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杂志要突出5个“R”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s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甄 西 编译
  
  低迷的日本杂志市场
  
  2004年,日本出版业在连续7年下滑之后,第一次出现了增长。但是,持续了二十几年的“杂志高图书低”——杂志销售额大于图书销售额的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2004年1.3%的增长,全是图书的功劳,而没有杂志的贡献。如何使杂志摆脱低迷状态,如何重振杂志昔日的辉煌,成为日本出版业当前和今后的重要课题。
  日本出版界的有识之士认为,在周期不能再缩短(一周时间已经是杂志发行时间的极限)、页码不能再加厚(许多杂志已经变成“杂志书”)、内容不能再增加(杂志报道已经涉及所有领域)、定价不能再调整(杂志现在的定价读者还觉得高)的情况下,应当重新认识杂志的功能,为杂志的“角色”重新定位。
  一般而言,无论是杂志、报纸,还是电视、广播,其编辑活动的重点,就是要迅速、准确、深入地把事实传达给世间。
  如果是报纸,那就既有晨刊又有晚刊。即便同样是晨刊,早版的内容也各有变化。如果是广播或电视,往往在定时新闻中加播临时新闻,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快地把事实传达给世间。报道讲究“5W1H”(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什么原因,结果如何)。“5W”的顺序无论怎样排列,无论哪个优先,都不能忽视迅速、准确、深入这三个要素。这里所要求的是“客观报道”,对象是新闻中的他或她作为主语的“第三人称的记者”。
  然而,杂志就不同了。三个要素相同,从重要性来看,三个要素的顺序却完全相反。杂志讲究“深入”、“准确”传达事实,但并不是越“迅速”越好。杂志分季刊、双月刊、月刊和周刊,其中出版周期最短、最“迅速”的也只有周刊。所以,无论怎样,三个要素在杂志上应用的顺序,是“深入”、“准确”和“迅速”。
  杂志有“编辑后记”,这往往是总编辑们记载杂志工作幕后情况的专栏。这样说起来,杂志又是“编辑后记”的世界。这种说法也许有点“不通”,但这里所要强调的是,相对于报纸需要“客观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杂志却更需要“主观编辑”的新闻工作者。杂志的总编辑有时根据报纸上的一段记事报道,按照自己杂志的独特结构,汇集相关内容,可以编辑出特集、专集。总编辑的长处不在于怎样捕捉新闻,而在于“深入”挖掘下去,编辑出特集、专集。总而言之,杂志是“总编辑建立在自己主观上的编辑世界”,总编辑是“第一人称的新闻工作者”。
  日本的杂志市场低迷,2004年杂志的销售册数为29.7亿册,与2003年相比减少3.4%。杂志销售为什么不景气?归纳行业内外寻找主要原因,一是随着IT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以年轻人为中心的读者把自己的支出主要用于手机或因特网,不再用于杂志,像“赛事预告”、“地域指南”这些纯粹的信息,通过网络或电子邮件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取。二是杂志的制作方式陈旧,不能抓住读者的心。当年《周刊少年跳跃》一星期就销售600万册,那是因为抓住了青少年的心。编辑者通过漫画,向青少年传递了三个关键词:“只要努力,就什么都能成功”;“友情高于一切”;“胜利可以体验成就感”。现在,《周刊少年跳跃》失去优势,正是因为再也不能抓住青少年的心。三是中小书店大量倒闭,读者失去了购买杂志的方便场所。
  
  如何重振杂志昔日辉煌
  
  那么,重振杂志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呢?日本出版界的专家们认为,从杂志自身来看,只有充分发挥特有的功能,才能重新找回读者。为此,在杂志制作上,要突出5个“R”。
  
  第一个“R”
  “Report (from the scene)”,即“现场报道”。
  作为印刷媒体,需要重新坚持来自现场的报道。回归起点,准确操作来自现场报道的“现场主义”,对杂志来说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通过因特网、DVD、CD-ROM等,可以随便检索、引用信息,过去收集资料和文献起草稿件被揶揄为“剪刀加浆糊”,现在使用键盘,在电脑屏幕上就能完成。很多时候,就连自己写的文章,也很难弄清是否引用了其他媒体的内容。一个信息往往因为被反复使用、反复转载,在同样的信息中,不知道哪个是“原创信息”?不知道哪个是“第一信息”?
  作为杂志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凭借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从现场提供准确的原创的“第一信息”。
  
  第二个“R”
  “Range(of coverage)”,即专业性,适用范围。
  比起综合性来,现在更需要把杂志打造成有专业性、有一定适用范围的媒体。
  例如,假定日本经济的年增长率为0%,由于这个0%是综合地宏观地反映经济水平的数字,不加解释,作为信息就没有太大意义。如果以专业的眼光分析0%,作为信息就有价值了。有的行业负增长10%,有的行业负增长20%;有的行业增长10%,有的行业增长20%,平均下来,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为0%。比起这个平均0%的信息来,读者更需要专业的微观的反映各行业各企业水平的精细信息。比如在其中哪个行业负增长20%,哪个行业增长20%;在相同的成长迅速的行业中,哪些企业增长50%,是什么原因;哪些企业增长不过5%,又是什么原因,等等。
  在美国,像《生活》、《姿态》这样的综合类杂志,早已停刊;在日本,综合类杂志也持续销售不振。现在,无论国内国外,杂志出版的趋势都从综合类杂志向专业类杂志、从大众杂志向关注某一领域的杂志转化。
  从读者付费的目的来看,也是需要专业的适用自身的信息。杂志人这样做,亦是应对数字时代的方式之一。
  
  第三个“R”
  “Relief(&Relaxation)”,即治疗,抚慰。
  美国的《Men's Health》杂志因为内容吸引人,深受读者喜爱,销售一直很好,每年都得到美国出版界授予的诸多奖项。该杂志的总编辑拉法博阿道出他办杂志的奥妙。他说,由于美国人的出生率下降,孩子减少,一块玩耍的朋友数量也在减少。如果在过去,男孩子和女孩子初次约会,男孩子想偷吃禁果,缺乏经验就向兄长或朋友中的坏孩子请教。而现在,有了这些烦恼,却无处寻找解决的“药方”。我们的杂志开设“读者之声”栏目,充当“兄长或坏孩子”的角色,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少男少女读者排忧解难。
  也就是说,杂志有为读者治疗、抚慰的作用。
  在高技术社会,像IT和数字这些高技术媒体对人、对读者关怀不足的缺憾,杂志却可以弥补。
  
  第四个“R”
  “Rating”,即评价。
  杂志是可以深入挖掘的主观编辑的媒体。沿着“深入”进一步发展,从解释、分析,到展望、预测,再到评价。划分等级就是一种评价。某个领域的商品 和服务以及围绕四周的信息,其等级得到确认,就会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么刊登这些内容的杂志就会得到读者的追捧,杂志有可读性,就好销售。在由因特网带来的信息洪水中,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往往难以判断。所以,按照一定之规的有分析、分等级的信息就显得特别珍贵。
  如何刊登信息,刊登什么样的信息,也可以体现杂志的品牌价值。假如刊登了评价不当、等级错误的信息,引来当事者的诉讼,那就会失去读者。反之,刊登的信息评价得当、分级合理,就会赢得读者。
  
  第五个“R”
  “ReconEtmation”,即再认识、再确认。
  日本球迷通过电视观看阪神队与巨人队的棒球比赛实况,阪神队以10:0胜巨人队。如果是阪神队的球迷,在看完比赛实况以后,还要看电视的体育新闻,第二天早晨在自家住宅还要看一般报纸的体育栏目,到了车站码头还要买专业的体育报纸,过几天还要买专业的体育杂志。虽然自己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但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认这件事情。作为印刷媒体,像杂志、报纸等,可以起到让读者再认识、再确认的作用。
  又如,获得过日本芥川文学奖的作家赤濑川原平,在《朝日新闻》的晚刊上写过一篇文章,内容是有关日本棒球手野茂英雄在美国成年棒球队的故事。他前后两次打出棒球的无安打、无得分,美国球迷的反响却截然不同。“美国成年棒球队最棒的队员是野茂英雄。但在一开始,却无人看好他。他只身闯荡美国,很快在比赛中打出第一个无安打、无得分,可美国的媒体不买账,把他的比赛成绩当作‘边角余料’来报道,弄得球迷也很冷淡。当野茂英雄第二次打出无安打、无得分的时候,美国各大电视台、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一下子就打动了无数美国球迷的心。紧接着,深度报道野茂英雄的杂志也成了抢手货。”
  上世纪60年代,由于速报性远远优于其他媒体如电视的普及,人们认为报纸的发行份数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报纸的发行份数却在电视普及后爆炸式地增长。因为要确认电视信息,读者自然就要亲近作为印刷媒体的报纸。不妨这样认为,正是由于电视媒体的普及,才实现了《读卖新闻》发行1000万份、《朝日新闻》发行800万份、《日经新闻》发行300万份的宏伟目标。
  杂志最短的发行周期是一周。在信息洪水中,杂志可以对其中的许多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和加工,作为印刷媒体,也可以为读者的再认识、再确认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活动    栏目主持/鲍 红  本刊讯 (记者鲍红)近年来,助学读物出版十分繁荣,形成我国目前最为庞大的图书消费市场。同时,它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也急剧变化。新课标,一费制,以及教辅市场的恶性竞争,都促使出版者深思:如何在变幻的市场中满足需求,如何在众多的品种中脱颖而出?  做出版最先要了解市场,只有更好地把握教育界老师和学生的需求,才是助学读物出版的市场和希望。8月13~15日,在北京香
期刊
集团  栏目主持/林晓芳    抗战图书集团亮点多    本刊讯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中宣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总政宣传部、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对145家出版社报送的有关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方面的547种图书选题进行了认真的论证,最终确定了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重点选题100种。一些出版集团陆续推出了一批抗战图
期刊
选题/策划  栏目主持/韩 阳    编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人文读本”    本刊讯在中国建筑界有一个耀眼的群体,他们中不但涌现出为数可观的学术大家、设计大师和行业高层领导,而且产生了一大批建筑界骨干人物,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院)各届毕业生中,“建五班”(1 959-1 965年)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届。“建五班”成长出一代中国建筑界栋梁之材,马国馨、叶如棠、宋春华、许安之(有院士、大师、部长)在建筑领
期刊
栏目主持/同 仁    颠覆传统,优化分工    本报讯(记者 邹浩)8月24日,《中华读书报》主办,北京宝峰印刷有限公司承办的“宝峰精品图书论坛”在京召开。著名书籍装帧专家、知名出版社代表以及印刷包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中国精品图书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指出,目前精品图书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缺乏沟通,存在合作脱节的问题。例如有的设计师不能完全读懂书籍内容,导致设计时不
期刊
栏目主持/继 芬  半月掇闻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日前,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在京隆重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出版座谈会,与出版界代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室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专家们济济一堂,共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在会议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抗日战争的光辉历史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
期刊
栏目主持/继 芬    书业内外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图书出版十大特点    据《中国图书出版网》报道:截止到8月15日,全国各出版单位共出版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图书589种(其中216种是重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的出版物占56%。在100种重点图书中已出版98种。这些图书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  这
期刊
华文市场逐渐成型,跨国华文出版集团兴起,不少正面临过度商业化的危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陈万雄在台北书展上表示,出版的本质仍是文化,出版集团若太向商业倾斜,对社会、集团本身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他认为,大型出版社(或集团)会对一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他举欧美日为例,欧美大型出版社如蓝登书屋,无一不以出版好书闻名,因此欧美文化能不断积累、持续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反之,日本大型出版社如小学馆、讲谈社,皆以畅
期刊
栏目主持/韩 阳    中国期刊广告论坛开幕    本刊讯 (记者化冰)已过去的2004年,期刊广告市场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研究者得出结论,期刊广告市场在下滑,而且比例惊人。有人认为中国期刊广告仅占传媒广告市场的3%,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各种观点激烈交锋。8月18日上午,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力的中国期刊广告论坛开幕,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致开幕词,慧聪集团副总裁姚林,
期刊
栏目主持/邹 洁    《新民晚报》近日将镜头聚焦中国的库存图书,引用了一个数据来说明中国库存图书的严重性。一个研讨会透露:中国库存图书码洋达500个亿。我知道早在两三年前,业内公认的库存图书的码洋就已经达到了500个亿。经过这几年的再积压,库存图书的总码洋怎么会不升反降?!  库存图书对中国书业界来讲,不仅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大难题,如何破解更是业内人士寝食难安的一个新课题。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
期刊
活动    BIBF着力减少版贸逆差  栏目主持/鲍 红  本刊讯 (记者于鸿)长期以来,我国引进输出之比相差悬殊。为帮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传播中华文化,国务院新闻办与新闻出版总署在BIBF期间联合推出《2005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推荐书目》(以下简称《书目》),并为推广中国图书有贡献的中外作家、翻译家颁发“中华图书友谊奖”,以此鼓励输出,并寄望本届BIBF减少版权贸易逆差。  《书目》收录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