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兴趣的激发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孩子的学习兴趣,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每次带一年级新生,总是忍不住在这方便多多关注。今年又一次接手一年级,回顾之前自己走过的道路,千丝万缕的感触依旧浮现眼前。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回顾这一个月中各个方面的工作,最想谈的仍就是“兴趣”。学习的兴趣,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小学初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自然就放在了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方面。今天我很想总结一下开学以来孩子开始接触汉语拼音、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自己是怎样在孩子们的配合下去激发他们兴趣的。
  一、 将常规训练变身游戏中
  良好的听讲效果对于孩子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想着怎样去更好的规范孩子的课堂常规,听讲意识,怎样才会让孩子们尽快从自由散漫的幼儿园时期,顺利的过渡到严谨、规范的小学课堂中来,于是我们有类似于“师:“1、2、3”“生:“我坐正”“快坐好”的口号,来引领规范孩子的课堂纪律,然而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一起说完“我坐正”之后,不一会儿就会忘记自己的话,开始走神,开小差,这种口令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成为了一种机械式完成的任务,并没有起到约束作用。于是,我开始想怎样可以让孩子在听讲过程中将专注力自愿多坚持一会儿呢?
  最终还是在和孩子们的游戏中得到我启发。这一天连着上了两节语文课,第二节课时明显感觉孩子们的注意力,自我约束力有所下降。作为讲课老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着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我换了个角度来思考,孩子们累了,做个游戏吧。
  经过协商,大家还是对报到之初我们一起玩的“木头人”游戏很是喜欢。我们决定玩“木头人”,其实游戏规则相当简单,就是当老师说了“木头人”大家就回应一个“不许动”,接着就不可以有任何动作了,直直地坐好,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木头是不会乱动的,要学像了就必须要求自己坚持。一分钟,两分钟,如果在我们规定的时间里孩子动了,那就请他起立当真正的木头人。孩子们都做得很好,谁也不想一直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在带上一批一年级学生时,就已经发现木头人游戏与课堂常规训练的关联之处。再次尝试,没想到这种游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始终有着一种魔力,对于集中孩子注意力方面有很大帮助,也使得老师反复整顿纪律的口令随之减少。
  在十班,第一次启用“木头人”,我讲了最重点知识,孩子们一动不动地听着,效果非同凡响。那一刻我明白“木头人”奏效了。之后的复习课中,当我再一次提问到这个重点知识的时候,孩子们回答得非常好,出乎我的预料。由此,我更加坚定,游戏中的学习是如此的快乐,一个“木头人”的小游戏,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聚集到了一起,从而推进了孩子的听讲效果。这个“木头人”,不仅成为我的保留自创游戏,而且成为我教育手段中的一大法宝。所以我说常规可以变游戏,效果非同凡响。
  二、 课上小老师,课下擂台赛,激发识字兴趣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主的去识字呢?思来想去凭借他们对老师形象的“崇拜”。今年我提前启用“小老师”训练方式,效果依旧精彩纷呈。
  现在的小孩儿接受能力很强,榜样示范意识更不在话下。语文课上,每学完一个重点知识我会有意识的请小老师来重复或者总结一下,一方面检查孩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借此机会给学有余力小孩得以施展的机会。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刚入学的小孩很受用,于是在我们每天早上的《日有所诵》领读、音节拼读领读上,“小老师”越来越多,报名踊跃,积极性很高。
  有放就要有收,课堂上学得那么热闹,课下也要巩固扎实,每学完了一个单元我们在班里组织识字擂台赛,任何一个课间只要是想挑战的孩子,就可以来我这读生字,全部读对的孩子,卡片高高兴兴领回去。擂台就在我讲桌旁,每当有孩子来挑战的时候,周围都会有很多孩子不出声音的看着,无形中给没有勇气来挑战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学习的机会。无形中让我看到了孩子们莫大的识字兴趣,无形中在小老师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小老师大胆展示自己。“小老师”引领学习也被我收入囊中。
  三、 动动手学习兴趣快速提升
  汉语拼音每一个单元结束都会有个复习课,用来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知识。在学习《复习一》时,借助学生手中的字母卡片,我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初次尝试抽读卡片识记字母的方式,效果显著。于是,课堂中我们经常玩抽卡片的游戏,教师发音,学生迅速找到相应字母并举起卡片。这种游戏也成为我检查学生对形近、易混字母掌握情况的教育手段。
  初次尝试简单的动手操作尝到了甜头,于是在《复习二》中我们将动动手坚持到底。复习二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孩子动手摆一摆,可以是木棍,绳子,手,来摆出我们学过的拼音字母。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孩子们的兴趣非常大,课堂学习气氛异常火爆。因为之前没有准备工具,所以孩子们就用身体摆出不同的姿势,让大家来猜是哪个字母;用手型摆出字母,考考自己的同桌;用铅笔橡皮拼凑在一起,摆出各种音节。为此我们约定,学完汉语拼音要在班里搞一次比赛。给孩子们时间,在家中可以用任何一件事物,筷子、铅笔、毛线、玩具等等,摆出自己喜欢的字母,然后由爸爸妈妈照下来,并且帮孩子把照片洗出来,我们在全班进行评比展示,以此来丰富班级拼音墙,孩子们表示一定积极准备。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项动手活动,课间我也能看到他们不停的开动脑筋去想,还有什么工具可以摆出拼音字母。偶尔看看他们秘密研究出来的结果,总是令我欣喜若狂,在开发了孩子思维逻辑的同时,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越来越喜欢拼音,也会清楚的认识、区分“z ——zi、 zh —— zhi ”,对于“b —— d”“ p 、——q”这样的形近字母,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并进行有效区分。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会与日俱增。
  我充分赞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主动要求去学与被动完成任务而做其效果截然不同。如果孩子对于学习没有最基本的兴趣,无论我们家长、老师怎样努力可能都会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有着一定的距离。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一看,其实“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对他们而言并不难,而且会学得扎实有效。还谈兴趣的激发,我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其他文献
上课铃还没有响,我将一个透明圆锥体和圆柱体放在了讲桌上,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圆锥的体积”。  上课了,孩子们都很兴奋,我展示了一下透明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孩子们确认这两件透明容器的底和高相等后,(展示与确认必不可少,这是本节教学的必要步骤)提出一个问题:“圆锥的体积是否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也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呢?”  经过观察和思考,孩子们很快得出结论:不能。“那
期刊
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挖掘听证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进一步探讨听证制度在中国公共决策领域的兴起和适用。其中,价格决策听证制度是最先在中国确立,最贴近民生的公共决策听证。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公共决策中的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切入点,并以地方政府——重庆市的公共价格决策听证运行情况为实践层面的支撑,通过实际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分析现状与存在的主要弊端,从而提出优化公共价格决策听证的理
在现实生活中,写作成了孩子们最头疼的事,孩子们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写起作文来不费劲,并且喜欢上写作文呢?我觉得还应该从低年级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不怕作文,随着年级的增高,才不会把作文当作负担。  低年级称习作为“写话”,这仿佛孩子学走路,要经历“站稳”、“走路”“跑步”的经过,低年级写话应从“站稳”做起,所以,打好基础最重要,而且基础要打实、打牢。  我想如果把课内外结合起来,共同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是充满激情、焕发青春魅力的课堂,是师生凸显创新精神、充分展示才华的课堂。我们连云港市顺应课程改革新潮流,构建六模块教学, 意在引领全体教师快速领悟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执行六模块教学模式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用好导学案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质疑,真是“先学”胜“现学”。  一、“先学”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先行法宝  用好导学案
习作是学生生活的抒写,是内心情感的表白。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到作文就是生活中一次次现实的言语交际,是生活的一种需要,学生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倾吐自己的见闻、思想和情感,才会把作文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自觉的行动。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的简单,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往往遇到诸多问题。学生往往望文兴叹,生搬硬凑,胡编乱造,虚情假意……那么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呢?这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家长、老师、学生各方面
期刊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社区建设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管理水平,具有十
地方税权建设是地方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结构完整、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相对独立的地方税体系,是保证地方政府职能正常运转、地方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地方政权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地方税制改革严重滞后,地方税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层面加强对我国地方税制的理论研究,以推动地方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地位,之后提出了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与改革的必要性。文章经过分析,提出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包括: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教学思路以“情”为本,创新高校育人模式以“境” 为本,创新校园文化载体。文章旨在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思路,为新时期深化高校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创新 实践 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