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酶制剂对非发酵面团冻融循环后品质的影响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H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酶制剂对非发酵面团在冻融循环后的品质的影响,该文比较了2种酶制剂转谷氨酰胺酶(TGase)与木聚糖酶(xylanase)对非发酵面团冻融品质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转谷氨酰胺酶和木聚糖酶均能改变冻融后面团蛋白各组分的含量。添加转谷氨酰胺酶使醇溶蛋白以及谷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有所上升。添加木聚糖酶则使醇溶蛋白含量上升,使谷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转谷氨酰胺酶对面团中戊聚糖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而添加木聚糖酶使面团中可溶性戊聚糖含量显著上升(P<0.05)。转谷氨酰胺酶的添加加速了冻融循环后非发酵面团的失水,木聚糖酶则显著降低了其失水率(P<0.05)。除在10 g/kg转谷氨酰胺酶显著降至1.32 ms外,弛豫时间T2(1)基本维持在1.75 ms,而弛豫时间T2(2)均有所减小;添加转谷氨酰胺酶后,深层结合水相对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木聚糖酶则反之。木聚糖酶使冻融面团强韧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5),剪切力小幅下降,硬度显著下降(P<0.05);与转谷氨酰胺酶相比,木聚糖酶更能缓解冻融面团的质构劣变;转谷氨酰胺酶改善冻融熟面坯的黏性、弹性与内聚性,木聚糖酶则改善"硬度上升,弹性下降"的劣变现象。在改善冻融面团流变特性方面,转谷氨酰胺酶效果更为显著(P<0.05)。因此,添加转谷氨酰胺酶与木聚糖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冷冻非发酵面团在冻融条件下的品质劣变,但它们的作用方面有所差异。研究结果为两者能够在冷冻非发酵面制品中被广泛地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前言】本篇是上篇(CP650影院处理器常见故障分析,见本刊第9期)的姊妹篇,供业内国行参考。
德州仪器公司于2007年1月7日宣布,现在全球范围的35个国家已经安装了3215套DLP Cinema放映机。它们分别产自巴可、科视和NEC三家厂商。其发展速度大大提高,这表明了电影业界对D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桑品种育71-1是中国农业科学蚕业研究所培育,其树型稍开展,枝条直立较粗壮,皮色青灰,节间较直,冬芽饱满,叶片较大,叶肉厚,属中生中熟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发条力强,叶质优良,抗旱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