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国的宪政之路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_007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母法。宪法从大洋彼岸跋涉到中国,这个过程是艰难无比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想象的,让人倍觉酸涩苦辣。郑琼现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的宪政之痒》可以带领我们领略这一艰难的过程,所谓南橘北枳,立宪的中国之果已因水土,气候之故与西方迥异。应该说,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立宪史研究,已经取得了硕果,或厚或薄的十几本专门著述,清楚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
  关键词:中国宪政;早期宪政;立宪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61-01
  一、立宪的早产性
  《近代中国的宪政之痒》这本书是由郑琼现教授所写的。这本书就是以这五个特点为目录大纲来展开综述的。第一章为立宪的早产性,首先讲了皇帝的大权绝不旁落。“在古代皇帝即为法律,朕即国家的虚妄,独裁天下而无所制,权力格局与宪政发生。条件的残缺甚至基本不具备条件,必将严重抑制宪政的出生和健康成长。”中国是古老的,就宪政的条件而言,却又堪称年轻甚至年幼,尚不到与宪法同居的年龄,这就是中国立宪的早产性。政治上,皇权专制虽然被推翻了,但代皇权而起的军权独大或党政,军合一的个人独裁一直占据着中国的政治舞台,一元权力结构依然未见改变。经济上,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中产阶级势力弱小。法治的环境远未具备,军权,党权占据了法律的座位,表明近代中国宪政因缺乏保障要素而难以立足,其失败倒也在情理之中。
  二、立宪的被动性
  第二章为立宪的被动性。首先谈的是移植宪政的心态:苦涩与屈辱。“中国的知识分子陷入了一种窘境,他们在情感上执着于自家的历史,在理智上却献身于外来的价值。换句话来说,他们在情感上认同儒家的人文主义,是对过去一种徒劳的,乡愁的向往,而他们在理智上认同西方的科学价值,只是了解到其为当今的必然之势。”他们对过去的认同,缺乏知性的理据,而他们对当今的认同,则缺乏情感的强度。正义向邪恶学习的屈辱,我们被列强所瓜分侵略,到头发却要向他们学习,这样的屈辱使中国的宪政存在着一种畸形的态势。强盗,侵略,帝国主义之类的概念在中国运用时的扩大化或泛化,进一步强化了立宪的羞辱感和被动性。
  三、立宪的低契约性
  第三章为立宪的低契约性。所谓宪政的契约性,就包括六点。第一主体的复数,契约只有同他人才有必要发生,订立契约本身就意味着契约必须至少在两方面之间进行,个人打破孤立状态,进行人际交往,融入了社会关系之中。第二是意志的自由合意,主体的意志体现着缔约自由,选择契约相对人自由。确定契约内容自由,缔约方式自由。人有权自由选择意思表示的方式。第三是地位的平等。契约是在当事人权利对等,义务对等,地位对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契约区别与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契约关系的内在要求。第四是互利预期。契约还具有主体之间的预期的互利性,契约是立约人在立约时认为对立约各方均有利的一种交易。第五是承诺和约束。契约的互利预期表明了对契约之债的承诺,承诺亦是当事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和对自由意志的尊重,并将履约奠基于道德的基础之上,给当事人施加一种强大的道德压力。第六点就是和平协商与司法仲裁。与主体的意志自由合意,地位平等,互利互惠相联系,订立契约的过程是一种谈判,协商的过程。
  四、立宪目睹的倒置性
  第四章是立宪目的的倒置性。近代中国的立宪目的,与西方宪政的目的截然不同。“西方宪政的有限政府,被近代中国立宪中的万能政府,无限政府所取代;西方宪政中的人权保障,被近代中国立宪中对统治权的保障和对人权的漠视所取代。”因此,近代中国的立宪具有目的的倒置性。西方的自然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和人所共有的,因此这种权利被称为自然权利。这种权利观,有以下几个属性。第一,固有性。这种权利观认为,人权是人之所为人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权利。第二是不可侵犯性。侵犯人权,正如侵犯人的身体,生命一样。因此,人权的不可侵犯性,必然要求国家保障人权。第三点是普遍性。人是以类的方式或类似的方式而存在,人的这种存在方式尽管不能要求所有人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存在,但决不能以差别甚大的方式或完全不同的方式存在。
  五、宪政启蒙的歧变性
  第五章是宪政启蒙的歧变性。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传统的民主,人们已经习惯了高度集权的中央权力。“民主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而俱来的,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和专制君主的长期争持中的产物,而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历史条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没有民主和内在超越的文化形态。”自由在中国传统的缺席,中国传统注重儒家文化,可是与自由主义强调平等不同,儒家对阶层性格外看重,君臣,父子,尊卑。另外一个不同就是,儒家强调和谐与合作,早期的儒家根本就不认为有一个独立的本我存在。与自由主义强调自由思想,相互宽容不同,儒家具有排斥异端思想的独断精神。儒家思想与权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化解了思想与权力的紧张关系,相应也就化解了思想和知识介入社会生活,批评政治弊端的机会。因此,人们大多认为,在儒家传统与自由主义之间,具有深刻的紧张和冲突。
  这五章从各个角度全面剖析了近代中国的宪政,然而,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现代中国立宪,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主宪政的期票还未能完全兑现。中国在过去半个世纪的行宪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失误,立宪的早产性,被动性,低契约性,目睹倒置性以及宪政指导观念的偏差,曾经不同程度地体现在现代中国的立宪过程中,拖曳了中国迈向宪政的脚步。然而,对历史的回顾绝不是自怨自艾者的嗜好,对过去的牢骚也决不能遮住我们对未来乐观地眺望。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充实着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历史的进步注定要以满腹的曲折为代价,中国的宪政更是如此,我们注定要走向宪政,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郑琼现.近代中国的宪政之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8页
  [2]郑琼现.近代中国的宪政之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0页
  [3]郑琼现.近代中国的宪政之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2页
  [4]郑琼现.近代中国的宪政之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6页
  [5]郑琼现.近代中国的宪政之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77页
  [7]张澜.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出版社不详.1943年出版
  作者简介:左芮(1993.9-),女,汉,陕西省铜川市,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在读(民商法学方向)。
其他文献
他一直在我的生活里,从孩童到成人。转眼高中,转眼大学,转眼工作……时间快到了让人措手不及,每天被生活的琐碎牵绊,似乎已淡忘那段快乐的青春时光。如今,对于他的知悉,更多来自于他的家庭,他的设计师梦想,而后才是他的曾经。  青春,本来就是那般张扬的,那般轰轰烈烈的,那是一个年轻的故事,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红魔,是他梦开始的地方,却终究不是他的故乡,只是他的流浪。美国是一
期刊
摘要:空间因素是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外国游客对阳朔西街空间的英语评价为例,结合霍尔的空间理论,从跨文化旅游视角探究空间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旅游;空间语;西街;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73 -02  一、引言  旅游是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核心载体,外国游客的旅游评价是体现
期刊
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隐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攻坚战中的重点解决对象。2014年《预算法》的修订导致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被集中清理,我国地方政府因此选择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来完成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但在PPP模式被广泛接受的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在PPP模式中的不当实践使得其产生了隐性债务。在当前形势下,防范化解PPP项目中的隐性债务不仅是地方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是降低债务风险进而保证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经过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PPP项目中存在隐
摘要:“虐恋”由英文词sadomasochism转译而来,sadomasochism由sadism与masochism两个词合成。sadism意为施虐倾向,masochism意为受虐倾向。老一辈社会学家潘光丹提出将sadomasochism翻译为“虐恋”,一方面表现出施虐与受虐的虐待行为,另一方面“恋”又展露出与人类情感世界的关联,这一译法因而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和赞誉。  关键词:追赶;溃逃;虐恋
期刊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欣欣向荣,交易规模也不断扩大,而在繁荣发展的背后潜藏着众多知识产权纠纷。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商平台在电商领域不断掘金的过程中,也承担着愈加沉重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针对上述问题,著作权领域中的“通知-删除”规则渐渐进入了专利侵权的视野,有部分学者提议将该规则引入专利领域。然而,《侵权责任编草案》和《专利法(修正案草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立法的态度还在犹疑,学者们的意见也尚未统一。
  “通知-删除”规则在专利领域是否有适用空间,本文试图在电子商务的视域下探究这一问题。因此在结合学界
摘要: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自然地流露出个人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如果能把对经典的学习和德育工作很好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发现,经典作品中,很多都蕴含有很高道德意味——这是中国画创作的古老传统。当代的语境虽跟他们相差很远,观念也更多元,但部分古人在书画中注入的道德观念,我们可以解读出来,与现代观念结合,激活它,让古典在现代生活中生存发展。  关键词:岭南;书画;道德;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期刊
摘要:医改六年多来,我国各省级层面已从多个角度对分级诊疗服务进行通盘谋划布局,并相应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进行探索。本文主要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分级诊疗实施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我国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分级诊疗;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
期刊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设了“职业禁止”的规定,这项规定在我国属新事物,因而理论界与实务界会产生众多疑难问题以待解决。作为一项新规定在没有司法解释以及案例指导的情况下,具体司法适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众多问题。再加之,于刑法之外的法律、行政法规中也有关于“职业禁止”的规定,当刑事职业禁止与其产生竞合时如何适用的问题,对此学界也并无统一看法。因而深入研究上述问题并尽可能精确解读刑事职业禁止制度,以做到依法适用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为了更深入研究刑事职业禁止制度的适用中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
摘要: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经济、外交、民生、治国理念)进行重新梳理和检讨,会议的核心主题聚焦于辩论西汉帝国的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财经政策。与会双方围绕着官营工商业、本末以及孝养观这三方面的争辩,实际上表达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  关键词:盐铁会议;官营工商业;孝养观;治国理念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