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领导视域下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建构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教育舆情事件的发生,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的现状,并认为校长舆情领导力的提升需要从重视舆情事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体制机制这三方面抓起。
  【关键词】舆情领导;中学校长;领导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教育舆情事件,呈现出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校长”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中搜索,会发现类似“贫困生‘请客’续:涉事校长被撤”、“兰州一民办校学生打架,校长抡起PVC管暴打学生”等之类的大量负面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不论事情的原委如何,事实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以及“校园突发事件”应对已成为校长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校长舆情领导力的探究也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何为校长的舆情领导力
  一个好的校长,除了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外,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领导力。什么是校长领导力?校长领导力,是指在学校特定的组织体制和管理规范环境下,校长个人素养与学校团队领导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综合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由校长个人领导力与校长团队领导力构成,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工作效率和领导效能。
  而校长的舆情领导力作为校长整个领导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管理团队,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应对学校舆情发展,引导学校教育舆情方向,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的能力及其过程。有效的舆情领导是校长实现有效的管理,成功构建幸福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二、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现状分析
  伴随着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政治、经济、文化都日益被媒体密切关注,海南基础教育亦是如此。类似“海南澄迈校车事故”等事件在全国引起的轩然大波,至今尚未完全平息。这些“媒体事件”不仅反映了海南基础教育管理中的疏漏,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海南省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面对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应对能力”与“舆情管理理念”的不足。
  (一)缺乏对舆情应对的前瞻性决策力
   很多校长保留着原来陈旧的思维模式,由于自身知识、经验、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比较满足于现有的教育管理理念和领导方式,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管理的变化。固步自封,对舆论形势没有一个主动而又敏锐的洞悉力,甚至漠不关心。往往事件被媒体炒热以后,才后知后觉,错过了舆情处理的最佳时机。
  (二)对舆情应对的方法掌握不到位
   通过对海南基础教育的一些舆情事件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有很多校长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缺少应对突发舆情的技巧和方法。很多校长面对舆情事件时,“躲”的思想严重。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话语上模棱两可,行动上拖拖拉拉,偶有回应也是避重就轻,抓不住关键,导致媒体不满,不利舆论引导,也给后期工作带来被动。
  (三)现行体制机制束缚了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在舆情应对方面,除了思想上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应对方式不当外,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尤其是乡村中学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应对舆情的网络平台以及工作机制。工作手段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很多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除了学校自身外,更缺乏多部门的联动配合,导致校长在应对舆情时往往是“说啥错啥”“不说也错”。体制机制的不顺畅,执行力的不足,严重束缚了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三、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培养
  舆情领导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校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离不开有效的舆情领导。因此,针对海南省基础教育的现状,结合政治学、传播学在舆情应对方面的有益经验,海南省中学校长舆情领导力的提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舆情领导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舆情处理”是一把双刃剑,处理拖沓、方法不当的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处理及时、方法得当的可能不仅有助于事件的平息,同时也可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因此,正确对待“舆情事件”,重视“舆情应对”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大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培训力度
   校长舆情领导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多方的配合,更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培养,提高校长应对舆情事件的应变能力。这包括对媒体的认识、对新闻的认识、对记者的认识、对舆情性质及特点的认识,同时还包括对学校管理机制、校园突发事件涉及到的法律条例的认识、媒体应对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能力的形成还有赖于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校长认识舆情事件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早判断,理性处理。
   (三)建立机制体制保障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良好的体制是校长舆情领导力得以发挥的保障。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舆情事件”应对机制,有利于“舆情事件”的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有效管理。因此,引导校长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一个民主的、动态的、责权分明的领导体制舆情事件处理体制机制,保障校长舆情领导力的发挥。
  总而言之,舆情领导力是新时期校长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舆情时不躲不怕,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化被动为主动才是处理舆情事件的合理路径。
  【参考文献】
  [1]马云.教育舆情场域中的校长舆情领导力建构探析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
  [2]郑祥专.教育舆情分析须坚持“四性”[N].中国教育报,2009(004)
  [3]张会杰.教育舆情评析及大学公信力场域之构建——以清华“真维斯楼”舆论话题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2(02)
  【作者简介】
  郭晓君(1986-),女,籍贯:山西平遥,海南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本文系基金项目:2014年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编号:QN1402)资助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悄然来临。职高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内容,突出职高数学的功能;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人人成功,全面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学生现状;对策;实用性;生活实践   如何转变职高数学的实用性,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人人成功。本文从职高学生学习现状,提高数学实用性的对策,探究数学实用性
物流行业的顺畅运行对国家经济生活的正常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流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物流行业中个体货车司机数量众多,个体货车司机成为了物流承运的主要力量。如何有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政策环境优良,商贸流通业较为发达。笔者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商贸流通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前期设计工作中.对数量众多的地下厂房洞室群进行了多种组合布置方案的研究.优选后采用了厂房分区布置、其他附属洞室有分有合的布置形式;针对场区发育的控制性
【摘 要】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阅读感悟动态发展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动态发展,其最为基本的要求当是学生能够去进行阅读,能够实现感悟的自主和创新。本文从捕捉利用生成,形成创新阅读感悟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捕捉利用;生成资源;创新感悟  《论语》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样的记载给我们以深刻意义上的启迪,语文教学必须能够比较理想地举一
【摘 要】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品味朗读的快乐、唤醒感悟的喜悦、感受思考的快乐、体验交流的乐趣、享受展示的快乐。在教学中关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开放而有序的语文课堂,创设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景。  【关键词】品味朗读;唤醒感悟;感受思考;体验交流;享受展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
简要介绍了开展湖南镇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分期洪水、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动态控制方法以及洪水回蓄等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及洪水回蓄
基于“出声思考法”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蔡继新  (茅盾中学,浙江 桐乡 314500)  【摘 要】本文提出了将“出声思考法”运用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有效突破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不仅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出声思考法;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1.引言  高中物理很多知识的分析均比较抽象
【摘 要】传统的试卷讲评课不仅发挥不了试卷的诊断、激励功能,而且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试卷讲评能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力。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应该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关键词】教学方法;试卷讲评课;试卷批改  传统的试卷讲评课不仅发挥不了试卷的诊断、激励功能,而且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达不到预期效果。而试卷的功能是为了诊断学生整体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语文课堂的效力,优化教学效果进行浅谈。  【关键词】语文;营造氛围;活力课堂  我们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也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基础。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小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积极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