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家情怀培育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未来、是祖国的朝阳,因此,对现代大学生的民族感情的培养是一种强大的激励,也是我们实现中国伟大国家复兴梦的源泉。因此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情怀培育的主要内涵和国家情怀培育的主要发展途径两大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其中针对国家情怀时代的内涵分别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应该如何具有一种自尊独立自主的当代国家情怀和认同、自省自觉的当代国家价值观和意识、自立自强的当代国家意识和责任感、自信自为的当代国家价值观和行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国家情怀;大学生;时代内涵;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34
  1 当代大学生国家情怀培育的时代内涵
  在这次疫情中,中国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抗击疫情工作持续时间最快、效果最好的国家,展现了强大的中国情怀和力量。而我们整个民族所展示出的强大情怀和力量是由每一个拥有国家情怀的个体和力量共同组成的。在这场没有任何硝烟的战争中,这些一个又一个拥有国情怀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退缩,这其中就可能还包含很多已经在校的大学生。国家情怀在中国人民历经无数次的磨难,克服困难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
  1.1 大学生应具有自尊自主的国家认同
  自尊自主的对国家情怀和认同源于對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学生的寄予殷切的关怀和希望,在推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漫长历史道路上,以大学生为主要代表的青年永远都会是推动党和人民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将会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手中传递,而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青年大学生在具有自尊自主的国家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情怀中汲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总而言之,无论在那个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国家情怀也是每一个青年大学生最基本的修养。
  1.2 大学生应具有自省自觉的国家意识
  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自省自觉的国家文化意识,这个国家才会具有发展希望。大学生对国家的意识是一种对政治的意识,也是一种对文化的意识,这种自省自觉的国家文化意识有利于充分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对公民政治责任意识和大学生的义务公民责任意识,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昌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梦想始终是中国无数具有中华民族崇高理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在人类历史上,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走得更远,离中国及其人民的伟大复兴都更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清晰和现实,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和重要。”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情怀的培养和建设,不仅能不断提高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中国民族意识。
  1.3 大学生要具有自立自强的国家责任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先进”知识分子,应自省自觉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担负更大的使命和责任。履行国家责任是一个民族和社会人的必然责任和义务。正是因为对于国家责任的有意识和勇于担当,才真正构成了人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当代青年的大学生更迫切地要树立有意识地担当社会国家和人民责任的理想意识,要求具有坚定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的理想信念。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的重要人才储备力量。中国经济建设要实现梦想和伟大腾飞必须始终依靠当代的大学生,而当代的大学生就是要自觉肩负起对党和国家的责任,自立自强,严格地按照纪律要求自身,把自身投入党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去,与国家共成长、同命运。
  1.4 大学生要投身自信自为的国家行动
  大学生应深入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一线中积极开展自己的社会理论和实践,投身广阔的社会活动天地,在实践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增长自己的才干、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国家的发展需要,这就是我们大学生努力的目标和朝向。大学生投身各种社会和国家经济行动当中应始终立足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地方的建设,从优秀青年的经济发展视角积极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提出有益的参考,在实际行动中承担实践国家责任和社会担当。
  促进社会主义国家情怀的发展是我们实现民族和社会主义国家核心思想价值观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以社会主义作为核心的价值观是当代我国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它已经涵盖了与我们全党的价值观相紧密适应的民族、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我们祖国未来的领导者和希望,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正处于一个具有可塑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可塑性的阶段中,弘扬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情怀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核心思想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体现,更是我们国家、社会和我们个人层面的有机协调统一。因此,把培养促进民族和国家情怀的大学生作为民族和社会主义基本思想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支柱。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和国家情怀是教育的应有之份、题中之意,是鼓励学生投身于自信自为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行动。
  2 当代大学生国家情怀培育的主要途径
  中国是个民族大国。国家情怀的培养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一种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于国家繁荣和对人民幸福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天下兴衰,人人有责”的精神和责任,也是每个国家和公民的使命和责任。国家情怀的培养是国家全面发展的精支持,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社会生活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个国家内在的民族精神素养。鉴于复杂的社会国际和国情,保持当代学生的对国家民族情怀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1 进一步加强国史国情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加强大学生国史国情教育,注重让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通过阅读中国历史故事,以展现中国青少年砥砺奋进的辉煌历史和成就感来激励自己,进而坚定自己的理想和国家民族追求,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和确定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中华上下五千年,只有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史知识教育,大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今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之下承受的无数苦难,才能真正知道今天整个中国的大好河山是亿万的革命先烈用尸骨堆起的。只有加强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国史知识教育,才能真正激起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样地,只有国情教育激起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当代的大学生和中国人才能真正报效祖国,中国民族才能实现伟大腾飞。
  2.2 大力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忧国之心
  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不断地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在新经济发展时期的国际环境下也在悄然地发生着些许的变化。如今,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在许多方面都令人感到担忧,特别是作为一个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现代中国大学生群体,他们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能力是微妙且薄弱的。只有大力加强中国文化教育,更好地加以指导,才能促进大学生群体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发展和改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是加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的建设、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深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教育和中国文化精神的密切关系,这样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才能给大学生更具体的历史和国家文化情怀,青年学生才能感同身受。除此之外,学校应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的环境,以更好地维护、保护优秀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将那些漠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视角直接转移到教育给当代中国大学生。
  2.3 高度重视形势政策教育,树立大学生强国志向
  国家共识和情怀的建设必须充分地融入高层次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因此,国家情怀建设必须充分融入国家战略层面,需要高层次的国家宏观战略。国家情怀的培养应融入国家制度的全过程,以实现整体完善和加强的效果,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流入。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历史进程中,民族共识和民族凝聚力仍然是民族教育体系面临的重大挑战。
  把对国家的情怀教育作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内容,需要始终保持有一定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准备,因为当下的政治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地创新攻克和面对。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爱国情怀的培育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是循序渐进、不断地深化的过程,只有从教育的根本意义上来深刻认识这份国家情怀的内在重要性,正视这份爱国情怀的内在原动力,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一个重大的问题。
  回顾过去苏联的社会主义解体和苏共的形式政策失败,是全世界所有的共产主义者的一个重要的教训。虽然导致苏联解体的苏共失败原因很多,但是苏联解体未能更好地培养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和情怀,确实也是导致苏联失败和解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只有通过前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工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高尚国家情怀和思想建设。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我们应高度重视形势政策思想教育,只有不断地灌输培养对于国内和国际形势思考判断的思想,才能增强国家忧患意识,才能真正树立大学生的强国志向。
  2.4 持续开展初心使命教育,激发大学生报国行为
  随着我国改革与社会主義建设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中,大学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也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的社会挑战。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接受国民社会关怀,是高校文化教育的工作重点。为此,高校的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持续地激励和改善学生的思想文化学习和精神生活,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学习和精神生活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第一,高校应正确将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课堂、文化体育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中,这些活动不仅能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情感的力量,而且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大学应有效地将其应用资源部署和分配到不同的项目、文化圈等。组织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在做自己的工作,切实把个人的努力融入国家的振兴中去。
  当代大学生是当今时代中国的潜在优秀人才,是未来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所在。因此,成功实现“中国梦”、实现大腾飞就要牢牢把握和抓紧当代中国大学生、增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理想和国家民族情怀的培育。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要持续地开展初心和使命的理想教育,激发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报国行为和爱国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当代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这才是当代的大学生奋斗的根本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丽.论家国情怀对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价值[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06):56-58.
  [2]张倩.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J].社会科学文摘,2017,(09):44-46.
  [3]申淑华.为政以德: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国家情怀[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0):94-97.
  [4]葛茂升.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2):13-14+27.
  [5]谢伟瑜.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及其培育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52-55.
  [6]相海燕.论当代大学生国家情怀的培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2):81-83.
其他文献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
摘 要:从2015年首个综合试验区批复以来,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发展成效显著,创新成果丰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再加之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持续升级,传统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各行业成交量大幅下滑,而跨境电商在此背景下,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等优势逆势增长,成为我国外贸行业稳定促增长的重要方式。目前,全国综合试验区城市总数已达105个,武汉市作为第三批正式获批
摘 要:针对目前地方高校专业缺乏行业特色、同质化现象明显、人才培养过程实践教学不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类专业以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为引领,面向航空制造业发展需求制定培养方案、搭建课程体系,构建虚实结合五位一体的实践平台开展航空特色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化等问题。  关键词:航空特色;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虚实结合  中图分类
摘 要: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推剂,在服务经济不断发展与繁荣的背景之下,“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运作模式也成了制造业的主要变革方向。而就业作为劳动人民物质生活的保障,在这样的模式变化下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作用下,归纳总结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的两种作用机制:通过促进生产率的提升以及促进就业的创新来影响就业。并最终得出本文的结论,尽管两种
社会化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本文基于SoLoMo的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的特点,总结布依族山歌对唱的类型、社会功能及艺术特征,从受众的角度去分析布依族山歌对唱的需要,考虑
摘 要: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应急备用电源,本文从公司经营实践中,通过对该工业产品在云南区域市场的销售现状进行分析,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研究分析了柴油发电机组行业里公司经营销售的策略和方法,对柴油发电机组这一细分产品在细分市场中给出了可操作的经营方法和创业指导。  关键词:柴油发电机组;销售;市场营销;云南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
摘 要:贫困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科学指导下,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减贫提供了科学指南,具体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世界减贫提供了指引;精准扶贫思想为世界减贫提供了有益借鉴;内源性扶贫与外源性扶贫相结合思想为世界减贫提供了参考;习近平扶贫论述为保障人权作出了新贡献;加强全球减贫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
摘 要:通过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4所高校900名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行为展开调研,了解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行为特点,从提高大学生个体就业信息获取意识与能力、优化高校就业信息服务供给水平两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服务;就业;信息检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6.026  0 引言  据教育部统计数
摘 要:PPP模式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项目资产流动性差、资金回流缓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资本方融资需求,吸引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基于PPP模式的资产证券化既“PPP+ABS”融资模式逐渐发展。本文在分析华夏幸福实施“PPP+ABS”的动因和优势的基础上,以“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研究主体,探究华夏幸福“PPP+A
摘 要:在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是高职商贸类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立足点,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针对高职商贸类专业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工匠精神教育的价值引领、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创设工匠精神融入的教学体系、构筑产教融合的匠心做事的办学环境几个方面探求了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