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对盆底失弛缓性便秘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盆底失弛缓性便秘患者进行观察,采用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挂线法治疗,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91.18%比85.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比20.59%,P〈0.05);研究组、对照组排便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fibromatosis-like meta-plastic carcinoma,FLMC)临床病理特征,并就其鉴别诊断展开探讨。方法研究时间以2017年1月至12月为准,对此期间本院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核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药物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36例)与大剂量组(36例),比较两组NF-κB、IL
哲学辩证思维具有辩证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特征以及强烈的问题意识。哲学辩证方法其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在于:它的辩证性特征激活科学创新方法;实践性特征奠定科学创新的立场;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