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语用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k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们社会交往、工作生活的主要工具,它具有工具性、实用性、艺术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积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而,教师应立足课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对话教学;听说读写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时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本元素,人们社会交往工作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正处于识字写字初始阶段的小学,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呢?笔者认为,应立足教学阵地,通过听、说、读、写等多元化训练手段,引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奥秘,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形式多样识汉字,提升识记素养
  认读识字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但却是语文的根基,是重中之重。因而教师要通过多种灵活有趣的方式指导学生识字。
  (一)直观形象识字
  枯燥乏味的认读识字与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相悖,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适当使用一些图片、实物教具等直观教具,把枯燥、难懂的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易于记忆。如,在教学杜甫的《绝句》这首诗时,诗句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 “鸳鸯”作为本首诗的生字词。笔者从词义入手,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对鸳鸯的图片,插入一些鸟的叫声,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种鸟,所以两个字下部分从“鸟”形,再结合上部“夗(yuan)、央(yang)”两个字的读音,这样通过对音、形、义相结合的直观教学,使学生牢牢掌握这一对词组。
  (二)情境激趣识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也独具魅力。现在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可根据文字的音、形、义,用学生最喜欢的唱说形式,把文字融入歌曲中,寓教于乐,寓学于得。
  比如,在学习《蜜蜂》时,播放歌曲《蜜蜂》,配上蜜蜂采蜜的图片,让学生在歌曲和图片中感受蜜蜂这篇文章。在认读识字的环节中,板书“蜜蜂,辨认、检查、准确无误、阻止”等词语,利用文字的具体特征编成相应的歌曲,辅以一定的旋律,从而提升学生对汉字的拆解和分析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字的辨认能力。
  (三)猜谜游戏识字
  游戏、猜谜历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茶”这个字时,采用字谜“草木中藏人”激发学生思考。学生猜不出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艹、木、人);学生猜出谜语时给予奖励。根据学生水平,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字谜。如,在学习“腾”这个比较难记的字时,有学生就编出了“在月光下行走的一位夫人,头上戴着两朵花,骑着一匹马。”的字诀识记。
  学生的天性好玩,把认读识字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寓难于乐,突破难点,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三拼音节的字时,学生在拼读的过程中容易把中间那个介音省去,从而变音误读。教师可采用学生最喜欢的开火车游戏读,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读拼音的第一部分,第二组读中间的介音部分,第三组读拼音的最后部分,然后全班一起读出这个拼音。一个简单的游戏极大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竞争,识字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二、听说结合练能力,提升表达素养
  (一)乐于倾听
  1.培养“听”的兴趣。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第一法则是民主、平等。在这法则下容易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亲和与友善的课堂氛围,师生对话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作学生,把其他学生看作学习的伙伴,以朋友的关系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学生默默聆听教者的发言,往往会被精彩的语言吸引着,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听”的兴趣,“听”的能力也得到训练提高。
  2.培养“听”的方法。第一,会听。就是听清对方阐述的观点,领会其要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双边关系,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不遗余力地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之间沟通合作,互动对话,可以激发探讨、交流融合、共同进步。通过倾听对话理解对方的观点,抓住话语的要点,接引化发。第二,能听。能与人准确地交流,会向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教师给予的意见,学会互动、分享、欣赏、接纳。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理解他人对问题也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重新自我调整及摆脱自我为中心的定向思维,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通过培养“听”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倾听,抓住问题窍脉,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对思维过程进行审视、修正,达到自我反思,获得正确的认识。
  (二)善于说话
  《义务教育课语文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是一个基本要求。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生生对话”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生生对话是对生本对话的深入,是师生对话的延伸,是在平等、民主、合作、沟通、竞争的关系下围绕一定话题进行的对话,因此能得到与人横向交往的锻炼,开放自我的内心世界,消除偏见、轻视、误解甚至敌意,提高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面对别人的时候能够根据身份与话题作出正当的语言表达,把话说好。
  三、读写融合成习惯,提升读写素养
  利用文本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好这条“路”。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准字音,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其次是引导学生默读,抓住重点句段、难以理解的地方、有欣赏和运用价值的片断进行默读,让学生在默读中有时间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从语句内容与表达方式上探究,加深感悟,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再次是教会学生边读边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最好的读书方法,有利于学生善于发现、懂得分析、表情达意,从高质上去提升阅读。例如,学生在阅读《鸟的天堂》一文中的描写第一次经过大榕树时,有的学生把“河道变窄了”的“窄”圈出来,并写道:“‘窄’字用得好,间接地写出了榕树之大”;有的学生在句子“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下面点评:“既写出了榕树枝叶繁茂,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又解释了第一次看不到鸟的原因。”更有的学生对第一次没看到鸟的写法进行了点评:“这种情理之中的错过,既表现了榕树的大和茂盛,又为第二次看鸟埋下了伏笔,层次分明,引人入胜。”通过边读边动手的观摩品析,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为读写结合做好准备。
  写作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在培养学生听、说、读的基础上,教师更应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作文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做到对一篇文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不但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学会鉴赏文章的写法。在新课标的语文教学中,这种要求学生学会文章鉴赏方法,进而提升写作能力的训练大幅增加。只有学会鉴赏文章,才能真切地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掌控。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鉴赏文章的方法,在谋篇布局中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在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学生对课文全面掌握后,笔者提了兩个问题:“(1)既然课文的重点是写打虎,为什么喝酒的内容却写了一大段?(2)武松用哨棒打虎时,却把哨棒打断了。这是在情理之中还是作者故意为之?”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更能表现人物特点与故事性。在此基础上,再指导他们采用这种写法写一个小片段就水到渠成了。
  教有教法,教无定法。我们只有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中山市珀丽优板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瑞合资企业,中方管理层全部伴随着中国聚碳酸酯板材的发展历史,至今有着12年的专业知识、市场知识和管理营销经验,瑞士合资方则是全世界聚碳酸酯异型板生产线的发明者,拥有30年的研发生产经验,是世界聚碳酸酯板材的领导者。  中山市珀丽优公司的聚碳酸酯板系列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市场客户的需求。  近年来,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建设和使用已经从单一的现代农业科研型、生产型发展到多元的商
【摘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把立意明确、深刻放在首位。不管是日常作文还是考场作文,作文的立意是否明确突出、有深意,是衡量一篇作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立意显著的作文才能够打动读者获得高评;立意显才情,文章处处体现一个人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样的作文才动人心弦。如何才能使作文立意突出?笔者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探究,把文本教学教法糅合到作文指导中,也能让学生体会立意主旨对于传情达意的牵引作用。  【关键词】教材
在2014中国(天津)国际创意产业博览周,(8月17日下午),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孙海麟携协会成员、媒体记者一行,参观了天津双街都市农业葡萄产业园。  该园区总投资1.2亿元占地240 公顷,集水、电、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于一体,建成6拱连栋塑料大棚195个;温室大棚10个;园区实验用大棚19个,引进种植维多利亚、夏黑、无核白鸡心等高产优质的欧亚葡萄品种,采用避雨栽培的方式减少病菌侵害。园区于2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中学生教师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核中,特别强调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而我国也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所以,德育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中学教学应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重视德育,让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世界人民素质的标杆。与此同时,对于中学生的德育与管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
【摘要】本文着重发掘神湾镇的乡土写作素材,并结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怎样选材》进行“乡土神湾”精品课程开发,为解决记叙文作文教学写什么的首要问题提出了较好的借鉴思路和解决办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拓展;乡土素材  我校开发的“乡土神湾”精品课程,结合部编版七年级《怎样选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发掘和运用乡土写作素材,较好地实践了“真实写作源于生活”的理念,值得好好反思
【摘要】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美育,在小学教学中,通过美育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以美育人,美成德立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探究小学班主任德育中的美育教学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以美育人;美成德立  在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中,美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美、挖掘学生的美、欣赏学生的美,并推行学生的美
【摘要】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逐渐摒弃落后的传统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生态教学,探讨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农村小学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将阐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生态教学构建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生态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师生关系问题,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家国共同体的认知、情感、道德和实践的统一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有重要的意义,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育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民众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素养。作为历史学科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渗
走过了2009年,我们进入了2010年,这一年也发生很多大事,百年大旱袭击西南五省市、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花卉贸易受到哪些影响?其发展状况如何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总结和分析2010年中国花卉国际贸易状况。  据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又出现新的突破,近3亿美元,其中花卉出口金额达1.9
赤峰市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赤峰市设施园艺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农民自发在庭院前后利用简易覆盖设施进行叶菜类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在农业部门引导下,赤峰南部旗县、城郊区模仿外地日光温室建造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高效节能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的引进、研究及推广应用为赤峰市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