来的学习基因,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体验、模仿、探索。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孩子心理的不断发展、认知世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他学习如何适应一个崭新的世界,学习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习积极地观察周围的人并且模仿,学习走路、说话、思考……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斷学习的过程,或者反过来说,没有学习,他就不会成长。
  从这个层面上说,是不是诸如“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让孩子喜欢学习的N个秘籍”等都是很奇怪的提法,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就在学习了呀!而且还对学习兴趣十足,兴致勃勃,从不言败。还可以再追问一下,那么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变得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了呢?我们又该怎么办?
  孩子是怎样学习的?
  埃里卡·克里斯塔斯基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任教,她在耶鲁大学的教育公开课中讲到,自己居住在一个聚集了很多年轻家庭的社区,每天早上走路上班的时候,沿途总能看到一些父母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紧张地考孩子算术题。
  埃里卡认为,驱动这些互动的是一种强迫性的渴望:大人显然觉得这样的做法很必要,虽然他们也知道这么做很无趣;孩子则是渴望取悦父母,努力迎合他所以为的父母对他的期待。然而,她觉得一个在认知和情感意义上非常特殊的学习机会就这样错失了,因为大人没有注意到,孩子其实对路边水坑中的油质物质产生的彩虹颜色十分好奇。埃里卡说人们对于学习一直保持一种笃定到令人吃惊但却错误的观念——认为学习必须来自孩子自身以外的地方,由有资格的成年人给予或限制。然而实际上,每个幼儿的大脑中都存在学习的基础,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能找到可供其学习的课程。所以,她建议父母留意孩子所处的所有能提供学习机会的环境,而不只是关注学校限定的那些环境,而且要意识到,学习与玩耍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玩耍就是学习。不过,埃里卡也提到,关于玩耍优先还是学习技能优先的论战一直都很激烈,但她认为事实更为复杂:那些将学业目标推向更低年龄群体的严格的学校政策,导致并同时掩盖了一个事实——孩子们并没有获得更多技能,相反,他们学到的技能更少了。
  让人惊讶的是,埃里卡所描述的美国社区的场景,看起来和中国的很多社区差不多,她尖锐地提出的关于“玩耍与学习技能”的事实,在中国似乎也存在。但可喜的是,中国教育及时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改善。基于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的了解及尊重,中国教育部已要求幼儿园纠正“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要求对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予以纠正。强调“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可见,不论是埃里卡的观察和思考,还是中国教育部的规定,其实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孩子的学习发生在与他密切相关的生活和游戏里,孩子的学习需要调动各种感官。
  孩子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
  这里还是先讲一个故事。约翰·霍特是美国教育领域的作家,他写过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其中几本在美国达到了200万的销量。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几个朋友带约翰先生到缅因州的黑斯德克工艺学院,在那儿,他第一次看到一个手织机。其中一位老师把它拿到外面阳光底下,设置好之后,准备做一些编织工作。很多人都围了上来,讨论这位老师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手织机是一个敞开式机器,所有的部件都能够清楚地看到,约翰先生他看了好一会儿,又听到周围人的谈论之后,开始感到有点焦虑,因为他发现并没有像自己想的那样,马上就能明白编织机的原理,而是完全看不出那些木料、金属线和乱七八糟的小零件是干什么用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想。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大脑很容易产生一种防御性反应:面对无法理解的东西,调转方向,并且告诉自己:“管他什么编织机呢?!”不过约翰先生克制住了这种想法,试图问自己一些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但编织机依然像一个神秘的谜团一样在那位老师的操控下工作着。这个时候的约翰先生已经很焦虑了,并且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看不懂这样一台手工编织机,另一方面,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已经明白编织机是如何工作的了。有些朋友看出约翰先生不太理解编织机的工作原理,纷纷过来热心地给他进行详细讲解,并且还都是这么开场的:“这真的非常简单……”约翰先生最后生气地对几位朋友说:“请不要再说了,让我自己看看。”于是他把那些语言的解释屏蔽在脑外,又持续观察了好一段时间。   直到离开学院,约翰先生也还是没有搞懂编织机的工作原理。但是,当他参观完制陶工艺、印刷工艺、玻璃吹制工艺之后开车回家的路上,他突然间理解了编织机零件的工作原理,似乎有一台编织机缓慢地在他的脑海中完成了组装,并且流畅地开始工作起来。
  通过这个例子,约翰先生意识到了儿童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他也更加理解,当儿童学习一项新的,还不能很快地理解的事物的时候,成人又应该给他怎样的学习空间和关键帮助。
  如果试着总结一下这个故事的话,可以分为几个思考层面:
  ● 孩子的学习动机来自于“想知道”——这样动机的基础是好奇心;
  ● 在学习过程中,谁都会产生“逃跑”的想法——这个时候如何将孩子拉回来很关键,比如我们后面要谈到的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 给孩子时间——不论是观察还是思考,不必过度指导。指令过多会导致思维定式,反而会干扰孩子的学习过程;
  ● 不比较——对于同样的信息,人与人的接受、理解程度和理解时间的长短千差万别。
  相信聪明的父母一定还能在这个故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去思考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他怎样的帮助。
  Part 2知识
  婴幼儿学习发展里程碑
  新新是一位“神童”,他喜欢不停地写数字、认数字,他会用数字来画一个小人,一个房子,还会把看到的物品都拆解成数字……很多大人都说,新新真了不起!是个数学小天才。
  其实,完全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所有的婴幼儿都是学习天才。他们有自己认知特点,并且倾向于用他所熟悉的方式探索世界。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历程,有助于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长处。
  婴儿期的学习
  0~3岁被称为婴儿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动作和感官认识世界。
  动作是学习
  婴儿的动作发展顺序为从上肢到下肢、从中心到外周、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如图1)。相信每一对父母都对孩子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迈步惊喜不已。可以说,学会动作就是婴儿开始进行学习最重要的方式。
  当孩子稍大些,到了2岁半左右,在生活中运用动作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可以让孩子学着自己穿衣裤、扣扣子、穿鞋。這些小事,会让孩子非常有成就感,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掌控生活了,不是事事都需要依赖成人。甚至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做家务,比如扔拉圾、擦桌子、剥豆角,在这些家务劳动中,孩子会掌握边界、学会控制,对于动作发展、认知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打开感官是学习
  除了动作,婴儿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是感知觉。视、听、味、肤、嗅这5种感觉,加上空间知觉,是婴儿不断认识多元世界的法宝(如图2)。婴儿特别会依赖于味觉去感受新的事物,比如遇到什么新的东西,都喜欢放在嘴里“品尝”一番。
  语言发展是学习
  孩子语言发展的规律究竟是怎样的呢?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呢?如图3所示。其实,只要孩子在1岁左右能够进行有意识的发音,如叫爸爸、妈妈;3岁左右可以说完整句子,语言发展都是正常的。而至于孩子在1岁时会1个双字词,还是10个双字词,并没有本质差异。我们要允许孩子有的时候快一点,有的时候慢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婴儿在学习语言时,家人要学着变“笨”一些。举个例子,有个小男孩1岁半了只会叫爸爸、妈妈,妈妈每天都会拿着卡片教孩子学说话,而孩子就是不说。后来发现,原来是照顾孩子的奶奶太“聪明”了,与孩子心有灵犀:孩子一想要什么东西,手一指,奶奶就说“是要喝奶吗?”“是要拿小车吗?”孩子“嗯”一声,就开心地拿到了自己要做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认为不说话对他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影响,当然就不想开口说了!这提示我们,要引导孩子开口说,不是单纯地教,而是在生活中正确引导,让孩子会发现使用语言的重要性—不说出来别人不能了解自己的想法!
  幼儿期的学习
  3~6岁被称为幼儿期。在这一时期,游戏是孩子的主导活动,孩子也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
  游戏里的学习
  幼儿期孩子的学习任务就是游戏,其中象征性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象征性游戏是将知觉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进行表征的游戏形式。3~6岁的幼儿已经发展出表象语言与功能,能够想象不存在的东西,可以理解假装活动。因此这种游戏适合幼儿的特点,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渴望参与成人生活但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这一矛盾。在象征性游戏里,儿童模仿成人、模拟真实世界,通过扮演与真实世界相似的角色,学习的速度可谓突飞猛进。
  在幼儿园里还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2岁半至3岁半的孩子,基本上是各玩各的,相安无事。然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往往喜欢结伴做游戏:一个人当妈妈,另一个当宝宝;一起玩积木,合力搭一座大桥等等。孩子们在合作游戏中学会交往、学会互动、学会合作,开始了社交学习。
  迎来第二语言学习期
  幼儿期可以说是一个人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岁左右,幼儿掌握的词汇大约有1000个,而到6岁,将达到3000个。此时孩子能够自己给自己讲很长、很生动的故事,讲故事的时候,还会随着自己故事中人物的处境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相当地入戏。这一时期,若有条件,可在孩子的生活中引入第二语言,此时为学习第二语言口语的关键期。但必须注意,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与成人不同,不能是学生式的学习,而应该在生活、游戏中习得。
  “为什么”里的好奇心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3岁左右的孩子总会问“是什么”,而到了四五岁,孩子会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很多父母开始头疼:孩子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可父母的知识是有限的啊!到底该给孩子提供正确答案,解释得清楚、透彻呢,还是不理睬孩子的问题呢?事实上,对于孩子的“为什么”,我们并不需要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正确的答案。孩子问“问什么”,是因为他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而在学习力中,好奇心非常重要。遇到孩子提出的不会回答的问题,父母其实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是为什么呢?”启发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想法,鼓励孩子保持对提问的热情,初步培养思考力。   在婴儿期,父母提供適宜的丰富多彩的刺激和足够的活动空间,促进了婴儿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恰当的引导促进了婴儿的语言发展,孩子就已经具备了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相对于打好学习、认知世界基础的婴儿期,幼儿期更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发现和引导了,就像前面例子中的小“神童”新新一样,如果能够在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发现孩子探知世界方法上的特点和特长,给予鼓励和充足的空间,就可以将某一方面的能力尽力发挥出来,成为其学习上的优势。
  Part 3实战
  对于学习更宽泛的理解,以及了解了孩子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我们还需要用一些更具体的支点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力。在这个部分,我们主要探讨3种和孩子学习力息息相关的能力:自控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思考力。
  自控力家庭游戏推荐
  我们都是木头人
  “木头人”的游戏父母应该都玩过。一个人站在前面当“木头人”,其余人站在几米之外,木头人说: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语速可以忽慢忽快)喊口令的过程中后面的人往前走,“木头人”不许看也不许动,等口令结束后,后面的人要马上静止,“木头人”回头看后面是否有人动,如果发现有人动,这个人就出局了。如果没动,游戏继续,直到“木头人”被后面的人摸到。
  这个游戏建议孩子和爸爸妈妈,其他家庭成员一起玩儿!这种身体上的突然静止,有助于训练孩子对于自己肢体与肌肉的控制,多次练习后能够强化孩子在“口令”和“身体控制”之间的联系。
  穿越“火线”
  在家里的走廊两侧贴上相互交错的线,让孩子试着从走廊的这头,穿越这些交错的“火线”,走到走廊的另一头。要求是身体不能碰到“火线”,否则挑战失败,重新再来!
  这个游戏也是在训练孩子身体的控制力,不过它更适合大一点的宝宝,与“木头人”游戏的区别在于,它需要孩子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控制自己的身体,同时想一些策略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
  抓住镜子里的“怪物”
  父母可以先将一张A4的白纸折一半,在白纸的另一半画一条连续的线条(这条线条需要包含折线、直线、曲线),这条线条就是“怪物”,然后邀请孩子在白纸的另一半像照镜子一样,将“怪物”画出来,如果孩子画的正确,就说明已经把怪物抓住啦!
  画画其实是训练孩子自控力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它需要有一段时间安静、专注地待在一个地方,这就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控制,更需要孩子在思维和注意力方面的自我控制。当然,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这么安静地画画,对于那些调皮好动的孩子,父母可以尝试和他进行一些纸上小游戏。
其他文献
养儿育女不只是一份辛劳的付出,更是一场精神的探险。走出舒适区,避开“断崖”,提高妈妈的成长商,我们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最佳拍档。  寒假回国,儿子捋了一遍书架上的书,撂下这样一句话:“妈妈,我现在已经是青春期前期了,可你的育儿书更新量不够呢。”儿子这话一针见血,我听了有点慌。因为自从他6岁出国读书后,我的育儿书也好,相关育儿知识的吸纳也好,就不再是45天能长到20多米的毛竹了,而更像是非
避开3雷区  烟花  宝宝都爱看烟花,瑰丽绚烂。可烟花很容易造成伤害,父母千万不可大意。  安全备忘  ● 不可在禁放区燃放。这些区域可能有易燃物品等,不小心就会引发火灾,不能持侥幸心理。要放就带宝宝去安全地带燃放。个别父母耍酷,在建筑物里燃放,这更应严禁!  ● 注意安全距离。小个头烟花要在10米以外,较大的烟花要在数十米外,机构燃放的大型烟花,则必须在限定的安全距离外观赏。  ● 定点买烟花。
1生活篇  当父母打开自己,就会发现生活中美育的素材無所不在,而且最重要的美育环节,就是和孩子一起开心地玩起来!  戴亚楠是畅销书《生命合伙人一美育从妈妈开始》的作者,在这本书里她第一次提出了“家庭美育”这个概念。她是水墨艺术家,也是2个男孩的妈妈,在担任外企高管、留学和创业之后,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家庭美育启蒙中来。  在她看来和艺术建立联结,把美和艺术带进生活,不仅仅是学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
贴身医生  郑树国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师、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儿童牙科学院士  专长:婴幼儿早期龋的综合防治、儿童牙外伤的序列治疗、咬合诱导、疑难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母婴保健与牙齿发育、儿童磨牙症(夜磨牙)的综合防治  门诊时间:每周二、五上午    9个月的宝宝牙缝很大,怎么治疗?  我女儿9个月了,她的上切牙长出来是,我发现她两颗牙中间有较大缝隙。孩子的爸爸喝两个姑姑小
近日,“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超女”王贝在武汉中 整形医院做整容手术时,出现麻醉意外,被院方送到医院抢救30多个小时后,最终心衰死亡。武汉市江岸区卫生部门已经对武汉中 整形医院和为王贝实施手术的医生进行资质审查。审查结果显示,该医院和相关医生都拥有合法资质,不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等问题。  据北京史三八整容医院孙大新院长介绍,开办医疗整形机构必须经过工商局和卫生局双重审批
家风给孩子打下了精神底色,它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和表现。好的家风,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无形力量,但在其中,不仅有精神层面的传承,更应该有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的部分。  十多年来,应光一直从事着家庭教育工作,关注着海内外家庭教育发展趋势,是家庭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提起家,应光最先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三口人的小家庭,还有父母、哥哥姐姐们血脉相连的大家庭。  温暖和归属感,是家给孩子的重要印记  应光是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73平方公里的东湖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名胜区。  自2006年6月武汉东湖风景旅游区管委会新体制成立以来,从洪山、武昌化转了12个村、2个渔场、5个社区,整个托管区农村的历史,是一个贫穷、缓慢的发展史,这与创建全国文明景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如何让它们融入到大东湖的发展进程中,让这10万农民分享大东湖发展的成果?风景区管理者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景村一体化”的发展理念,谱
既有的制度设计在预算审批、预算执行情况评估、预算执行监管等领域都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年底“突击花钱”几乎成为常态。    日前,湖南长沙一家企业总经理实名状告湖南省财政厅、文化厅和湖南省省直机关事务局在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有猫腻。该上诉人表示,这些单位存在违法设定投标价格下限的行为,使得原本仅需1500万元的采购项目,最终成交价超过3000万元。对此,湖南省文化厅规划官员回应称,设定
在这个新开设的栏目中,我们一种全新的“爸爸养育笔记 心理师点评”的方式,呈现出一位父亲在接受心理咨询前后对同一件事看法、做法的调整,以及他对此进行的理性育儿思考。在这个栏目中,我们会看到资深心理咨询师刘丹老师持续“拆解”这位爸爸遇到的育儿难题。我们更是希望通过这位爸爸这样记笔记的形式,启发更多爸爸能像他一样关注育儿、参与育儿,并且绕开一些弯路,更快乐地和孩子拥抱在一起。   如果在孩子的玩耍中都用
宝宝都2岁多了,可还在用嘴试探世界,咬东咬西,特别钟情衣领、袖口还有小扣子,会不会是哪里出问题了?一起先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吧。  宝宝如是说  咬东西很好玩  宝宝是天生的玩家,当他用小手摆弄衣角、小扣子有一会儿后,就会很想换种方法玩玩。嘴巴是他能最先想到的新方法之一,于是放进去、吐出来,再用小舌头卷一卷,小牙齿咬一咬……真的可以玩上好一会儿呢!  我在练习舌头,准备说话呢!  2岁的宝宝已经在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