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后非面向下体位和面向下体位对黄斑裂孔闭合率的影响。
方法通过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选取手术后非面向下体位(非面向下体位组)、面向下体位(面向下体位组)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9篇。其中,非面向下体位组285只眼,其中裂孔直径≤400 μm小裂孔者145只眼,>400 μm大裂孔者104只眼;面向下体位组303只眼,其中小裂孔者141只眼,大裂孔者124只眼。应用RevMan 4.2软件对各纳入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相应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合并,漏斗图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价。
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面向下体位组和面向下体位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比值比(OR)=0.47,95%可信区间(CI)为0.26~0.84;P=0.01]。两组间小裂孔者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5,95%CI为0.13~1.51;P=0.20);大裂孔者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 95%CI为0.17~0.75;P=0.006)。
结论黄斑裂孔直径≤400 μm者,是否采取面向下体位对裂孔闭合率无影响;>400 μm者,采取面向下体位可提高裂孔闭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