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怎样拿来“范文”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18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偶然的谈话中,一位中考中作文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大谈自己取得高分的秘笈,他在中考前背了几篇范文,结果考试时,稍加改动地用了其中一篇,作文获得了高分。听了之后,颇有感慨。
  范文有名家名篇,也有同龄人的优秀作文。背几篇范文应付考试有利、有弊。利处考试时只要瞒过阅卷老师就可能获得高分。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不会再去用心学习写作,从长远看,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无任何益处;其次,真正离开几篇范文后,自己会感觉无所适从,尤其是准备的范文与文题不吻合时,必然在考试中慌了手脚。
  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范文,中考中又该如何“拿来”范文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思考:
  一、“拿来”优秀范文题目拟定方法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命题作文我们无法改变题目,但话题作文却能让我们有很大的选择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如盐城市中考话题作文“考题”,就有许多优秀的题目值得学习和借鉴:《1+1=?》、《ABC,爱你又恨你》、《题海无涯苦作舟》、《一道耐人寻味的考题》、《从零分起步》、《考题,别与学生为敌》、《破解不开的考题》等。这些题目有的化用古诗名句,有的运用拟人、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有的巧用数字、英语字母,显得匠心独运,构思巧妙。如果把这些拟题方法“拿”到自己的作文中,我想肯定能为文章增添一大亮点。
  二、“拿来”优秀范文独辟蹊径立新意的方法
  文章最忌人云亦云,中考作文亦如此。如何根据个人阅历、平时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立意上形成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善于从优秀范文中体验那种深刻的情感。仍以“考题”话题作文为例,多数情况下,考生大多写生活中、成长中遇到的形行色色的“考题”,往往从个人思想品德上遇到的各种考题方面来立意,这就使得文章的立意基本相同。其实,我们可以从语文试题中的课外阅读题谈学习“大语文”的必要性;可以从班级干部竞选中遇到的有形或无形、明的或暗的“考题”,谈新时代班委干部的素质;可以从“雪化了变成什么”这道曾引起争议的考题谈评价方法的更新;可以从人类生存面对的“考题”谈环境保护的迫切性等。这些立意就明显的与众不同,显得新颖、独到。
  三、要“拿来”范文巧妙选择新颖的材料的方法
  作文,切忌千人一面,选材尤其重要,要从优秀的范文中学习选材的方法。仍以“考题”话题作文为例,多数人很快会联想并选取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私心、金钱、节俭、诚实、团结等方面的“考题”,多限于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取材,因而题材大同小异。其实,我们还可以充分放飞自己的思维,从记忆仓库里检索,搜寻“他人笔下无”的独特的“考题”来写。
  四、“拿来”优秀范文中别具匠心的形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中考作文要打破传统的材料组织模式,在结构安排上力求创新、巧妙。如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上海考生宋静写的《苦恼》,其组材方式别出心裁,令人过目不忘。此文主体部分列举“我一周部分‘习题’”,采用数学上的“已知”、“求”、“解”、“订正”“∵”“∴”等格式书写,还有“批阅者”——爸爸、妈妈的“批语”,“我”的“回答”。另外该文开头巧引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结尾拟小诗“少年更知愁滋味,少年更盼愁滋味,少年不厌愁滋味,少年不畏愁滋味,人生的苦恼并不苦”来收篇,一唱三叹,首尾呼应。这种新颖别致的形式,应用到中考作文中,何愁得不到高分呢?
  五、巧借范文中诗化的语言
  词汇丰富,句式灵活,辞格运用巧妙,文句富于意蕴,文采斐然可期。这样的作文语言必然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是提高作文成绩的又一个增长点,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学习范文中的写法,让作文的语言鲜活起来。
  (一)精心锤炼词语,力求准确传神。选择恰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为文章增色的一个好方法。唐代诗人皮日休说“百锻为字,千锻为句”,词语用得好,可达到字字珠玑、珠围翠绕的效果。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是最富表现力的,例如:“低低的天幕压在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撕裂”表达了苦闷无助、失落伤痛,仿佛心被撕开流着殷红的血的情景,而且“压”、“灰暗”、“沮丧”用得准确生动,把郁闷发挥到了极致。
  (二)巧妙运用修辞,力求生动形象。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例如:“书,一叠叠堆起来;书包,一天天重起来;眼镜,一圈圈厚起来。沉重,沉重,沉重。”语言简炼,排比与反复将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言简意赅。
  (三)引用化用古诗文,力求新颖别致。在文章中巧妙引用化用古诗名句,能够让文章情趣盎然,美不胜收。如: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考试之中自得其乐也。又如,中考满分作文《中秋思月》中写道:月有圆缺阴晴,又怎能总是完美无缺?人有离合悲欢,又岂能奢求永久的团圆。 ”这里化用《岳阳楼记》、《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文章的意境深厚而优美。
  以上,我们从题目的拟定、立意的创新、选材的新颖、结构的别致、语言的鲜活等方面谈“拿来”范文中的有益之处。如果我们中考作文中注意到这些方面,中考考试时就不会再愁作文拿不到高分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千秋中学)
其他文献
最近,笔者在一次集中听课时,无意中发现上课的四位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出现的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法。也许是巧合,但仔细想想,再回忆曾亲历的各种突发事件,我似乎觉得这种方法几乎成了我们教师挡住学生突然发问这把利剑的不败盾牌,现已被很多教师争相效仿并熟练使用着。  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禁不住要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
1.应急电源种类  (1)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包括应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快速自起动的发电机组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15s以上的供电。  (2)UPS不间断电源。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负荷。  (3)EPS应急电源。一种把蓄电池的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能的应急电源。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0.25s以上的负荷。  (4)有自动投入装置的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  一、游戏互动,快乐识字  1.采用直观手段识字。动态的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关键词: 教学语言兴趣情绪口诀谐音科幻法比较法趣闻轶事问题讨论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课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太过简单,极度欠缺,不能很好的与高中的生物知识相互衔接,这就给我们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究竟如何才能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际,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讲好开学第一课,牢牢抓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年级段的阅读量,同时还列了古诗词背诵参考目录,这一举措体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怎样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让学生真正做到愿读、会读、乐读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愿读  1.选讲故事,诱发阅读兴趣。刚入学的孩子们,有的可能会不喜欢看书,但没有人会不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施工项目是指企业自工程施工投标开始到保修期满为止的全过程中完成的项目。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  【关键词】项目管理;现场施工    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项目成本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材料管理;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能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0%,并呈继续上升趋势。但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由于节能意识不强,执行标准不力,我国建筑能耗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