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城隍庙值得探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湟源城隍庙殿堂廊舍建筑坚固美观、庭院宽阔,历来是湟源公众活动的场所,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三十多年间曾断了香火。到80年代中期,湟源城隍庙虽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重新向大众开放,湟源四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却对它的历史以及具体的文物价值一无所知。2008年,湟源县决定打造旅游文化名县,首先开发丹噶尔古城景区旅游业,湟源城隍庙自然成为首选的景点。2013年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而湟源民众及有关旅游、文化部门便迫切要求对城隍庙的历史文物价值有一个较为具体详细的解读。面对这种需求,笔者不揣冒昧,对湟源城隍庙创建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史价值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探索和考究。
  从2010年起,我们首先搜集查阅了包括湟源地方志《丹噶尔厅志》、清代《湟源县志》及《湟源文史资料》等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并以此为线索,走访了城内的耄耋老人,请教了湟源城隍庙管委会的有关人员。针对城隍庙建筑遗址及设施遗存和损毁严重的壁画,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又针对漫灭不清、缺漏严重的壁画倒书文字,查阅了儒、道、佛家大量的经典,以查补缺漏的部分文字。并对壁画中的文字部分进行了复原、注释、翻译和辨析,以帮助普通读者阅读理解。通过五年多的探究,终于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城隍庙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创修的?
  有关史料表明,湟水流域(即藏文所谓宗喀地区)从两汉时期就有了中央政权派驻的军政官员,为历代朝廷设置行政机关管控。且有汉族居民(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工匠)与原住民(游牧民族)杂居。这些汉族人是随军的工匠和参与屯耕而滞留此地的农民和军屯士兵的后裔,也有少数是随军前来赶营(经商)的商人。在与当地游牧民族长期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受当地游牧民族的影响,被融合同化。部分汉族人甚至连说汉语的能力都丧失了,难怪唐诗中有“汉儿学得胡儿语,反向城头骂唐军”的诗句。到了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强推移民戍边的国策,强征大量的中原汉族民众进入西部。致使湟水流域,特别是地处湟水河上游湟源地区的汉民族人群迅速壮大起来,代表农耕文明的中原文化也随之进入西部。雍正初,清廷在平定了罗卜藏丹津(青海蒙古贵族)的反清叛乱之后,于1727年在汉族居民相对集中的丹噶尔地筑起了丹噶尔城,并派兵驻防。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以“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进青海,边隘声息关(系)重(大),又为汉、土、蒙古、回族并远近藏族交易之所,乃有武弁(低级武职),并无文员为由,建议添设县佐一员”,并通过御史中丞黄廷桂转奏。待朝廷奏准后,即调高台县移裁主簿移驻丹噶尔地,并设置了丹噶尔守备署。丹噶尔地处边陲,从汉唐乃至明清,邊衅战乱频仍,当地居民深受颠沛流离之苦,他们世世代代期盼着有一个较为坚固的庇护之所。雍正初年筑成的土城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从此丹噶尔地有效地遏制了这些骑马的游牧民族部落对当地汉族居民的掠夺和侵扰。大约就在此时,湟源人就开始筹建城隍庙了。到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土城西北角紧靠西城墙,在草创三楹的基础上初具雏形的一座城隍庙出现了。
  城隍本指城墙和护城河,城隍神产生于古代祭祀,是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所以丹噶尔城的筑就,又是创建城隍庙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些史实说明,丹地汉族居民群落壮大,中原农耕文明的输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城隍庙创建的人文条件;朝廷在军事上的胜利和行政区的设置,是城隍庙创建的政治条件;丹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民族商贸经济的兴盛,财富的积累,为修造城隍庙,创造了经济条件。
  其二,城隍庙是干什么用的?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本指城墙和护城河,城隍神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古代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又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所以城隍神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明初,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它们原发于农耕文明,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民间传说,湟源最早的城隍神就是曾在湟水河上游任护羌校尉的邓训。邓训于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任护羌校尉。当时的羌人素好勇斗狠,时常挑起部落间的争斗,又以战死为荣耀,以病亡为不祥,时常处死伤病者。邓训以恩威并施的霹雳手段严禁挑起部族间争斗和处死伤病者,又给他们送去医药,以救治伤病者。又在今湟源巴燕乡巴燕村南彻底击败了坚持作乱不肯归附的迷唐羌一部。迷唐之叔号吾率全体族人前来归附。羌人感激邓训之恩信而折服。公元92年,邓训卒于任所,湟水上游吏民胡羌数千人自发前来送葬。因其深得民心,至今西宁地区各大城隍庙将其供奉为城隍神,成为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明清以前湟源汉人受蒙古、藏少数民族影响信奉喇嘛教,他们往往通过拜请喇嘛诵经做法来祈求得到神佛的护佑。但由于语言不通、习俗各异,很难形成双向交流,所以总有些许遗憾。自从有了湟源城和城隍庙以后,这种不能双向交流的情况得以改变。例如当他们感受到城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生命财产安全时,便可以到城隍爷面前表达其感谢之情。当他们有了一些具体的诉求和梦想时也可以直白地向城隍神祈求降福。毋庸讳言,民间的祭祀几乎全是禳灾祈福的。有求子的、求财的、求家宅平安的、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求生意兴隆的,甚至有求功名成就的,城隍庙香火旺盛不衰之因皆出于此。在特殊的年代,人们曾指责城隍庙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其实,数百年来,城隍庙民间传统的祭祀方式决定了它和骗钱害人扯不上关系。在湟源,人们进庙时只拿着香烛、表码、桑(晒干的柏树枝叶),然后燃香烛、焚表码、煨桑,在鉴心殿前行跪拜礼,虔心祷告,求神祗保佑自己平安顺利,仅此而已。前来许愿的香客最多带一些供果或十五个馒头做供品,庄户人家如置办不起供品还可以带一两斤青油(即自产的菜籽油)做佛前灯的灯油。至于给城隍神添香钱,则完全是按各自的经济条件自愿投放,庙管从不做限制或提要求,香钱添得多的不限制,少的不嫌弃,严格遵照道家“天地无私,不因享祭而降福,不因失礼而降祸”的宣传宗旨办事。庙管们认为哪怕你身无分文,只要你虔心向善,在鉴心殿前磕个头,神祗也不会责怪你。在捐资修庙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当年连几个铜板都拿不出来的庄稼人背几升青稞、拿几斤菜籽油或出几天工,主事者也会表示欢迎。   湟源城隍庙的民间祭祀与全国其他城隍庙一样,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求签问吉凶。每当百姓家中有了诸如嫁娶婚事、孩子进学、买卖开张以及诉讼、失盗、病痛灾难、营造屋舍、远行经商等大事,一般信众都要来城隍庙讨签问吉凶。其程序是先来到城隍庙焚香、煨桑,按自己的意愿添了香资,然后跪拜、祷告毕,摇动签筒抽签。竹签上刻写有编号和上上、上中、中上、中平、中下的字样。他们虔诚地捧着抽到的签,来到解签的庙祝面前把签交到他手中。解签者按签上的编码找到相应的签文,询问求签者的诉求,破解签上的神语,以解释疑惑或诉求。探究湟源城隍庙的签簿,我们会发现每支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编号和正文,正文都是由七言、四句组成,呈七绝的形式;第二部分是“解语”,大多是由四字句共八句组成;第三部分是“再释”,是三言共十句组成。略举三例供读者赏析。例如:
  第叁拾壹 签 上上
  正文 国泰民安相际会 家和父子自相亲
  普天雨露从兹降 改换门庭喜迎新
  解家 君臣际会 父子相亲 得事行道 门庭喜生
  普天雨露 四海沾恩 百事大吉 元亨利贞
  再释 求官遂 求财丰 行人至 病不凶 婚姻合
  家道隆 孕生子 保平安 贞耕种 利庄农
  这支签告诉求签者,他身处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且家庭和睦父子相亲;又适逢风调雨顺的年成,家中还有遇迎娶新妇的喜事。因此他会求官遂愿,求财丰盈,远行的亲人很快就要到来,如有生病的,病情并不凶险,儿女婚姻合和,家道兴隆,怀孕定能生子且保证母子平安,农庄耕种定能得到丰收,总之一切都会吉祥平安。当然这是一支上上签,中平、中上及其他非上上签也是这样。
  第贰拾肆 签 中平
  正文 入春生灾空皱眉 也知危处不成危
  早求里力为扶助 月满一轮方有亏
  解曰 入春生灾 皱损双眉 虽然啾叽 却不成危
  求神问卜 及早修持 譬如日月 何须盈亏
  再释 宅未宁 求神力 危不危 家中吉 病中安
  失难见 财禄退 行必归 讼宜和 即速解
  此签安慰求签人:入春时节人容易生病,无需过分忧烦皱眉,就像月有盈亏一样,生活中不可能事事永远圆满无缺,看起来危险其实并不危险。你求神力扶助,虽然是失难见(失去的财物不可寻觅)、财禄退(还会破费一些钱财),但最终必定会危不危(看似危险实则不然),家中吉,病中安,远行者必定回归,最后还劝求签者和解诉讼之事,即可迅速了结官司。
  第叁拾肆 签 上中
  正文 望断鸿雁信不来 行装应是惹尘埃
  若非半途多难阻 毕竟淹留不回来
  解曰 望断鸿雁 行人未至 满面尘埃 事不如意
  道路中间 多情阻滞 且待其时 方能会聚
  再释 问行人 多阻滞 路未通 音信昧 求财微
  难见贵 公讼虧 待时为 费唇舌 方得利
  這支签说的似乎是一个出远门长期未能回归,又毫无音讯者的故事;说他可能是因为遇到了麻烦事或是某些艰难险阻而滞留在半路上,加之道路不通,故而音信全无。但解释语说且待其时,方能会聚;又说由于难遇贵人,讼事不利,只要再等一段时间,费些口舌,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从签语的文字和内容看,估计签簿为当地文人所为。文字看似陋俗,却切合当地实际,正文及解释都写得人情人理,贴近百姓生活,迎合民众心理,很能抚慰人心。在湟源这一地处偏远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城镇能做到这一点就已属十分难能可贵,不可再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从其语言风格看,具有地方特色,如“信不来”一语就是典型(宾语前置)的湟源话。从内容看也是如此,早年间的湟源是一个商贸重镇,居民中商户居多,且行商占了大多数,他们外出往往一去就是三五个月,有的甚至是几年。更何况湟源多有人赴藏商贸,崇山峻岭风雪弥漫盗匪横行的千里路上,危机四伏,艰难险阻层出不穷。所以祈盼远行的家人平安归来,就成为湟源人最大的心愿。另外城内外坐地经营的工商业者及农民在经营过程中难免时常出现矛盾纠纷,有了行政机构之后,诉讼往往成为最终的解决手段。所以签簿里有许多地方谈到诉讼的事,但是以诚信敦厚为本的湟源人往往主张私了,以商谈来解决争端,要不是到万不得已则绝不主张告官成讼。他们认为争讼则不吉,所以签簿中多处说到诉讼则往往主张“讼宜和”,即通过当事人双方的和解来止讼。除了签簿上的文字以外,城隍庙中有替求签人解签的先生。他们是本地人,不仅熟悉当地的民情风俗,还能通过简单沟通大致了解求签人的诉求,揣摩求签人的心理,从而灵活地解读签文,给求签人心理的抚慰。可以说他们是民间的心理医生。解签后他们收取资费的原则,是完全听凭求签人的自愿,给多少拿多少从不主动开口要价,面对贫穷者则往往是分文不取。所以数百年来湟源城隍庙口碑一直不错,绝无骗钱害人的恶名,香火也一直旺盛。以上就是百姓原始的,每逢初一、十五的个体祭祀。
  城隍是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唐宋时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
  湟源城自然也不能例外,除了平时有百姓自发的个别祭祀,每逢重大的道教节日,每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即元宵节)、清明节(祭扫先祖墓)、六月初六的朝山会、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城隍庙都要举行隆重的集体祭祀活动。届时,道士们齐聚城隍庙举行诵经法会。法会期间举行请王、送王、进祈(祈福仪式唱诵祈祷词)、进表(到焚纸炉焚烧祈福词)等一系列庄严的仪式。然后仪式进入高潮,信众们抬起端坐着城隍神像的肩舆,前面有道士导引的八副仪仗鸣锣开道,后面有众多信众簇拥,举行庄严而又隆重的城隍巡游仪式。据道教故事说,上元节是天官当值,天官属火神,所以民间燃灯、唱社火以娱神。民间有天官赐福的说法,故而此日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皆合家出游,看社火,观排灯,接受天官赐福。据说城隍爷出巡会将散落在人间作祟的鬼魅缉拿到案打入地狱。有的百姓拿几张表码念念有词地祷告在全家人身上头上反复做搌的动作,然后把它拿到城隍爷轿子前塞到城隍爷的袍袖中,表示把全家人的一切灾难、晦气和不顺让城隍爷一袍袖带走,这样他们在心理上便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湟源城隍庙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日除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外,还有清明节、六月六的朝山会、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等。城隍庙都会举行大型的法会和隆重祀典仪式,以及城隍爷出巡的举动。且有官方的参与,就像上文所说岁时祭祀,由县守令主持。在清代县主往往代表域内民众亲自书写祀典祷文,主持祀典仪式,颂扬城隍神护佑万民的功绩,进一步要求神祗保佑全境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就像大照壁上砖雕对联,上联是:“灵昭千秋,统阴阳而有赫”,颂扬城隍神统管阴阳,神威赫赫;下联是:“祀通万古,资保障以无穷”,说百姓千秋万代祭祀城隍神灵,以求得到他的护佑而保一方永久平安。横批为“明镜高悬”。实际上城隍庙的一系列祭祀活动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它的实质在于为政者教化辖区百姓,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良好社会环境,为自己顺利地治理地方创造条件。   其三,城隍庙是怎样教化民众的?
  那么什么是教化呢?古语说,教者效也,即教导之意;化者迁善也,即引导百姓向善。教化联用有“以教化民”之意,也有教育感化的意思。还有人说是指政教风化。地方官通过官方参与的城隍庙祭祀活动,意在教育百姓端正品行修为,以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清代中晚期在湟源任职的县主大多是科举进士、举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即所謂国学学者),他们遵循道教始祖老子“不言而教”的治国理念,利用宗教来治理地方,主张民众自己管理城隍庙、实行思想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按厅署官员的话说,这叫“以其人治其人”。明清以来,随着大批中原汉族移民的西进,国教、国学也因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文条件的改善而进入西部。当时的丹噶尔(湟源)已有了一些书塾、书院传播代表汉民族核心主流文化的儒学。而规模宏大的城隍庙以及武庙和大量火神庙、真武庙的出现,打破了原先藏传佛教寺院为主的格局,使作为国教的道教有了立足湟源的基本条件。城隍庙作为道教演衍的产物,从主体建筑到基本设施所宣扬的思想集中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善”。道家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果的善恶因果报应的说教已深入人心,山门右侧跨墙上砖雕镌刻的对联“行善到头终有报,作恶多端迟早还”就表达了这个意思,以期起到警戒作恶、勉励行善的作用。
  城隍庙东西共十八间廊庑正面的墙壁上,根据汉传佛教六道轮回说,满间描绘了十八层地狱的大图。每幅大图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大图绘各地狱阎罗王及判官的形象;下部小图描绘在世间曾作恶的鬼犯在地狱受酷刑的悲惨情景和在阳间为善的忠臣孝子等有修为善人的灵魂在阎罗殿受到礼遇的情景。这正好迎合了道教善恶循环报应理论。其实,被尊为道教始祖的老聃(即老子)的《道德经》是产生于春秋时期的一部思想深邃、内容极其丰富的哲学著作,它的核心是“道”。《老子》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了“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与宗教迷信有神论不搭界。它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小而言之,它是人们钻研学问、修身养性、处理各种关系的精神指导。老子说“上善若水”,主张修身养性应“虚其心,受天下之善”;认为善(即存善念、举善行、成善果)是修为的终极目标。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师从老子,甚至有人说《论语》是《道德经》的阐释和弘扬。孔子也曾说,“善,仁之始也”。他解释道:“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主张做人要善良,还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儒家学说是以仁善为核心,以忠、孝、礼、义、智、信为具体内容的思想体系。细心的读者只要看一看东西十八间廊庑中已复原的壁画中的所有文字和图画,就可以发现,湟源城隍庙所宣示的主题文化是以佛、道理论为外壳,以中原汉族主流文化儒家学说为内核的国学体系。
  其四,湟源城隍庙的出现和发展说明了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湟源城隍庙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汉族主流文化在偏远的西北河湟源头地区已站稳了脚跟,并对河湟地区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对开拓稳定西北局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明清以前,丹地为海藏通衢,汉藏杂居。海藏通衢的本意却不像现代人肤浅理解,仅仅是通向青海(湖)和藏区的通道。“海”原本是指从明初就占据青海湖地区游牧的蒙古“海部”(即蒙古和硕特部),该部强悍异常,频繁入寇河湟农耕地区,当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将其称为“海寇”。因而“海”实际上是海寇的意思。“藏”指西部草原的藏族各部,这里特指尚未归化中原朝廷,时常入寇河湟农区的藏(藏)族。所以“海藏通衢”主要是蒙古族、藏族入侵者之通道的意思,当时的地方官给朝廷的奏折中常提到这个词,是在向朝廷叫苦和表功。他们还对丹地番汉杂居、俗尚佛教的文化现象,表示了极大的无奈,并辩解说:“莅斯土者,以藏僧教溢(益)于汉。故任其奉佛而不之禁,盖以其人治其人,亦未可厚非也。”当时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域内的藏传佛教寺院(如扎藏寺、东科寺等)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强;而分散在乡村的关帝庙、火神庙、土地庙等汉族寺庙规模小,影响力弱,所以藏传佛教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规模宏伟的城隍庙落成,中原汉族主流文化输入,便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
  湟源城隍庙的出现和发展使汉族主流文化(儒、道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在这偏远地区小城的民间得以传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湟源的文明程度。城隍庙的建筑设施和壁画以仁为核心,以忠、孝、礼、义、智、信为具体内容儒学思想体系,成功西进到湟水流域及青海湖地区的湟源。例如倒书“敬天地、礼神明、守王法、重师尊、奉先祖、孝双亲、爱兄弟、信友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完整地昭示了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具体内容,倡导宣扬了儒家的治世理念,表达了创建一个安定的和谐社会,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倒书中:“谕曰克己。己者,私欲也。克者,克其私欲也。人生在世,私欲最为碍事。一切贪嗔、嫉妒皆是私欲,倘不克去,难成善举。”一段话则阐发了孔子“仁”的核心理念。孔子曾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看来,仁爱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它又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仁以待人、有序和谐就是它的原发点。仁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德治,其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展到泛爱众的。比如儒家的孝亲推而广之就是忠,认为忠君爱国忠于民族就是孝的最高境界。中国的道教把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老子奉尊为始祖。老子《道德经》却秉承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世间万物相互联系依存的关系,提出了“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他认为道的核心就是善,它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事的准则,又是人生修为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存善心(念)、举善行(为)、成善果。这儒道主流文化的普及对构建和谐社会,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就连在民国初期路过湟源的瑞典旅行家斯文·赫定都感觉到这种变化,而钦佩于湟源经济力量发达、物质文明程度高,并对湟源人衣着文明以及待人彬彬有礼的社会风尚大加赞赏。从表面上看,道教造神论鬼,宣扬“行善到头终有报,作恶多端迟早还”。实际上它并不主张鬼神迷信,山门跨墙上还有一联:“岂为果报方行善,非但轮回始积功。”是说行善积德并非为了回报和来世。倒书中也有“心不公平点甚灯、意不公平读甚经、大称小斗吃甚素、不孝父母斋甚僧”的语句,明明白白否定了上香点灯、拜佛念经、吃素斋僧等表面的宗教行为;同时肯定赞扬了公平处事、诚信待人、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等个人修身处世的德眭。看来即便是作为宗教的道教,它迷信鬼神的消极影响,比起它勉励人们修身养性的积极意义来说要小的多。   湟源城隍庙诞生的经过和发展的历程,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湟水流域和青海湖地区从古到今就是汉、藏、蒙古、回等各族民众共同生活的家园,为青海东部农业区。历代中央政府都在此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构筑城池堡寨、卡讯烽燧等军事设施,对该地区进行着有效的管理。城隍庙的建成,又使中原地区汉族主流文化进入大西北,这样,无论从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文化方面,中央政府都一直在有效地管控着青海地区。该地区早就是中华大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地区汉、藏、蒙古、回等各民族也早就是大中华民族中的一分子。
  孔子改错 赵荣霞
  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子贡、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就问子路:“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
  孔子从未见过大海,就想到海边去看看。于是,孔子一行来到了海边的朐阳山下。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爬上了山顶。这时,孔子觉得又热又渴,便让颜渊下山去舀些海水来喝。
  颜渊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孔子就问他笑什么。那个孩子说:“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说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递给孔子。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谢那个孩子。正想道谢,忽然海风吹来了一阵急雨,子路一看着急了,大声嚷道:“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
  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都不用着急,请跟我来!”说完,那孩子就把一行人领进一个山洞里,这是他平时藏鱼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边躲雨,边欣赏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孔子的三个学生都齐声赞扬,说孔子的诗作得好,那个孩子却对孔子说:“千層浪、万点坑,你有没有数过?”孔子对孩子的反问表示赞同。
  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鱼去了。孔子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他对三个学生说道:“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并不妥当,这个孩子懂得很多。所以,我收回我说过的这句话。”
  孔子的虚心改错,让人叹服。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是一种良好的道德修养。像孔子这样,知错能改,就会进步得飞快。其实,知错能改的人,都是有雅量的人。那么,改正错误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过程。所以,能够改正错误的人,也一定是有前途的人。
其他文献
一、自然崇拜  山 青藏高原海拔高,多崇山峻岭,生活在高原的民族多有敬山的民俗,一些山势奇特的山,都会附有神奇、神秘、瑰丽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他们认为山有山神,像拉脊山,就有宗喀杰日山神,是阿尼玛卿的四太子;循化境内的积石山系,就有拉庆扎西环本山神等,所以汉族聚居区,人们多在山上建有山神庙,书写有“远驱虎狼三千里,近保百姓百万家”的对联,祈求山神保佑;藏族聚居区,多在山头火山口设有扎子(拉则),
期刊
期刊
教育过程是教师以生命影响生命、以人格引领人格、以智慧点燃智慧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爱的情感犹如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桥
什么是快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快乐”是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产生美的共鸣。感受音乐就是感受美好的事情,在音乐课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这一战略将贯穿国家和地方工作的一条主线,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文化交流平台和通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新疆边境线占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周边与8个国家相邻,四大文化(东方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希腊文化)在新疆印记深刻,成为东西方
期刊
新时代下,构建和谐校园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实践追求.但是,现在的高校存在与教育教学目标不同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现有的网络技术,严守思想底线,进行高校思想政治
本刊讯 1月23日,中国保健协会与天狮集团、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南京中脉、珠海天年、大连珍奥、南方李锦记、无锡百和织造、南良集团、浙江弘强彩涤、广药汉方、天津尖峰、
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除了要做好产品方面的创新之外,更需要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向前看,企业的领导们要具备端正的思想,发挥个人领导力.新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
摘 要:本文针对性地对企业业在具体会计实务中关于谨慎性原则的探讨,借鉴现阶段国际保险中介公司关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做法,对保险中介公司在实施谨慎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借助本文可以加深对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认识与了解,加快其自身建设与完善,提高企业的效率、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以迎接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会计实务,保险会计  1.谨慎性原则的相关理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