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艾灸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0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艾灸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抗炎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可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炎性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针刺;艾灸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on inflammation indexes and TCM symptom scores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patients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9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n=30)and a control group(n=30).Both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on the basis of thi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xibus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TCM syndrome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CM symptom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RB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reatment,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improve the TCM syndromes of patients,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and has high treatment safet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或盆腔内的慢性炎性反应[1],常由急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发展而来,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多表现为下腹部坠痛、腰骶部不适并伴有低热、呕吐等症状。此外,CPID还会增加女性不孕的风险并对其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故积极治疗CPID十分重要。目前西医治疗CPID的基本方案为抗生素治疗结合物理疗法,但临床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且长期应用抗生素还可引发菌群失调及二次感染[3]。近年来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得到了肯定,关于CPID的中医治疗研究逐步增多,既往研究已证实针刺、汤药、艾灸、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CPI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4-5],但关于针刺联合艾灸治疗CPID的研究相对较少,2者联合应用治疗气滞血瘀型CPID的临床效果是否具有临床优势尚无定论,故本文拟探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CPID的临床效果并重点分析治疗前后的炎性反应指标和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CPID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1.30±11.48)岁;住院时间5 d~30 d,平均时间为(16.87±7.14)d。观察组年龄26~49岁,平均年龄(35.97±6.78)岁;住院时间9 d~28 d,平均住院时间(15.73±4.79)d。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本人已签署知情文件,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同意(伦理审批号:2016-zj-01)。
  1.2 诊断标准 1)符合《妇产科学》中盆腔炎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有关气滞血瘀型盆腔炎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主症包括下腹刺痛,痛有定处,腰骶部胀痛尤甚,带下色黄稠量多,经期腹痛量多,兼证包括神疲乏力,大便溏泻,小便色黄,舌质暗红,舌苔黄,舌下络脉曲张,脉弦滑涩。
  1.4 排除標准
  1)患者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合并有心脑肝肾等重要整齐器质性病变;3)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患有精神疾者;4)既往有晕针史者;5)近期曾接受过针刺或艾灸治疗者;6)同时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盆腔肿物、原发性痛经等疾病;7)正在参与其他试验者;8)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5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250 mL等渗糖+0.2 g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020)静脉滴注治疗,1次/d和100 mL生理盐水+2 g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3019)静脉滴注治疗,2次/d。
  1)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天协牌一次性针灸针,型号:0.25×25),选穴: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归来、子宫、中极、太冲,百会穴斜刺0.5寸,其余穴位直刺1寸,留针40 min,1次/d。
  2)观察组: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诸穴针刺得气后依次应用温和灸,艾条距离皮肤3 cm以温热局部气血,增强经气传导和敏化。循经络走形行温和灸2 min激发、增加经络之气传导,随后续行温和灸0.5 h感传、疏通经络,每次艾灸治疗时间为30 min,经期暂停治疗,1周治疗5 d,连续治疗2个月。
  1.6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疗效分为:a.痊愈:已无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妇科检查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示已无炎性反应;b.显效: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明显减轻,妇科检查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示轻度炎性反应;c.有效: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轻度好转,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示轻度好转;d.无效:临床不适症状及体征均无好转,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示病情趋于严重。总有效率=/总例数×100%。
  2)CPID的中医主要症候包括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疲乏低热、腰酸、小腹疼痛及行经紫暗有血块,上述症候依据评分标准急性评分,轻度不适记2分,中度不适记4分,重度不适记6分。
  3)治疗前一天及治疗结束后当天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行血常规检查。
  4)分组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计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率(%)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组治疗前,2组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疲乏低热、腰酸、小腹疼痛及行经紫暗有血块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疲乏低热、腰酸、小腹疼痛及行经紫暗有血块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及组内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RBC计数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R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RBC均明显降低,组间及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CPID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育龄期女性发病率约为50%,且近些年发病率显著升高[7]。目前西医在缓解CPID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即使应用抗生素也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炎症状态,而中医药在治疗CPID等妇科慢性疾病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且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中医学认为CPID当属“带下病”“癥瘕”范畴,其发病与素体气血亏虚,外感六淫侵袭,经期失血、病邪客于胞中,冲任不调有关。《诸病源候论·疝瘕候》:“疝瘕之病,妇人病之或因产后脏虚受寒,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关饮食不节,多挟有血气所成也……此为妇人胞中绝伤,有恶血久结成瘕”。有研究指出:CPID患者以气血不畅,气机失调,冲任不调最为多见,故证型以气滞血瘀型为主,治疗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并兼顾益气培元[8]。针灸是治疗妇科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关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而随着近现代针灸治疗的逐步开展,关于针灸治疗CPID的临床报道开始逐步增多。黄晴[9]研究指出,针刺具有补虚培元、温经散寒、通络行气,活血散瘀之功,治疗CPID的效果理想,且基本无毒作用,治疗安全性较高。李相伟等[10]研究指出,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CPI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可见针灸治疗CPID的效果值得肯定。艾灸治疗是借助温热效应和红外辐射效应将艾叶药力透达肌表,周围扩散,发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目前已有研究指出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加速血液循环,降低全血黏度,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之功。   本研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旨在增强治疗效果,其中关元为任脉、冲脉交汇穴,善调气血,施灸可暖胞宫,调气血;气海可补元气,通利下焦,疏通经气;命门可强膝健骨固本,腰阳关可散寒除痹,疏通经络,故针刺联合艾灸可有效发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之功[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针刺、艾灸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下降,RBC计数明显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有显著优势,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顯优于对照组,这提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CPID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谢文雅[12]等研究亦得出相似结果,但目前尚且缺乏针刺联合艾灸综合治疗的敏感、特异评价指标,无法对针刺发挥的机体双向调节作用、炎性反应调节作用、艾灸发挥的热敏效应和热辐射效应进行有效观察,这应当是日后研究的重点。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艾灸可显著提高气滞血瘀型CPID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炎性反应水平,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通飞.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5(30):16,23.
  [2]闫琼.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3(13):30-31.
  [3]何琼.中药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4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6):63.
  [4]吴春玲,陈如贤,高晓晗,等.穴位注射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8):705-709.
  [5]丘丽华.易罐疗法联合针灸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7):1017-1019.
  [6]梁茂新,高天舒.《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脏腑诸证考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30-331,342.
  [7]王铁英,卢国友,李英.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6):987-989.
  [8]谢斌.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师,2019,35(11):102-105.
  [9]黄晴.调体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0]李相伟,李秀丽.针对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4(63):12333.
  [11]石国令.针刺联合自拟消炎方治疗女性低度炎症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3):115-116.
  [12]谢文雅.远近配穴法针刺配合局部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
  (2020-03-02收稿 责任编辑:苍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牛膝不同提取分离部位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以及柱色谱法将牛膝分成不同部位,以CCK-8法检测牛膝各部位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
北京时间2020年3月30日20:00,世界卫生组织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部召开了关于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在抗击COVID-19疫情中的作用专题国际网络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腘绳肌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膝周肌群表面张力的影响。方法:将2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针刀组,每组7只,采用左后肢伸直位造模法制动8周,空白
目的:应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核心序列ITS2对九里香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方法:按照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标准流程获取九里香药材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进行
目的:运用系统药理学探讨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分子作用机制,挖掘潜在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首先利用中医药整合数据库(SymMap)筛选大黄黄连泻心汤
目的: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提出重金属元素的限量标准,为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的完善和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为评价东海近海桁拖网渔具对主要鱼类的尺寸选择性,使用对比作业法,在吕四渔场开展了4个航次的、不同网目结构网囊(菱形、方形及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的选择性试验。在选择性分析
目的:观察补气养阴降糖饮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84
运用社会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依据现代产权理论,借鉴美国和欧洲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单项运动协会逐渐退出联赛的经营权,控制权。最终退出其对职业联赛的所有
目的:研究补气益肾活血法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