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以致用”思想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enna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传统造物活动、思想等角度出发,分析了物以致用的传统造物思想,并从不同历史时期代表器物的造型设计活动中窥探物以致用设计意识,提出传承传统物以致用设计思想——即创造“实用又好用”的产品,能够帮助我们在国际产品设计舞台上形成具有鲜明认知度的中国设计品格。
  关键词:物以致用 产品设计 中国设计 传统造物思想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技术和产权意识的高速发展,“中国设计”一词频现于各大媒体和学者的研究著作中,人们正在翘首以盼区别于日韩、欧美等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中国设计风貌。源于此,设计师们正深入挖掘着中国元素,从奥运火炬到世博会的中国馆,各种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意蕴和典型传统造型符号的设计层出不穷。但大部分的“中国设计”还只是停留在传统元素形的借用,而对民族思想神的传承表现得不够深入,以致现代产品设计仍旧没能形成那种蛰伏在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民族设计品格。我们深知古代哲学思想流派众多,形成过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以政治理想为追求的诸子百家言论大多围绕造物设计而展开,为造物设计提供了设计思维,本文就是从“物以致用”的传统造物思想角度探讨其对当下“中国设计”品格的启示。
  一 由古至今的“物以致用”造物思想
  “玉卮无当,不如瓦器”,韩非子认为即使是“千金之玉卮”这样的贵重酒器,其材料质地都很美,但如果底是漏的,这件贵重的器具也就失去了其盛酒的使用价值功能,还不如一件材料普通的陶器。韩非子的造物思想首要强调的是实用功能的设计,强调器物要满足功能的需求。除韩非子外,还有很多思想家重视器物的实用性设计。墨子和韩非子的政治、美学思想南辕北辙,但他们在造物思想上却都提倡以实用为目的,反对过分装饰的功利性造物思想。老庄在讲述装饰与实用的造物思想中,强调造物的美是美在自然,原质就是美,在强调实用的基础上主张表现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律。孔子在论述器物实用性设计,即功能与形式关系上主张“文质彬彬”,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其中文指文饰、装饰,质指本质、实用。质胜文会导致设计人野、粗陋丑恶、缺少华采,而文胜质会将设计华而不实、矫饰做作。好的设计应该不偏不倚,文与质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文质彬彬”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造物文化中强调实用,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又要关注产品的外在形式,美以形式取胜,但是造物过饰也会失去明道的意义,强调在造物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荀子主张美善相乐,其中美是指物品的外观应该符合人类的审美需求,善指设计是应该满足人们的实用要求,美善相乐便是认为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属性是本质相关、内在统一的。
  古代先哲们对物品的实用性设计要求都有不同形式的阐述,或强调致用、或在致用的基础上追求文与善、或在致用的基础上追求事物的本真、或在致用的基础上强调物为我用的人本观,物以致用的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代表器物的造型设计活动。
  二 物以致用的传统造物艺术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品类众多,陶瓷、青铜、漆器、染织、家具、建筑、园林等传统器物,独具特色,有原始的浑朴。如三代的凝重、秦汉的恢宏雄浑、六朝的清秀、隋唐的博大富丽、宋代的清淡典雅,以及元代的豪放、明代的端庄。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设计风情,但纵观那些闪烁着时代智慧的代表性器物,其造物思想一直是一脉相承,具有典型的、统一的造物特征,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物化载体,闪烁着我国物以致用的传统造物思想光辉。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造型优美,装饰精巧,一般为了适应生活实用而设计,其中卷唇圆底盆、小口尖底瓶、陶鬲等生活器皿更是强调造型的功能实用性以及表面纹样的装饰性。卷唇圆底盆以卷唇的边缘造型为特征,其既可增加强度,也方便了使用,隆起的圆底则使盆能在土坑中放置平稳。小口尖底瓶,其所以为尖底,是由于这种瓶是固定于土坑中使用的。瓶的两耳位置适当,可用绳系住,口部也结有一根绳,以利提起时掌握重心,便于倒水和汲水,还能控制倒水量,具有很好的使用功能。陶鬲3条肥大而中空的款足略有仿生的韵味,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在火上使用时扩大受热面积,缩短烧煮时间。同时3条款足也起着灶的作用,形成稳定的支撑,使用方便。
  战国时期青铜器发展至高峰,由青铜铸造的用品,尤其是生活用品更加追求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汉代长信宫灯,汉代宫女身姿妙曼,头上梳髻,戴着头巾,身着曲裙深衣,衣袖宽大,跪地执灯。头略向前倾斜,目光专注。其整体造型写实、传神,在灯火的映照下增添了宫女形象的美丽,达到了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统一。具体表现在:1、吸收燃烧的烟尘。持灯宫女中空,右手提灯罩,右臂袖很自然地作为排烟管道,灯具燃烧的烟通过宫女手臂吸入其盛水的灯座体内,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2、清洗方便。灯的结构部件,如灯座、灯盘、灯罩均可拆卸,既方便了清洗,也方便了运输;3、调节光照方向及亮度。圆形灯盘可以转动,两块瓦状罩板能开合,可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和亮度的强弱。
  汉代的漆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同时也应用于乐器、丧葬用具等。造型从实用出发,强调可容纳性,多采用成套设计。漆器纹饰图案丰富、线条灵动、造型简约,整体气势恢宏、色彩瑰丽灿烂。依据不同器形,采用适合纹样,灵活多样又不失章法,形成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宋代的陶瓷匠师在制作器物时,亦较好把握了造型与功能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如梅瓶,造型特征鲜明,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形成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造型特征。这样独特的造型恰恰与其盛酒的实用功能相统一,短颈小口是为贮存液体物质时不易挥发或掉入灰尘,修长的瓶身便于获得较大的容量,并能节省放置的空间。
  明代的家具“巧而得体,精而合宜”,既在整体的设计构思上满足功能要求,又在形式上有鲜明特色。明代椅子的靠背为一整体造型的木板,其曲线与人体脊柱相吻合,既简洁明快,又使人坐上去感到舒适。扶手等设计也十分自然、圆润,这种有机的形态给人以亲切感,富有浓郁的人情味。
  三 物以致用的“中国设计”品格
  在产品的造型与功能问题上,中国古代造物艺术品呈现出兼收并取的思想意识,在适合使用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造型特点和尺度范围,很少有强加于功能之上的不合理因素,表现出造型与功能有机统一,体现出物以致用设计思想下的“实用又好用”造物特征。
  传承传统物以致用设计思想,即创造“实用又好用”的产品,能够帮助我们在国际产品设计舞台上形成具有鲜明认知度的中国设计品格。
  实用性设计是对产品(非奢侈品设计)基本功能进行的需要性设计,而好用性设计体现了产品设计中的人本关怀。要塑造“实用又好用”的中国设计品格,创造产品使用中的幸福感,必须要强调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差异化需要和情感需要。
  关注人们的差异化需要是设计师尊重所有产品使用者的重要体现。如今,“个性自我”意识膨胀,加之科技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促使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成为企业角逐、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强调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就是基于人们日新月异的差异化需要所产生,重视人们的差异化需要,改进、创造出实用又好用的“智慧型”产品。获得2010德国红点设计竞赛大奖的“Press,Change Length”设计作品,就是一个基于人的差异化特性而设计出的实用又好用的公交车拉手。现在生活中的公交车拉手通常设计成固定高度,使得较矮的乘客为了把住拉手站稳而用力的拉长身体,会产生各种不适的情况。“Press,Change Length”设计改变了公交车拉手能用却不好用的现状,将拉手设计成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客。这一设计的成功在于强调产品要适应人的差异化需要。现代生活正在以设计为手段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关注大众群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活需要,尊重人们的差异化要求。创造产品更合理的使用方式,使其适合具有显著差异化特征的人群使用,是中国设计必须执着追求的设计精神。
  要塑造“实用又好用”的中国设计品格,创造产品使用中的幸福感,不仅仅要注重使用者个体的差异化需要,而且应该注重产品对人们的感性触动,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强调以情动人,进而使好用的产品晋升为希望拥有的产品。要满足特定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的情感需要,一方面是创造具有艺术品般美感的产品,用以寄托人们的情怀、表达生活品味,达到“物以载道、以物言志”的效果。中国的艺术是强调意境的,作为具有艺术品般美感的产品也应该追求意境美。意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突出特征,在当今产品创作活动中更能够突显深厚神秘的东方风采,通过现代产品造型符号语言传达出一定的气氛、趣味、境界、格调,强调寓意于物,超越具体的产品形象,进入无限的想象空间,产生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美好意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呈现出“中西合璧”艺术品般的美感。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运用玉的质地,以奖牌器物为载体,表达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竞技体育精神。另一方面是创造能够“说话”的、有“表情”的、有“生命”的产品,设计理解人并能与人进行情感互动的“关爱型”产品,促使人们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丰富、真实、细腻的联想,寻求使用过程中的美好体验,达到人们各种情感的满足。“嘉宝莉漆杯”2005中国家具设计大赛的作品《等待》,将抽象人体叠加组合形成一排色彩各异的“会说话、有慰藉感”的座椅。我们知道,等待是最漫长的过程,在等待朋友赴约的过程中,人们的耐心、热情会随着等待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耗,直至殆尽。《等待》座椅正是抓住了这样一种心理,用热情的色彩、融合的形态、聚脂塑料质感的抽象人体线材座椅形成一组共同陪你静静等待的画面,具有很强的环境感染力,使等待过程中焦躁的心能够随着安静、柔和的座椅造型和陪你共同等待的“人”(抽象的人体造型座椅)而平复下来。设计在强调好用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可爱、幽默的形式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增添使用过程中的美好体验,使产品从好用晋升到喜欢用、想拥有。
  四 结语
  当今,世界各国设计趋同且存异,在国际化设计风潮的同时,各国又都有着自己民族设计的特征,如韩国的可爱设计风、日本的小巧精致风、德国的结构严谨风,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在设计作品中所洋溢的“干净的表面、和谐的线条、令人耳目一新的对比色调和平滑的功能部件”等,都提升了各国设计的形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树立“中国设计”形象的各种喧嚣声中,设计师们有必要扎根于传统造物思想,依据我们特有的地理环境和长久历史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尊重物以致用的传统哲学,创造“实用又好用”的产品,从好用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深入考究使用者的使用方式、使用习惯和情感要求,创造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创造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幸福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早地塑造起独特而鲜明的“中国设计”形象。
  
   参考文献:
   [1] 薛生辉:《传统造物设计中的中国文化思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 肖晟:《后现代工业设计与中国传统造物比较》,《中国包装》,2003年第3期。
   [3]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4] 李砚祖:《造物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徐平,女,1978—,辽宁营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章勇,男,1978—,湖南株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工作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初中物理是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具有抽象性特点。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教学,以便简化物理知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与分析,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