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PKP与双侧PVP治疗急性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节段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采用双侧PVP/PKP治疗的81例(共81个椎体)单节段急性OVCF患者,按治疗术式分为:试验组(双侧PKP组,n1=36)和对照组(双侧PVP组,n2=45).评估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总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前、术后3天、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术前、术后伤椎前缘(AVBH)、中线高度(MVBH)、后缘高度(PVBH)及伤椎椎体局部Cobb角改善情况、骨水泥渗漏类型及渗漏率、术后伤椎椎体再发骨折及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结果:8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中未出现骨水泥肺栓塞、截瘫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天、末次随访VAS评分、ODI指数相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实验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AVBH)、中线高度(MVBH)、后缘高度(PVB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伤椎椎体Cobb角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AVBH)、中线高度(MVBH)、后缘高度(PVBH)及伤椎椎局部Cobb角相较术前均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双侧PKP与双侧PVP都能快速有效缓解单节段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与双侧PVP相比,双侧PKP能尽早恢复伤椎椎体体高度、明显改善伤椎椎体局部Cobb角,有效纠正脊柱矢状面失衡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癌相关ncRNA转录本1(PCAT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分析lncRNA PCAT1和miR-329-3p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Bcap-37)以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表达水平.转染ln-cRNA PCAT1小干扰RNA、miR-329-3p模拟物至T47D细胞,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克隆实验分析干扰lncRNA PCAT1表达或过表达miR-3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在CD34+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的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妊娠女性(n=26)及未孕女性(n=24)外周血中HSCs占单个核细胞的比率及造血祖细胞不同亚群占比.建立体外模型,从脐静脉血(n=36)中收集CD34+HSCs进行体外扩增培养,给予50 ng/mL雌二醇或500 ng/mL孕酮进行刺激,以不加激素的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SCs增殖情况.结果 与未孕女性相比,妊娠女性外周血的H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行全身骨及局部SPECT/CT显像的24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Cox回归模型推测影响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比较各危险因素下无骨转移时间差异并描绘骨转移时间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在24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中,最终综合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显像及病理、随访结果、MR等资料诊断为骨转移者38例(15.8%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评估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倾向性评分法分析保乳手术(A组)、改良根治术(B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共采集早期乳腺癌患者122例,倾向性评分法成功匹配41对;匹配后的两组随访时长、局部复发率及无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A组乳腺癌人群的特异性问卷(QLQ
目的:观察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估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左心耳(LAA)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行RT3D-TEE检查的患者200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NVAF组(123例)与非AF组(7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测和RT3D-TEE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TTE、RT3D-TEE检测结果,并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在NVAF患者LAA功能方面的评估价值.结果:TTE检测结果:两组IV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
目的 总结女性Kallman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Kallmann综合征妇女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经过,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妊娠经过和结局.结果 本例女性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不发育,嗅觉丧失,性激素水平较低,而泌乳素、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垂体MRI检查正常,经性激素替代治疗后子宫、卵巢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并给予人工月经周期治疗维持月经周期.患者婚后有生育要求,给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5个周期后患者自然受孕.生产时因合并妊娠期
目的 探讨代谢肥胖表型与成人发生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946例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生化资料、体格指标测量结果,并通过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代谢肥胖表型与成人发生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32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患病率为40.9%.代谢正常/体重正常、代谢异常/体重正常、代谢正常/肥胖、代谢异常/肥胖表型各有4807例、148例、1185例、180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校正相关混杂因素,代谢肥胖表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术对非全层撕裂型肩袖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8例非全层撕裂型肩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ASES量表总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评分高于3个月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术对肩袖疾病疗效良好.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镇静期留置导尿在择期男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择期全麻手术的92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全麻诱导镇静期留置导尿)和对照组(全麻后留置导尿常),每组各46例.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差异,并于术后即刻(拔除气管插管30 min内),术后6、12、24 h分别评估患者尿管相关不适的程度.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因术后带气管插管离室被剔除,最终纳入45例.两组患者导尿前、导尿时的心率、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疑诊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而接受冠脉造影且同期接受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评价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颈动脉粥样硬化以超声检查进行评估并基于改良Crouse积分法进行记录.结果:Gensini冠脉评分与Crouse积分呈正相关(P<0.001),其他相关因素包括性别、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1及超敏C-反应蛋白.多重线性回归显示,Crouse积分和高血压是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