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展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思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因此,阅读不仅是学生自学的环节,更需要教师统一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训练;兴趣教学;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探究如何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训练的有效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从教多年来的经历中,笔者也总结了阅读训练的几种有利方法。
  一、课前巧妙设计引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开篇的引导是最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语这一部分要达到增强学生兴趣的目的。只有成功引起学生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课程学习。即使表达的意思相同,好的引导语也会更加出彩。结合小学生强烈的求知心理,出彩的引导语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引发兴趣:老师现在要提问一下,有谁知道2008年我国都有哪些大事呢?(学生回答),那好,同学们都知道很多,看来都是关注时事的好孩子哦。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呢,还有一件大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啦,现在老师就带大家重新回顾一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神七”升空视频,播放后将细节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课件切换出“神七”航天员照片)同学们知道这都是谁吗?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不认识,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航天员叔叔是怎样在太空生活的呢?他们怎么穿衣服、吃饭,大家想知道吗?激发同学兴趣,(课件切换成课文教学)开始授课。学生兴趣浓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接受能力。
  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有序、高效地开展课堂阅读教学
  任何外界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都比不上内因,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想得到根本提高,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学生兴趣。只有自己有强大的求知欲望,教师讲解的内容才会听进去,变成自己的知识。反之,强行灌输的内容在学生内心是很排斥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状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阅读训练方法,以年龄为主线,以知识水平为最终根据。我们不能要求低年级学生达到高年级的阅读水平,因此,将教学行为设计如下。
  一年级:不需要让学生了解多么高深的含义,只需要培养他们的基础阅读能力即可。向学生提供一些基础阅读材料,加强朗读课和背诵篇目的数量。尽量选取每一句话意思表达都明白的篇章,避免出现一句多义。
  二年级:在一年级基础上适当提高难度,引入多音字、多义词。能使学生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三年级:可以要求学生通读全文,要求学生能总结文章大意,简单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初步的总结能力,认识更多生词、句式,并会合理运用,自觉地摘抄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学会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
  应试教育在我国存在了几十年,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教育改革,但是实际运作起来难度依然很大。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有些地区甚至对新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抵触心理,因循守旧,不愿意改变。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大部分仍然是教师写教案,按照教案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忽略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其实,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比一味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如可以在课前培养学生的预读能力,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加强沟通、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师要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了如下问题:
  (一)学生答案浅薄
  虽然很多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十分积极,回答问题也是争先恐后,但是他们的答案很多是浮于表面的,并没有体会到文中更为深刻的含义。
  (二)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欠佳
  有些学生虽然能体会到课文的深刻含义,但是在组织语言时却前言不搭后语、用词不规范,甚至有些已经学过的生字、生词都忘记了。
  这种所谓的“课堂气氛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标准,而是一味流于形式,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程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并沒有把知识真正融合进去,这是不可取的。因此,老师可以将阅读训练的重点放在加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上。只有让学生多阅读、多交流,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一旦拥有良好的语感,不仅在语文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甚至生活交流中都是十分有益的。这都是阅读训练所达到的良好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培训不能杂乱无章,应该如上文所总结的步骤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加强训练方法的革新,突破学生思维壁垒,使学生认识到阅读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阅读训练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深刻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建敏.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2]陆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实践研究[J].素质教育论坛,2010(18).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链接”,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对活跃学生思维、丰富阅读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对深化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对比阅读;补充阅读;检索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结构安排上有这样一个内容,即在部分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以高年级为例,第九册安排了三次,第十册安排了两次,第十一册安排了两次,第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教师开展注重对拓展阅读资源的运用,因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变得更为重要,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开展教学,选择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源,形成了课堂课外的共同发展。另外,在信息化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手
【摘要】甘肃省灵台县梁原中心小学地处偏远的农村,教学设备及各方面的软件设施都很落后,尤其在语文教学方面,更是问题百出,学生不是被动的背书就是无休止的反复抄写,极大地损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本文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百科
颈椎病,又称颈椎关节病,X线平片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现将100例颈椎病的资料结合X线诊断分析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19—76岁,其中,40—60岁77例,40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因其客观因素造成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存在较多的障碍,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不同。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特殊教育的实践经验,立足于我国当前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客观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浅显论述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应用,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语文;创新;多媒体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语文科目的分数将会增加,语文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三正是高考的关键时期,高三语文教学中的整体阅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们尽快地提高语文成绩,从而在高考中赢得语文科目的优势。根据本人多年的高三语文实践教学经验,在这里和大家谈谈如何进行高三语文教学中的整体阅读训练,与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高三语文;整体阅读训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
为使卫校女生能理性与科学地面对自身及社会带来的性挑战,教育者应为她们开启性知识大门,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性心理、性约束等方面的科学与道德教育,帮助她们走好人生中关键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