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毕业后直接成为社会的建设人才。本文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教育的目的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的重任,因而,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明白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特征,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模式。
一、高职体育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主要特性
(一)高职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与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性主要体现在:1.高职体育教学不仅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且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出现有特长的发展。2.应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即高职体育教学应注意学生对自身的发展体验。3.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即高职体育教学应使每一个学生在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有机会得到发展。
(二)高职体育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应当培养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高职体育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即教育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既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大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适应学生,教师的能力、水平并非停留在教学计划上,还体现在每堂课上和其他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都应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推动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去接受知识,主动地适应教师。
二、高职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设置
(一)高职体育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课程的学期安排。到体育课时,教师一般只是带学生做些活动,不能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高职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由于高职学生个性比较突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转变角色,放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愉悦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灌輸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模式上,高职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主项选修,配项必修”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将其选择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高职体育教学教师要更多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
体育教学一般是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其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教学的好处很多,就高职学生来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的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从而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高职体育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一)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体育健康课的知识性、趣味性,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技术动作和健身方法,发挥学生的智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改革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中心,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任务上,使学生能掌握两种以上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改革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方法和内容,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内容,使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三)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培养与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总之,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坚忍不拔的意志、迎难而上的勇气、独立自主的精神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高职教育,因为面对的学生都是即将成年的、个性较强的、即将走入社会的年轻人,高职体育教学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并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的重任,因而,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明白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特征,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模式。
一、高职体育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主要特性
(一)高职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与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性主要体现在:1.高职体育教学不仅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且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出现有特长的发展。2.应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即高职体育教学应注意学生对自身的发展体验。3.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即高职体育教学应使每一个学生在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有机会得到发展。
(二)高职体育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应当培养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高职体育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即教育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既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大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适应学生,教师的能力、水平并非停留在教学计划上,还体现在每堂课上和其他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都应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推动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去接受知识,主动地适应教师。
二、高职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设置
(一)高职体育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课程的学期安排。到体育课时,教师一般只是带学生做些活动,不能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高职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由于高职学生个性比较突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转变角色,放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愉悦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灌輸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模式上,高职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主项选修,配项必修”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将其选择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高职体育教学教师要更多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
体育教学一般是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其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教学的好处很多,就高职学生来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的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从而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高职体育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一)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体育健康课的知识性、趣味性,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技术动作和健身方法,发挥学生的智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改革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中心,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任务上,使学生能掌握两种以上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改革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方法和内容,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内容,使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三)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培养与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总之,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坚忍不拔的意志、迎难而上的勇气、独立自主的精神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高职教育,因为面对的学生都是即将成年的、个性较强的、即将走入社会的年轻人,高职体育教学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并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