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老开讲:胃肠病证与均衡饮食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随着快节奏的工作步伐和饮食生活的多样化,人们的胃肠功能负荷太重,功能性胃肠病和器质性胃肠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在座的病友或病人家属都有较深刻体会,胃病看是小病、轻病。一般来说,胃肠失调常见呕吐、脘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凡胃肠脏器病多见胃炎、肠炎,在胃肠病的众多病因中,尤与饮食失节、食物五味偏嗜、劳累、情绪有关。
  饮食失宜是胃肠病根结所在
  饮食失常:饮食以适量为宜,并按时用餐,一旦过时未进餐则导致胃与肠空虚,无以化生人体所需补充气血,出现胃肠痉挛痛,头晕乏力,难以坚持工作;或进食太多则嗳气、呃逆、吐酸、胃痛、大便难下,久而久之打乱了中医认定的胃肠工作节奏——胃实而肠虚或胃虚而肠实的胃肠虚实交替节律而发病。
  饮食不洁或进食腐败(有毒)食物,常出现急性胃炎或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或脱水)。
  饮食偏嗜:饮食偏寒偏热,长期过多吃寒凉食物,如凉拌食品、矿泉水、饮料等寒性食物,久之则人体气血偏寒,脾肾乃至全身阳气受损,出现畏寒肢冷、腹痛、腹泻、神倦等病理情况。反之过食温热食物,导致人体气血偏热,出现胃肠积热而见口渴、腹满胀痛、大便干结或痔疮等。为什么会有呢?中医学认为食物寒热通过“形气相感”伤身体这一原理而发病的。
  饮食五味偏嗜,中医学认为正常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具有亲和性,并对应五脏的本能。即酸味养肝、苦味养心、甘味养脾、辛味养肺、咸味养肾。这五味长期偏少或短期偏多,均可导致五脏失养或损伤对应五脏的功能。
  若五味不及则五脏失养:酸-肝,气血不足不能助脾胃,苦-心,气血不足不能资助脾胃;甘-脾,脾胃不能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辛-肺,肺气不足令胃脾虚弱;咸-肾,肾气不足不能资助脾胃。
  若五味太过则伤五脏:太酸伤肝,小便点滴而下,进而影响脾胃不运纳;太苦闭气道令胃气上逆呕吐或皮肤失润;太甘令人胃胀而烦闷,进而影响肾;太辛心中空虚感或腹空如饥、或经脉拘急;太咸令血凝津少,进而伤肾及心。
  过劳与过逸:久坐不动称过度休闲,令胃肠气机升降失宜,过度劳累耗伤气而胃肠气机受损,最终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升降相悖而发病。
  情志太过与不反:主要指七情太过与不反,特别是情志太过,导致人体脏腑气机紊乱——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进而直接损伤对应五脏“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五脏一伤,饮食口味俱减而胃肠病也。这一点与现代西医学认为:胃肠神经系统失调与心理情绪失控有关,同时也是临床多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胃肠病发生与否,在排除感染细菌因素外,与饮食、劳逸、情绪三大因素密切相关,也是胃肠病患者治愈出院后需坚持调节的三大内容。
  胃肠病证的饮食调理原则
  现代西医学认为:胃肠病人从微观看(胃 镜、肠镜)既有炎性的三瘀,即瘀热、瘀毒;又有三缺,缺血、缺氧、缺营养。所以胃肠病人需要康养结合,当 遵循以下饮食调理原则。
  少食多餐(4-5餐/日)与定时定量,以减轻胃肠负担不产生胀气。保持糖、脂肪、蛋白质供给。糖是人体热量来源,过多糖刺激胃酸分泌,易出现胃肠胀气。脂肪:成人每日50克能抑制过多胃酸,过多脂肪又促进胆囊收缩分泌,从而抑制胃肠蠕动。蛋白质: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能缓冲或中和胃酸,利于溃疡愈合,但过多蛋白又促进胃酸分泌。
  讲究烹调技术:以 细、碎、软、烂制作食品,多用蒸、炖、煨、烩法,才有利于胃肠黏膜修复。凡进餐食品(包括水果)以30-40摄氏度为宜:热度过高或过低食物,对胃粘膜表面血管发生不良影响(刺激胃肠粘膜,降低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蠕动,进而造成消化不良。)
  调控情绪有利于提高食欲口味。
  均衡饮食是守护胃肠的保证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平衡膳食宝塔图显示,按标準人18岁60公斤,轻体力活动制定,胃肠病人又可参照。
  第一层:谷类署类及杂豆250-500克,水200毫升。谷类为主(每天粗粮10-30克)是平衡膳食的基础保证,消除“吃碳水化合物谷类容易发胖”误区,一般来说,米面制品转化为葡萄糖(单糖)不会造成能量过剩,因而不会发胖。
  第二层: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O0克。蔬菜水果为低能量,多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注意二者搭配。蔬菜分深绿色(菠菜、油菜、冬菜、芹菜叶、空心菜、莴笋叶、西洋菜);红色、桔红色类(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紫红色类(红苋菜、紫甘兰)。
  第三层:畜禽肉类50-70克,鱼虾类50-150克,蛋类20-50克。优质的矿物质、维生素,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鱼、畜禽肉类,西方国家称为“白肉”,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
  第四层:奶类及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能补充蛋白,并防止骨质疏松功用。
  第五层:油25-30克,盐6克,吃清淡少盐膳食,油不超30克可防高脂血症;盐在6克左右,能调节人体内水分,增强其肌肉兴奋性,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过多盐则加重高血压。
  饮食疗法举例
  高梁大米饭:按1:10制作,口感好,且消化。
  橘香甜汁:去皮橘子 3个,洗净胡萝卜1根,榨汁,可祛斑去皱。
  鲜奶煮鸡蛋:鲜奶300克加砂糖少许,打入鸡蛋,猛火隔水煮8分钟,保证营养。
  红枣针菇汤:金针菇100克,去根蒂洗涤,红枣100克温水泡发,加水兑酒、盐、味精、姜片、花生油适量煮汤,适量分服,有益智健脑作用。
  银耳百合汤(炖),以养胃生津。
  薏仁米赤小豆(炖),以除湿健脾。
  另外,还有一些不宜相合的食物(供参考):鹅肉、鸭肉与梨,伤脾胃;红薯与西红柿,引起胀痛腹泻;菠菜与豆腐,破坏钙吸收。羊肉与加醋,引发心病;西红柿与虾,使虾中五价砷还原为二价砷(砒霜)中毒;蜂蜜与葱,伤眼睛;南瓜与羊肉,伤肺;狗肉与大蒜,刺激胃肠易中毒;土豆与柿子,易患结石;鸡肉与芹菜,伤元气;菌类与驴肉,加重心脑血管病。
  弘扬饮食文化“中和”思想
  均衡饮食要求:营养全面(如饮食宝塔图),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均衡摄入,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因而无太过与不及;饮食要有规律,无饮食寒温偏执,无五味偏嗜等;饮食温度适中,酸碱平衡等。适中体现了饮食
  文化中蕴含的“中和”思想。从传统文化看,也可称为“中和思维”。中和思想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协调、平衡状况、不偏执、不过激的思维方法。中和思维,儒家称“中庸”思想,即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就是要求事物的均衡性、和谐性、行为的适度性、平正性。
  这一传统哲学思想也贯穿人们的饮食文化中,也 可说渗透到胃肠病调理的均衡饮食中,只要人们饮食“守中”无太过与不及,处于执两端取其中的“中和”状态,就能使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和谐平衡,走出一条自我的康养之路,病安从来。
  本期嘉宾
  戴永生,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贵州省第一批名中医,从医执教50余年,被WTHO授予传统医学杰出学者证书。擅长消化内科疑难病症的特色治疗,开展胃炎癌前病变和肝病纤维化的防治。主治食道炎、胃炎、肠炎、腹泻、便秘、肝炎、脂肪肝、胆囊炎、失眠、汗症、口疮及其他内科杂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五下午;周三、六上午
  地点: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街上奔跑的孩子多数还是小“瘦猴”,如今,滿眼望去,“小胖墩儿”越来越多。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全国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儿童肥胖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儿童肥胖有增无减  7月6日下午,北京红领巾公园内,一群孩子正在玩轮滑。其中一个小胖子努力弯下身子,两条小胖腿奋力滑着,圆圆的脸蛋上全是汗水。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今年6岁,从小爷爷奶奶带大。老人惯孩子,想吃啥就买啥,汉
期刊
去超市购物,不少生鲜肉、海鲜、肉馅等与其他包装好的食物有所不同,它们均号称是新鲜的,但往往很难找到生产日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制定的《超市生鲜食品包装和标签标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意见稿),若意见稿通过,则超市不得以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不得将生鲜肉类预加工成肉馅进行售卖;明确要求超市在自设的生鲜食品包装物上应标明食品生产日期以及供货商联系
期刊
香气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防病,如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等。我国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应用香料植物驱疫避秽,古巴比伦和亚述人在3500年前便懂得用熏香治疗疾病,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也会利用芳香植物让人镇静、止痛。  自然界里有300多种植物分泌芳香的杀菌素,其中80%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植物的花朵或茎叶中的油细胞在太阳照射下,能分解出挥发性的芳香油,具有保健作用。例如,松节油、薄荷油吸入人体有消炎、利尿
期刊
戴永生教授乃全国名老中医、贵州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载,毕生潜心于中医五行系列研究与运用,在医术上善于将中医五行理论与临床辨证相结合,颇具诊疗特色与疗效。  水家传师承 上下求索  1943年8月,戴永生出生在贵州省赤水市一户父辈行医的家庭,因幼年体质娇弱多病,身为赤水市中医院医师的父亲,就用中药给他调理,到了上小学时,他的身体素质明显改善,戴永生说这是父亲中医药调理的功劳;在家
期刊
说到最普遍的现代病,非近视眼莫属。随着医学的进步,矫正近视的手段越来越多,如何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近视矫正方法,让眼前的世界重新变得清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名片  李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角膜专业组组长、角膜近视激光手术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少儿:分清真假,慎重配镜  近视眼不是一天发生的,往往是慢慢形成的。细心的家长哪天发现
期刊
人们在经历丧偶等极度悲伤、愤怒或恐惧事件之后,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脏病发作等症状,这种罕见情况被称为心碎症候群。不过,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统计调查指出,大喜过望有时也会导致这一疾病发生,进而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者对全世界1750个心碎症候群病患的案例进行考察后发现:有485个病患因情绪因素而罹患心碎症候群,其中465人(约96%)是在经历亲人过世、參加丧礼、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悲伤或压力事
期刊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研究发现,与重视金钱的人相比,重视时间的人更快乐。研究人员对超过4400人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他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想要更多的时间还是金钱。  结果发现,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声称想要金钱更多于时间,但是,研究也发现,希望拥有更多时间的人在生活中过得更快乐。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人们希望拥有的,比他们实际拥有的更能决定他们的幸福感。  研究还发现,受访者年龄越
期刊
问:我今年41岁,前年手上长了些瘊子,做过冷冻治疗,试过擦核桃皮这样的土方法,都不见好,现在手上的瘊子越长越多,还有点痒,请问该怎么治?  辽宁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银玲答:这位患者所说的瘊子医学名称叫“寻常疣”。主要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疣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觸传染,外伤或皮肤破损是HPV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缺陷者疣的发病率高,疣在相对健康人群身上长期不消退的原因可能与
期刊
日前,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文关心“发福的中国人”,肥胖和空气污染、吸烟率高等一起被列为“危及中国人健康的定时炸弹”。富了的国人胖了是很多人知道的,不过到底现状如何,又有何利害关系?  国人肥胖的特征  中国呈现“肥胖爆炸性增长”之势  早些时候,《柳叶刀》杂志刊登了华盛顿大学的健康测量和评估研究所(IHME)关于188个国家超重、肥胖情况的一个研究报告。该报告也是迄今最为全面和权威的反映全
期刊
世间上的人,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或运气不佳。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好坏,乃是过去的业力加上现在的行为,而果报亦有所不同。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  当一个人过去种了很多福田,结很多善缘,当他一生下来,可能就拥有很好的生长环境,长大后享有成功的事业,以及圆满的家庭生活。  如果能够常保善念,以一颗善良的心继续行善救济,服务人群,如此一生不仅拥有有形的财富,也拥有无形的法财。  心好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