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品格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史上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段.随着思想层面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的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国整体文化格局的变化以及各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变化,使得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在整体上呈现多元、互渗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最核心的美学特质是平民化的美学视角,此时的艺术创作聚焦于表现代表个体意志的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从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时代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在时代特有的情境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文化自省与自觉,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关怀,彰显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品格.
其他文献
我国通过七十多年农村反贫困制度建设,建立起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以“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为支撑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的核心理念,依托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具体制度,实现了社会结构稳定与社会制度变革的统一、群众生活富裕与发展能力提升的统一,以及经济良序发展与生态持续保护的统一.
投资条约仲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与国家处于相对平等法律地位的非政治化争端解决平台,然私法裁判程序和商事仲裁理论在解决国际投资争端尤其是管理性国际投资争端时屡屡失灵,引发投资条约仲裁的“合法性”危机.透明度规则的确立标志着投资条约仲裁由保密走向公开、由私法裁判向全球治理工具转型,全球行政法理论的引入能够弥补现有投资条约仲裁机制公共职能的缺失.全球行政法要求投资条约仲裁应当具备问责、透明和公众参与、阐明理由和复审程序,这对于国际投资条约仲裁走出合法性危机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很好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三重逻辑”.一是“政治逻辑”.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坚持稳定和谐的政治经济环境;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国际视角等.二是“制度逻辑”.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围绕这个价值导向,从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经济运行机制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党中央为贫困地区设立了五年过渡期,这既是为了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也是为了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但是,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容易引起突发环境事件,从而加剧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的返贫风险.突发环境事件与生态型贫困互为因果,在生态脆弱地区采取的生态扶贫措施的延续性不足可能引起突发环境事件,从而出现返贫的现象.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构建环境返贫预警机制,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强化脱贫人口自身能力建设,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减少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等策略,进而消除因突发环境事件
在固体废物刑法治理方面,德国不仅拥有完备的一次规范与二次规范体系作为制度保障,还以类型化思维为指引构建起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解释范式.《德国刑法典》第326条非法处置废物罪在规定“人的环境”保护原则、轻微污染出罪原则以及行政从属性原则三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各构成要件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德国经验对我国固体废物刑事治理的启示如下:在一次规范制定方面,将立法重点放在程序性行政法规范上,确保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得到及时暴露和充分讨论;在二次规范制定方面,适当扩大我国《刑法》第339条的规制范围,将非法处置的对象从固体
效率是国际投资仲裁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国际社会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机制的移植和国际投资仲裁仲裁自足性的构建,以期实现国际投资仲裁效率的价值追求.但就实践效果而言,效率目标的实现状况并不理想,而且对效率的片面追求对程序正当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国际投资仲裁效率的追求,未来应沿着并行不悖的两个方向推进:一方面通过程序的优化和各参与方的协作积极推进仲裁效率的维护和实现.另一方面防范相关措施矫枉过正的风险,致力于形成程序效率与程序正当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效率导向下仲裁效率与程序正当性之间的平衡符合我国国际投资利益的整体
受公共资源和决策者注意力有限性的影响,低能见度公共问题会出现政策供给不足的现象.在焦点事件引发的外部压力下,政府决策者与政策参与者逐渐达成共识,完成低能见度公共问题政策供给从无到有再到完善的渐变,以求解决实质性问题.外部压力的差异以及同样压力下问题共识与备选方案共识的强弱不同,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政策.政策供给渐变的逻辑始于焦点事件引发的外部压力,成于持续外部压力下的共识形成.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实现妇女解放和权利发展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并为之努力奋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女性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道路,完善了妇女解放和权利发展的法律法规,并为中国妇女的权利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制度安排.新时代妇女解放与权利的充分实现需要进一步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促进女性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加强对女性自主意识的培养,建构妇女解放和权利发展的话语权.
恩格斯晚年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内含的国家演进规律的思想内容,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在论述现代国家问题时秉持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实践原则的方法论,由此形成的现代国家的理论范畴,包括国家的职能领域、国家的价值内核、国家的演进趋势、国家的制度形态、国家的存在方式等,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国家定型实践阶段不可或缺的理论观照来源,从而不仅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依据,更为坚守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提供思想认知的精神动力
曾巩一生生活艰辛、仕途蹭蹬,数度罹患严重疾病,有时甚至濒临死亡边缘,又有数位至亲因疾而过早离世.这些来自自身与至亲的生理病患无时无刻不在困扰、折磨着曾巩,致使其齿发脱落、形体早衰.曾巩诗歌经常描述病态、反映病情、自称老病,有关衰老、孤独、贫穷与困顿的词汇频繁出现,流露出浓厚的“疾病情结”.其涉病诗歌题材独特,极具开拓性,而且还深藏着丰富的精神意蕴,隐喻着诗人生理、生存与政治等多重困境.在曾巩笔下,疾病书写重点不在展示病痛的过程与病体的医治,而在探讨疾病与衰、老、弱和死的关联,以隐喻人生的短暂、孤独与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