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前的调查显示,在高等教育的金字塔中,农村学生主要分布在中下层,教育水平相对较弱的地方高等院校以及高职专科院校聚集了最多的农村学生。近年来公众关注的“寒门难出贵子”现象,反映的是农村学生受高等教育机会整体提升的同时,在研究型大学的比例却在下降。
显然,面对历史形成的巨大差距,仅有考试这一“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补偿政策。此外,研究型大学开辟专门面向农村学生的渠道也是可取的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在入学机会上进行补偿是一个方面,是保障“起点的公平”。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入到“过程的公平”。关注和改善进入研究型大学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英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完成高难度的学习,提高他们进入社会求职就业的能力。
当然,更为基本的还要通过“底部攻坚”、强基固本,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补充和更新师资,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国家实施特岗教师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都是为了弥补这一短板,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显然,面对历史形成的巨大差距,仅有考试这一“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补偿政策。此外,研究型大学开辟专门面向农村学生的渠道也是可取的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在入学机会上进行补偿是一个方面,是保障“起点的公平”。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入到“过程的公平”。关注和改善进入研究型大学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英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完成高难度的学习,提高他们进入社会求职就业的能力。
当然,更为基本的还要通过“底部攻坚”、强基固本,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补充和更新师资,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国家实施特岗教师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都是为了弥补这一短板,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