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浙江金华山山地旅游开发策略与模式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元成旅游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山地旅游是现代旅游业新兴的类型,但山地旅游产品研究较为鲜见。金华山在浙江素有盛名,在大金华山旅游时代提出的大背景下,金华山山地旅游开发方兴未艾。本文在金华山原有山地旅游资源基础上,针对其特色探讨该区域山地旅游开发模式。
  关键词:大金华山;山地度假;山地旅游;开发模式
  山地旅游是以山地原生态优良的自然环境为旅游环境载体的旅游类型。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但对山地旅游的研究开始于1985年【1】。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单一观光为主的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民日益提升的旅游需求。山地旅游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逐渐成为人民亲近大自然的理想选择。传统山地观光型旅游面临着重大考验,而功能复合、消费升级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成为旅游者的新选项。
  一、金华山山地旅游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金华历来是浙江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是州、府、道的所在地。在当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体快速发展壮大之际,金华以处在“长三角”地区通向我国南方和大西南的交通节点以及连接沿海地区与闽浙赣皖毗邻地区的陆上枢纽使得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二)资源优势
  大金华山有九条山谷通往金华山脉,呈现“九龙登山”的态势。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高,青山、绿水、空气、土壤均是原生态无污染的。丰富的植被使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每立方厘米达到20000~30000个,是市区负氧离子含量的100~150倍【2】。
  (三)品牌优势
  金华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奇绝,人文积淀深远厚重,历经两千多年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龙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兼收并蓄,道、释、儒文化曾经璀璨一时,成为荟萃古婺文化的重要宝库,承载着婺州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少有的集“儒、道、佛”三教为一体的文化名山。现大金华山脉已整体开发为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包括大盘天景区、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景区、赤松山景区、尖峰山景区和家园里景区六大景区。
  (四)政策导向
  2015年7月6日,金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开发建设动员大会,成立了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大金华山”的概念首次正式推出。2016年4月11日,市委书记赵光君到金华山旅游经济区调研。他强调,金华山是金华的母亲山,是这座城市的魂,它的开发建设关乎金华城市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关乎金华宜居特色的充分彰显。要强化科学规划引领,进一步挖掘和利用金华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勠力同心打造现代旅游休闲区,让这座江东名山重现徐霞客《浙游日记》中“丹枫疏密、斗锦裁霞、映叠尤异”的胜景,全力建设好金华人魂萦梦绕的文化家园和心灵栖息地。
  二、山地规划原则
  (一)地域特色原则
  地域特色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本质所在,也是一个旅游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3]。根据越龙山的地形地貌、山水资源和止山文化,以此为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展现个性特色,提高越龙山的品牌吸引力。
  (二)市场导向原则
  在国家和地方规划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从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出发,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要素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不断提高越龙山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产业联动原则
  充分考虑规划区各方面协调发展,将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联动开发。在产业协调上,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和主导,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依托和基础,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
  (四)村民参与原则
  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居民的生活质量。越龙山重点地块的开发需协调好政府、投资商和当地村民的利益,尤其要关注当地村民的各种利益。
  (五)生态保护原则
  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科学利用”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强调原生态保护和低强度开发,保留部分适宜性项目,适当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以旅促保,形成生态型旅游区块[4]。
  三、山地度假区旅游产品类型
  (一)山地生态观光型
  山地旅游资源最大特征是其自然环境风貌。山地森林优美宁静,使人身心放松,故而生态观光型旅游产品是最为常见。可完全利用现有环境,或适当加以提升改造,是兼顾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旅游产品类型。按照交通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借助大型交通设施结合旅游项目,例如观光列车、观光缆车等;另一种为步行为主模式,合理布置山地景观,设置花海、山地花谷、林中栈道、眺望休憩平台等打造登山游赏路线。
  (二)山中文化体验型
  正所谓“自古名山僧占多”,我国众多名山大川都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华山是少有的集“儒、道、佛”三教为一体的文化名山,金华山洞为中国道教“洞天福地”的第三十六洞天。早在东汉道教文化鼎盛时期,金华山就被誉为“江东名山”,与“五岳”齐名。金华山也是佛教名山,尖峰山麓的千年古寺智者寺有近1500年历史,香火鼎盛时,曾有寺僧千余,占地五十余亩,殿宇五进,规模宏大,为江南名刹。金华历史上曾称为“小邹鲁”,儒学大师辈出。借助宗教文化,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发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打造独特的旅游亮点项目。
  (三)山林生态康养型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为“旅游康养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而自然山林景区中生态环境优良,高海拔地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是修生养性的绝佳场所,适宜开发以生态康养为核心功能的旅游产品。2016年,康养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政策意见。在细分行业中,森林康养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林业发展规划,康养旅游业也迎来了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康养国家标准”旅游示范基地,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示范基地。至此,从中央到地方,从康养领域到健康、养老、森林康养、康养旅游等,都得到了完善的政策体系的支撑。具体项目例如森林温泉、养老住宅、森林氧吧、山林养生馆、山林瑜伽、康养学院、医药养生等,形成居住-医疗-养老-休闲一体化健康体系。
  (四)山地户外运动型
  在山地旅游中,户外运动类型越来越成为宠儿。金华山四季风光奇绝,除了盘山公路,山上沟壑纵横,古道、山道、防火道遍布,森林植被丰富,非常适合开展山地越野、攀岩、自行车、定向等户外运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深入金华山各个角落,探寻和领略原始的山水风光。基于真实的自然地理环境,根据不同的地形,考虑不同的旅游项目。借助地势高差,设置山地自行车、登山、速降、滑索、滑草、漂流、滑雪、高尔夫等项目,按照国际化的安全标准建设,配备户外设施和专業教练团队,打造综合性的户外拓展基地。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金华山资源分析,浅析大金华山地区山地旅游未来发展的旅游产品模式,以期提高景区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助力当地山地旅游开发,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推动金华山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革宗,我国山地的旅游资源[J]山地研究,1985(2)
  [2]黄中伟. 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R]. 2001.
  [3]黄静波. 山地型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以郴州市为例[J]. 2007,(5):103-106.
  [4]杨振之.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44-73.
其他文献
2009年以来,江西省委统战部采取四项有力举措,切实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着力塑造学习型统战干部,取得显著效果.一是组织支部学习讨论.紧紧围绕中央、省重要
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可靠性、缓解能源危机,本文根据当前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特点,首先介绍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进一步探讨其主要实施办法.
为了保证变电运行满足在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方面的需要,应认识到变电运行的特点,并能结合变电运行需要,制定高效的变电运行方面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方案.本文就电力系统当中变
基于研究的1999-2017年数据建立相关的双对数回归方程模型,运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结果.研究表明,武汉人口越多,武汉房价越高;武汉居民人均年消费水平越高,武汉的房价也会
要树立科学的执政能力观,首先要全面地认识与理解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既要靠领导个人素质的提高,更要以制度作保障.与科学的执政能力观紧密相连的,还有科学
风貌是城市魅力、独特个性、人文气质的集中呈现.我国40年城市大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城市空间所面临的普遍风貌问题.本文以合肥城市风貌为例,深入解构并梳理剖析城市风貌特
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王安琦教授等人新著的《当代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锻炼》(270千字)一书,近日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做为重大选题书目出版发行。本书的十多位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党建、党
尊敬的曾副总理,女士们,先生们,rn大家早上好.我很高兴再次参加中国发展论坛.rn我在考虑议程的时候,突然想到中国的发展是如此之快.如果此次会议是在十年前召开的,方案中就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新疆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是抓好全国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
2001年12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成立招待会和第一届理事会.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