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品格教育有效渗透于历史教学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塑造良好品格是打造幸福人生的重要前提。历史属于人文学科,历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重要阵地。面对教育目标“功利化”,教学灵魂“成绩化”,学生学习兴趣和幸福感的下降,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加强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品格教育”有效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努力打造幸福课堂。
  关键词: 品格教育 历史教学 幸福感 精神成长
  随着社会多样化的加剧,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具有能体现整个国家、全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品格”。以往只关注儿童考试成绩的教育理念显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品格健全的学生,促成他们的幸福成长?理查德·韦斯伯德在《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中写道:幸福感比成绩更重要,而道德是幸福感形成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品格健全的孩子,让他们具有关爱他人、欣赏他人、富有责任感等美好品质,有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所谓品格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普遍公认的核心价值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其选择、认同、坚信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坚定道德信念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历史属于人文学科,历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重要阵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等。历史教学现状不甚理想。自历史学科加入中考行列后,家长、教师、学生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是关注的焦点是“分数”。教育目标被功利化,成绩成了教学的“灵魂”。历史课正在逐渐丧失在道德情操的熏陶、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格完善等方面的核心功能。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幸福感正在下降。如何走出教育困境,重拾历史学科对于“人性”塑造的重要性,让“品格教育”有效渗透到历史教学中?下面我谈谈看法。
  一、追求自我完善,教师现身说法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历史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在许多学校专业历史教师人数有限,有一部分是其他老师兼任,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历史学科的特点不甚了解,照本宣科,忽略知识点与情感价值观内容的内在联系。即使是专业老师,在片面追求成绩的大环境下,对分不对人,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妨碍学生的品格成长。所以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教师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能给予学生快乐成长的源泉。教师要对所属学科知识与素养等再学习、再提高。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多阅读教育的经典著作,多与智者对话,吸收精华,用丰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过程中要多反思、多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风格。并且能将辩证的历史史观、坚定的人生信念、关爱他人的品性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道德素养,在道德成长方面要进行终身学习。理查德·韦斯伯德认为:道德成长、道德完善将贯穿人的一生。为了培养出品格健全的学生,教师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进行终身学习。教师要重视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的责任心、意志品质、情感能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课堂上,教师的爱、恨、好、恶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教师要不断追求自我品格的完善。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要使别人获得真正的生活,就得发动别人去追求真、善、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天资和智力,认识到这一崇高任务,教师就得首先开始自我修养,教师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我完善,因为现身说法最有感染力。
  二、精选“史料”,资治育人
  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史料”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其事,知其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史料”感悟历史,能“述往事,思来者”,能以“史”为鉴,做好自己,善待他人,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要精选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史料的情感教育功能,让学生能透过历史人物的品质,提升自我。
  如《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课可引用史料:“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bi)世代见之。”这是安徽凤阳《御制皇陵碑》上的碑文,上面记载了朱元璋的经历。历朝皇帝都有修家谱家史的惯例,很多都是让儒臣们写,儒臣们极尽粉饰之能。但朱元璋亲自执笔把自己的艰难困苦写下来,就是想以此告诫子孙后代,作为他们的借鉴。教师通过“史料”一步步揭露朱元璋的“身世之谜”(贫农出身,当过放牛娃,做过乞丐和尚)、“长相之谜”(丑陋)、“治国之谜”,然后插入“感悟历史”环节,师生共同感悟历史:你不可以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和实力;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做人就要做真实的自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读史即读人,读人即读心,等等。通过史料,“历史感悟”,让其成为历史教学的暖流,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品格完善。
  教师要用心筛选史料,让“史料”起到资治育人的作用。教师既要有根据史料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又要有影响学生情感和行为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做出价值选择和将道德选择固着化,使学生的精神不断丰富、不断升华。
  三、关注时事热点,感悟现实生活
  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讲授历史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最近发生的钓鱼岛争端问题,教师可以引用近代史部分知识,和学生共同探讨领土主权问题,探讨中日民族问题,探讨当代中国人如何爱国问题,分析抵制日货、打砸烧举动的利弊问题,等等,以此导入“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内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救亡史,也是一部发展史。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仁人志士。如在虎门与敌人搏斗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关天培,在甲午战争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他们身上的美德与高尚情操、爱国精神是传承不息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人物为线索,联系当前热点,展开探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有一种亲近感。通过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感受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增强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让他们深刻體悟历史与生活的交接点,从而健全人格,丰富情感。   四、巧用乡土教材,激活学生志趣
  利用乡土教材,从身边历史着手,让“历史”更具说服力,可以在无形中激活学生志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常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沙家浜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这一乡土素材和教科书上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历史结合起来讲授,让学生深切感受抗日志士的顽强精神和家乡人民的爱国精神,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绵绵虞山,先贤言子——言子墓是教育兴邦的有力素材。孔子的学生子游,即言子(言偃),是我们常熟人,他的墓在虞山上。年少时,他就怀着对拯救衰变祖国的宏伟志愿,远离常熟故乡,奔赴孔门求学,把孔子伟大的礼治思想——“小康之治”的社会理想,作为付诸努力和实践的方向和行动。他不畏权势、不惧强暴、不贪非义,是塑造学道爱人心灵的伟大教育家。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这位伟人,引入对孔子儒家思想、教育思想的探究,讓学生深刻领悟“学贤兴邦,重教建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学习、仁爱明礼、与人为善等优秀品格。
  用乡土教材,讲述我们身边的历史,让学生亲近历史,亲近生活,领略家乡的人文气息,秉承先贤的优良品质,并转化为奋发进取、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的动力,为自己打造幸福生活,同时树立为家乡为祖国奉献自己力量的志趣。
  总之,要打造幸福课堂、幸福人生,品格教育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只注重分数的课堂终究会失去生命力。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关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教师应该利用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让历史课堂成为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优秀品格的重要阵地,让品格教育有效渗透到教学中,让师生的精神境界在教学互动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王阳安.论品格与品格教育[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9,4(4).
  [2]朱永新.教育的承诺:朱永新教育访谈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6:155-163.
  [3][美]理查德·韦斯伯德,著.张筠艇,译.守护孩子的幸福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1-7.
  [4]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54.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了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要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预习自学能力    一、预习的重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将“预习”编入课例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大重视,要想培养出新时期国家需要的人才,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感,显得非常重要。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以情激情”谈谈认识。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以情激情 教学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知识教育、感情教育的统一,是德育、智育、情育的统一。没有感情教育的历史课是“有理无情”的——只剩下“知”、“理”的躯壳,必定是
摘 要: 《服装CAD》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服装CAD》的教学软硬件环境均有较大的发展与提升,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局限性,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 服装CAD 教学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服装外贸加工业在国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由于加工业务的需要,服装CAD也在中国服装企业迅速普及起来。由于服装CAD对
摘 要: PBL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医学教育领域内的改革,巴罗斯教授制定的“三年规划”标志着PBL的诞生。PBL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和反思教学,它们在不同方面为PBL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实用主义 反思教学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医学院发现医学院的教学与学生未来在工作场所中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1966年医学
摘 要: 秣陵成人学校在街道及上级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开展草莓栽培技术培训,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秣陵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一是高度重视,做到层层落实;二是统筹协调,做到分工明确;三是科学规划,做到安排合理;四是加强管理,做到奖罚分明。  关键词: 草莓栽培 技术培训 农民增收  一、培训背景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和生产发展,关键在于打造一支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及情感因素等在中职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如何处理好这些因素同英语教学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英语教学活动 教学策略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知识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针对如何上好美术课,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结合实际 教学要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新课程标准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这个前提下,每一
摘要: 历史材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资源,利用历史材料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意识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其次用实际教学案例展示了材料教学的多重影响,最后提出了历史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知道历史真相,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学好历史。  关键词: 历史材料 历史教学 学科思维 学科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科可谓包罗万象、蕴涵古今,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春风化雨般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  一、自然导入,营造氛围,在情境创设中实施课程育德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育德的基础。教师要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和沟通心灵的桥梁。
摘 要: 本文主要闡述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和弊,并提出了只有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英语教学 优势 弊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进入千家万户,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包括我们的教学领域,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英语教学是新事物,具有先进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