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父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01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親选择在八月的扉页
  走了  这就让嶙峋的瘦骨
  和堆满胸口的病痛
  得到永久安顿  这些日子
  天空蓝得像一匹绸缎
  我的内心  却遍地水涝
  父亲毕生在农事中颠簸
  仅用一副肩胛  就让
  一个家停靠在向阳的坡地
  而晚年  却翻不动
  覆盖在鼻尖的一粒微尘
  他读了许多书
  却被自己的命运绊倒
  走过的二万九千个昼夜
  已卸载成一堆泥土
  墓碑上的文字似深陷的静脉
  凝结一路风雨  我的眺望
  由下而上  直抵星辰
  黑白照片里的
其他文献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咿咿呀呀燕啭莺啼,令人不免心生一动,驻足于此。  茶香袅袅,腾起的水汽倏忽间消磨于满楼人声。待锣鼓骤鸣,人声渐止,我才从茶盏间抬眼,江南多情,柔软中带着怨愁,怅然间携着远思,多少人因戏而结缘。  这只是一个草台班子,里面的人儿,个个身怀绝技。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子,是這个班里的名角,许是看出我对戏曲的热爱,她总爱与我交谈,我便称
期刊
岁岁金秋,今又金秋。临近十月金秋,我又想起作家魏来安(笔名秋枫)的散文集《十月的秋》。我是2018年4月赴西藏采风时认识魏老师的,他当时送我一本散文集《十月的秋》,还送我一本诗集《写在春天》。  说到秋天,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写的相关诗文,可谓浩如烟海,虽然绝大部分都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但传世经典依然不计其数。数量固然很多,但其主旨无非悲秋和赏秋。最著名的诗句有魏晋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
期刊
陽光可以普照大地,给予世间光明与温暖;阳光可以驱除黑暗,给予人们关爱,让人们为之欣喜。人间有看得见的阳光,也有看不见的阳光。  —题记  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太阳,太阳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人类渴望阳光,这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一种信仰。  人是十分复杂的动物,人们脆弱且坚强。人们在有着一颗充满斗志的心的同时,似乎也很容易在某个瞬间被压垮。在这中间,无形地支撑着人们
期刊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大文豪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艺术家,而且热爱生活、心性旷达,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乃至美食领域均有成就。尤其是苏轼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旷达心境、豪迈胸襟,充分展现出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是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和发扬,其著名的豪放词作更是一改晚唐、五代时期的写作窠臼,开创豪放派词风,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豁达旷逸心性。  一、开创宋词豪
期刊
前些日子应广州一对小夫妻的邀请,前往处理其父母的婚姻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相处了。  到底是用法律的方法处理,还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处理,对于其父母的情况,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想了想,不管怎样,去了再说。  我们两口子结婚几十年,感情一直很好,如果让老婆一起去,可能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于是,征得老婆和那对小夫妻的同意后,我和老婆一起启程了。  抵达后,我主要与他们的父母进行
期刊
时值小暑节气,“阳光书院”写作训练班的蔡老师带领着我们20位学员,一起前往大家期待已久的圣地—乌山。这一次的行程是两天,我们可以在山上住一宿。  一路上,山路盘旋蜿蜒,前面的一切景致皆为未知,大家自然都很兴奋。此时的我们,内心与阳光一样炽热!  两天下来,采风与授课,劳逸结合,节奏紧张而有序,内容充实而有趣。所有的一切,大大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和视野,真可谓收获满满,感慨良多!至今,
期刊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和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世界文学史上两大巨匠,皆以高超娴熟的人物塑造技巧而闻名。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两位作家成功塑造了鲁滨逊和圣地亚哥两位英雄,他们孤身战斗却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勇气。在人物性格和环境描写方面,两部小说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试图比较两部小说中两位英雄形象的异同点,探究两国文学观念的
期刊
池莉在《生活秀》中为我们塑造了来双扬这一底层妇女的形象,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女性看似泼辣、蛮横、素质低下,实际上却是一个有着母性精神的人物。母性精神贯穿在她对待亲情、爱情和人情的方方面面,但同时,母性精神的光环也像一个枷锁让她牢牢地“驻守”在吉庆街上,一辈子靠卖鸭脖为生。因此,在来双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母性精神中的悲情色彩。  一、对待亲人:坚韧奉献,勇担家族责任  “人是身不由己的,一出生就像种子落
期刊
一只背篓  一条藤蔓或竹篾  在山间弄里编织生活  数代人 于石头间  把汗水与泪水打捞  吞吐着苞谷 南瓜 山薯  竹笋 野菜 凡能吃的  从没有拒绝 然而  却喂不饱四季的饥渴  于长夜中苏醒  挤进都市打捞世界  扛过水泥 背过河沙  爬过高楼 蹬过水沟  也穿越过大街小巷  吸引无数人的眼球  成为都市里的一道风景  窝棚里 或月光下  你抖出满篓的星星  抖出一天的疲惫与温馨  终于 你
期刊
周末,我给父母亲买好肉菜和水果,去看望父母亲。敲开房门,满头白发、行动迟缓的老父亲,高兴地迎我进屋。母亲从里屋走出来,接到我买的肉菜和水果,将肉和菜放入冰箱。76岁的老母亲依然把我当作小孩子,双手抚摸着我的面颊,笑眯眯地说道:“‘半罐水’哎,你又来了啊,昨天才来过,买的东西都还有,你又买这么多东西。你的工资不高,还要供娃娃读书,要晓得俭省啊!”母亲嘴里不断地埋怨,心里却非常高兴。又跑进里屋拿出一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