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堵增注措施提升高压水井注水开发效果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an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重点研究负压酸化解堵技术--一种新型的复合解堵技术。它集酸化技术、强负压解堵技术、正水击技术于一身,针对扶余油田的地质特点,对引起注入压力升高的各种堵塞有很好的处理作用。并具备施工工艺简单、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有效期长、对地层伤害小等许多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注水开发 解堵技术 负压酸化 扶余油田注水开发30多年以来,目前部分注水井的注入压力逐年上升,部分注水井难以达到配注水量,注入水水质差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在目前工艺流程条件下,投入大量资金用来提高水质难度很大。而提高注水泵出口泵压又将导致注水系统效率降低,单位注水成本上升。因而,注水井的降压增注工作已经成为影响扶余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课题。
  一、高压注水的原因及危害
  1.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的具体原因
  扶余油藏属于多裂缝非均质细砂岩油藏,已经有30多年的注水历史,在此期间虽经过大小数次工程调改,但由于采用污水回注方式,注入水水质始终未能达标,目前注入水水质状况见表1:
  就目前注水井堵塞的原因进行探讨,主要原因有:
  1.1机械杂质泥浆、油、砂、铁锈
  1.2结垢,无机垢
  1.3细菌,细菌颗粒及其代谢产物
  1.4储层颗粒运移,岩石孔喉壁面受流动环境作用,物质脱落、堵塞孔道
  1.5储层粘土水化膨胀,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孔喉缩小
  1.6综合堵塞,各种堵塞的复合
  2.注入压力升高的危害
  注水过程中造成地层堵塞的各种堵塞物大体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无机堵塞物,它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另一类是有机堵塞物,即残余油、溶解气、藻类和细菌。
  由于注入压力的上升,主要对注水系统产生如下危害:
  2.1注水井的注入压力上升,部分高压注水井需要接近该井的地层破裂压力的注入压力才能够注入水或者达到配注;
  2.2由于部分高压注水井的存在,对注水干压要求较高,从而降低了注水系统效率,提高了单位注水费用;
  2.3给这部分注水井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由于注入压力较高,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层测调试工作,严重影响了注水开发的效果;
  2.4由于注水开发多年,干线、支干线、单井管线腐蚀严重。由于干线压力的升高,管线漏失增多,造成停产停注事故频繁。
  二、几种降压增注方法的研究
  目前常用的注水井降压增注的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补孔、压裂、酸化、强负压解堵技术、正水击技术等等。负压酸化解堵技术是一项综合的降压增注技术,它集酸化技术、强负压解堵技术、正水击技术于一身,针对扶余油田的地质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引起注入压力升高的各种堵塞。下面对它的解堵机理进行研究:
  1.负压酸化解堵技术的性能特点:
  前常用的注水井降压增注的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补孔、压裂、酸化、强负压解堵技术、正水击技术等等。常见降压增注的几种方法特点简介:
  1.1强负压解堵技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但由于作用半径比较小,有效期比较短。
  1.2单纯的正水击解堵技术主要依靠定压器憋高压爆破来实现的。但作用距离比较小,虽形成的微裂缝,但堵塞物仍然存在井底和近井油层,有效期短。
  负压酸化解堵技术集上述三项技术于一身,与上述三项技术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改以往的酸化为油管酸化,降低酸液用量和二次堵塞。以往酸化大多数都是通过油套环形空间进行施工作业,酸液损耗比较大,对注水井本身的腐蚀严重。采取油管酸化后,酸液与管壁的接触面减少,降低了腐蚀;同时降低了酸液用量,从而也降低了二次堵塞。
  瞬间释放酸液酸化油层。由于采用了正水击技术,使酸液进入地层由泵车打入改为瞬间释放高压进入,从而提高了酸化的质量
  将酸化与强负压解堵技术相结合,提高措施效果。由于酸液与铁锈、钙垢反应后产生二次沉淀,而强负压解堵技术能够将反应后的产物抽吸到井底,举升到地面,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二次堵塞产生的损害。同时,强负压解堵技术又将不能与酸液反应的各种有机杂质排出,提高了解堵效果。
  一次性作业管柱,降低施工强度。负压酸化解堵技术仅采用一次性作业管柱,从而降低了作业成本和施工费用,也降低了施工强度。
  降压增注效果明显,成本低,见效快。由于集三项技术于一身,克服了三项技术各自的缺点,因而与三项技术相比,它具有降压增注效果明显,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
  2.选井条件
  2.1以往注水效果较好,确认为由于地层堵塞而使注水量下降的井;
  2.2注水井转注后压力上升较快,在有一定连通性的情况下,由于钻井液导致堵塞的井;
  2.3酸化效果不明显的注水井。
  三、结论及下步打算
  1.结论
  1.1负压酸化解堵技术是一种适应与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油藏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注水井降压增注工艺。
  1.2通过8口井的试验,有效率为87.5%,累增油480吨,投入产出比为1:6.77,证实了该技术的工艺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2.下步打算
  2.1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部分酸液首先沿着大孔道突进流失的现象,影响了措施效果;
  2.2由于正水击次数较少,正水击的效果不明显,下一步应设计多级正水击方法;
  2.3由于作业过程中没有采取防喷措施,作业过程中存在对注水井诱喷的可能,下一步计划采取防喷措施;
  2.4实现在注水井上分层作业施工。
  参考文献
  [1]方少仙 侯方浩等.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J].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6.12(01).
  [2]赵福麟.采油化学[J].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8(01).
  [3]张继芬.提高采油率基础[J].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8(01).
  [4]引自《江汉采油工艺》.注入水质量-注水成功的关键.1999年第三卷第1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这个不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注水开采和分支井钻井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接着本文对复杂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简要探讨下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技术,包括储气库设计、库址选择、主要参数的确定、站场工艺及设备,以及储气库建设技术等。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 设计 工艺 施工 环保  一、地下储气库的规划设计  1.储气库的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建设地下储气库时,首先应根据用户性质、数量等因数,考虑气源输出能力和输配系统的容量,确定输配系统所需的调峰量,保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越来越被逐渐向大型化、复杂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工业所青睐。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能够模拟真实工业过
目前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在国内快速兴起,其车辆段总平面设计在实际工程中面临较多技术难点。根据ART系统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设计经验,从线路间距、出岔形式、段内道路
记载于日本僧圆仁《行记》中的渤海僧贞素《哭灵仙诗》,是窥析9世纪东亚交流面貌的重要材料。首先,诗文所见的贞素、应公、灵仙三位僧侣,在身份上都不属于唐人,他们因为佛教
摘 要:桩西油田桩606区块生产井,钻遇地层断层多,井塌,井漏,主力油层压力高,254毫米井眼197.3mm技术套管下深3700米,三开165.1mm小井眼,机械钻速低,应用优快钻井技术:二开防斜、快速钻进及PDC钻头复合钻进,井身轨迹控制技术,配合合理的工程措施和优质的钻井液体系,机械钻速、钻井周期在该区域创新纪录,对今后同类型井提供钻井经验。  关键词:非标准井身结构井 防斜 PDC复合钻进
摘 要:通过对闸板防喷器密封失效事例分析判断,查找密封失效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以引起一线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消除闸板防喷器密封失效的不利因素,保证井控设备使用时安全可靠。  关键词:井控 闸板防喷器 密封  针对闸板防喷器的密封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搞清闸板防喷器失效的机理失效的原因,找出对闸板防喷器失效影响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的因素,改善其薄弱环节以提高闸板防喷器的工作寿命,降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