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通常栽培在精致的浅盆中,是冬季人们最为喜爱的观赏花卉之一,常被人们用于装点书房、客厅,显得格外雅致脱俗,生机盎然。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却花叶俱在。水仙的茎叶清秀,花香宜人,仪态超俗,所以,历代文人雅士多喜以象征高洁的水仙为题赋诗作画,抒发自己的孤傲品格和入污泥而不染的高逸情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如南宋杨万里的《水仙花》:“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刘克庄的《水仙花》:“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芬绝可怜。不许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清代王夫之《水仙花》:“乱拥红云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南宋著名画家赵孟坚所绘的《水仙图》(图1),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4.6厘米,横26厘米。
  赵孟坚(1199—1264),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他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卒于理宗景定五年(1264)。曾任湖州掾、诸暨知县等职。赵孟坚工诗善文,尤精白描水仙。其画水仙多用水墨,笔致挺秀,花叶纷披而有条理,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给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深得文人推崇。
  这幅《水仙图》飘逸潇洒,着笔简洁而韵味无穷。画面中水仙花正开,清新可人,叶片四展而不零乱,并将画面分割成五部分,花蕊处于中心偏上位置,引人注目。花瓣以尖细之笔勾勒轮廓,再染白粉,花蕊以橘黄点染,设色淡雅清逸。
  天津博物馆还收藏有他所绘的另一幅《水仙图》名作(图2),长卷,纸本,墨本,纵24.5厘米,横670.2厘米。全图以白描线勾为主,布局疏密相间,繁而不乱。画家以细长流利而匀净劲秀的线描勾勒花叶,再用淡墨渲染出阴阳向背,花叶纷披穿插,层次分明,姿态如生,将水仙幽静、婀娜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美术馆收藏有明代画家王榖祥模仿南宋赵孟坚的画风所绘的《水仙图并书赋》(图3),绢本,设色,纵30厘米,横186厘米。
  王榖祥(1501—1568),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进士及第,官至吏部员外郎。因官场失意,遂绝意仕途,弃官归故里,入明代“吴门画派”的核心人物文徵明之门。王榖祥擅画花鸟,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也工书法篆刻。他用笔自如清新,顿挫有力,画面文人气息浓厚,具有一定寓意和古拙朴厚的妙趣。
  图中绘有四簇怒放的水仙,聚散合宜,整卷结构犹如演出一出戏剧,或若吟诵一首诗词,起承转合天然巧成,代表了“吴门画派”后期花鸟画的较高水准。画卷左首的一簇水仙主势偏左,自然引导观者的视线前移;第二簇由三枝组成,其中一枝承接前簇,相互迎揖,有婉然羞涩之态,转而主枝端庄,左右开合,与第三簇形成画卷高潮。图中怒放的水仙花争相斗艳,姿态万千,或俯、或侧、或全盛、或半开,一派盎然生意。掩映于水仙花之后,作为衬托背景的两块湖石呈错落有致的扇状,姿态高古,其皱、涩质地与柔嫩花叶形成鲜明对比,各得其所。整幅画面勾勒精工,笔致细腻,设色浓艳而不乏文雅。水仙末簇舒展,花朵回首顾盼,楚楚可人,掩卷之时,令人有流连忘返的不舍之感。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明代画家周天球所绘的《水仙图》(图4),绢本,水墨,卷轴,纵33.5厘米,横858.1厘米。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工书,擅画兰,间作花卉,亦佳。年少时曾求学于文徵明门下。
  此图运用细笔微染出水仙花朵,而分别用浓、淡墨勾出花叶,突出阴阳向背,表现出动态的变化。画面中的衬托背景双钩竹和飞白石,兼具元代画家的简逸韵致风格。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有清代居廉所绘的《窠石水仙图》(图5),绢本,设色,纵74厘米,横40.6厘米。
  居廉(1828—1904),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老人、隔山樵子,番禺(今广东广州)人。道光、咸丰年间,随堂兄居巢寓居广西。同治年间,在广西任官。善画花鸟草虫,间画人物,作品生动明丽,自成一家。
  画面上窠石兀立,旁置一盆水仙。画中水仙转折挺立,参差灵动,明快生动;窠石以墨色加染,明暗自如。整幅画面用笔细腻,清新淡雅。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清代蒲华所绘的《天竺水仙图》(图6),纸本,设色,纵146.3厘米,横77.1厘米。
  蒲华(1830—1911),字作英,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侨寓上海卖画为生。早期花卉学徐渭和陈淳,晚年画竹学文同。笔法淋漓潇丽,不拘成法。
  此画构图工整、含蓄,一块怪石坚实稳重,天竺、水仙、腊梅、万年青等环绕其四周,花叶纷披,枝干纵横,各尽其致。整幅图画繁而不乱,疏而不漏。设色鲜丽,但却艳而不俗,显得热闹而喜庆。画家又于右上角自题七绝诗一首,诗画交融,情意俱佳。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北宋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我临窗的书桌上,就摆放了两盆水仙,花朵三三两两,疏疏落落的,次第开放,满室幽香。在寒冷的冬季,这两盆清丽纯洁的水仙,也让我这个凡夫俗子,有了几分清雅脱俗的韵味呢。
其他文献
汶上县中都博物馆位于汶上县城西北汽车站南,建于1998年,是双层双檐楼阁式仿古建筑,双拱彩绘,雕梁画栋。高21米,占地2800平方米。佛都圣迹珍宝馆是中都博物馆的主展厅,展厅分为文明曙光、化行中都、佛教传入、同朝四尚书、运河枢纽和宝相寺地宫出土文物精品特展等六大板块,其中,宝相寺地宫出土文物精品特展又分为太子灵踪、佛牙供养、稀世佛宝和佛光普照等四个主题。  “文明曙光”展示的是汶上史前文明。汶上县
期刊
河北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阳原县于家沟遗址出土有目前发现中国北方最早的陶片。河北省藁城市台西遗址出土有大量原始瓷残片,可追溯到商代。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建都邺,即今河北省临漳县,大量北朝贵族墓中出土的青瓷,代表了当时北方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唐宋时期,河北是重要的瓷器产地,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是河北省古代四大名窑,制瓷工艺影响深远,产品遍及国内外。元、明、清三代,河北为京畿之地,大
期刊
在清末民国时期有一位书法大家张伯英,在当时已为世人瞩目,并获得了广泛赞誉。张伯英与楷书名家赵声伯并称“南北二家”,同时又与傅增湘、华世奎、郑孝胥并称“书法四大家”。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斋名有远山楼、小来禽馆。张伯英是清末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政治家。张伯英出身于徐州望族,祖籍浙江绍兴。
期刊
在晚清、民国初期的粉彩仕女瓷画中,出现了以桃花和风格几乎类同的、穿戴明代服饰的美女为主要入画内容的纹饰,并被藏界俗称为“桃花美女”(图1)。它大量出现在各种实用与观赏瓷器的纹饰中,大到花瓶、将军罐,小到鼻烟壶、汤匙,成为这一时期瓷器仕女画的主流,俨然像有着主题纹饰的“成套”器具,这在中国瓷器纹饰传统仕女画中是空前绝后的,因而成为中国瓷业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说到“桃花美女”,人们首先会自然而
期刊
麈,麈尾的省称。麈尾,即偶蹄目鹿科动物麋鹿和驼鹿的统称;用麋鹿或驼鹿尾巴在细长的木条上端或两边插设麈毛,闲谈时执以掸尘、驱蝇蚊和身份、地位象征的名流雅器,故称“麈谈”。《辞源》:“麈,兽名。鹿属。角类鹿,蹄类牛,尾类驴,颈背类骆驼,俗称四不像。”宋人陆佃撰《埤雅》引杨九龄《名苑》:“群鹿随之,皆视麈所往,麈尾所转为准。”“麈尾” 起始东汉、流行于魏晋,因“道同器殊”为儒释道三家常用器具。如今在电影
期刊
由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上海笔墨博物馆、江南书画院2014年9月16日至26日联袂在东方最知名、中国最繁华、上海人气最旺盛的南京东路558号上海旅游品商厦八楼珍宝馆为百岁书法家周愚山举办了“百岁书法家周愚山艺术展”。提起周老先生也许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比较陌生,实际周老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名医。这次主办方将周老先生艺术展放在南京东路上海旅游品商厦八楼珍宝馆,可谓煞费苦心,动足脑筋,想尽办法。之
期刊
康熙时期社会安定,由于废除了“匠户”制度,从而使得制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清代朱琰《陶说》中记载清初的景德镇“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众多的窑户不仅在陶瓷装饰艺术上求得创新,并创烧了宫廷秘玩“珐琅彩”品种,更是在追摹前朝的陶瓷名品的仿制上惟妙惟肖。有些仿古佳作不仅形制、尺寸、画意完全与原作吻合,就是在细部的处理及观察上也力求还原前朝陶瓷的风貌。  仿永乐青花花卉斗笠碗
期刊
日本濑户及其周边地区的制陶史,可以追溯到古坟时代(300—600)。尾张山脉给濑户先民烧窑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众多阶梯窑依山坡而建,形成了濑户村落的基本格局。  日本陶瓷产品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濑户的代表作是施釉陶器。这个特征的形成,大约始于与中国宋王朝交往繁密的镰仓时代(1185—1333)初期(图1)。  此时,日本全国仍处于落后的无釉陶阶段,濑户却首开先河,独此一家投入釉陶生产。据说,从永
期刊
唐代诗人陆龟蒙七绝诗《秘色越器》吟:“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文以“千峰翠色”描绘越窑秘色青瓷之美。宋代,龙泉窑烧制“粉青”、“梅子青”成功,尤其是“梅子青”釉色青翠欲滴,堪与翡翠媲美,代表了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从而龙泉青瓷最终取代了越窑青瓷的霸主地位,夺得“千峰翠色”来。入元以后,龙泉青瓷继续发展,融入了游牧民族的大气与粗犷,大件器物不断出现。这些大器
期刊
与泽锋相识已近十年,也曾数次执笔为其写些琐碎文字。今再次执笔撰文,却总有些无从下笔之惑。此方困惑原因在于,泽锋的十年实在太令人惊奇。惊奇到我拙劣的文字,已经有些难以表达。  古语有云:十年磨一剑。对于泽锋来说,磨剑的十年更像是一场修行的旅程。在修行的路中,以体与悟的姿态,禅与艺的语言,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意蕴悠长。如今在我的眼中,泽锋更像是一潭幽静碧波,有着无欲则刚的格调,有着上善不争的宁静,亦有着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