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锆管表面磁力研磨高精光整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da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磁力研磨技术提高具有细长特征的锆管表面质量,探究磨料粒径、主轴转速、进给速率等磁力研磨工艺参数对锆管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磁力研磨加工细长锆管的关键参数组合.采用三维轮廓仪、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加工前后锆管表面三维形貌、显微截面及成分变化特征,借助残余应力检测仪(LXRD)探究锆管表面加工前后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锆管表面粗糙度随研磨主轴转速增大呈先减后增趋势,而磨料粒径和进给速率与粗糙度正相关.在本实验条件下,磨料粒径为56 μm,主轴转速为1000r·min-1,进给速率为84 mm·min-1组合时,锆管表面粗糙度(Ra)从初始0.327 μm降至最低值0.117 μm.三维形貌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磁力研磨加工后,锆管表面缺陷明显改善,且无显著杂质元素污染,最终获得均一完整表面质量.除此之外,表面应力由初始-144.12 MPa转变为-220.77 MPa,压应力增大53%.本研究将为具有细长特征的核用锆管表面精细加工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产生的数据愈发庞大复杂,由此催生出教育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方面的诸多问题,数据治理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当前教育大数据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大数据治理的参考框架,以期能够为教育大数据治理的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交叉融合,校园信息化和网络化逐渐由数字化转向智能化.通过机器自动识别学生的课堂行为活动可帮助教师高效精准地获取学生课堂状态,并进行科学分析.近年来,高中生由长期不良坐姿导致的脊柱侧弯和近视比例不断攀升,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本文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深圳某高中采集的225名学生的9种正确及不良坐姿的图片数据进行处理和模型训练,分别使用Deneenet和Xception网络获得7种坐姿80%以上的准确率,并将其用于学生课堂状态识别,有效助力学生课堂坐姿的提醒.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发实施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项目是一项规模巨大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国际调查.本文以TALIS2018报告为基础,对调查中教师涉及的信息化技术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如在特定课堂使用信息化技术的频率、职前和在职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计划、在教学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准备程度、信息化技术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信息通信技术技能的需求等,以此阐明我国教师信息化技术专业发展的现状、需求、作用和影响,最后据此得出研究结论,为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信息化提供了建议.
为了提升deepsort多目标跟踪算法中的重识别模块性能,增强网络对图像特征的语义表达,优化算法在复杂场景中对目标身份一致性判断能力.提出OSA模块改进宽残差网络,并利用数据集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训练,获取相关数据及权重模型;研究改进网络与原网络在同一数据集下的模型训练效果,并与原重识别模块下的YOLOV3-deepsort跟踪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在基准MOT跟踪数据集的评估中,多目标跟踪准确度较YOLOV3-deepsort提升1.2%,验证了文中所提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课堂作业具有练习、诊断和评价的作用,信息技术的课堂作业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借此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因此,稳定、易用的作业平台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基于“音乐编程-人工智能探索”课程,借助音乐课、综合课,以及校内托管课的课时,进行音乐编程融合教学实验.作者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三路三点三力”教学法,致力于人工智能融合教育的尝试,最终确认“三路三点三力”教学法适用于人工智能融合教学,其精髓是探索任务单管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做中学”方式.
工科类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色,大多数课程并不会显式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各知识点中,而挖掘课程背后隐式地蕴含着的各类思政元素成了工科专业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本文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分析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及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知识点背后蕴涵的思政元素,并针对知识点具体问题分析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过程.
研究了Ti60合金在α+β两相区(965℃)不同保温时间下加热过程中片状组织演变及粗化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相成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保温后片层的显微组织,用能谱仪(EDS)分析了析出颗粒物的元素成分.结果表明:Ti60合金在两相区保温过程中,在不同的保温时间下,α/β相界面均不再光滑,β相出现分支结构.Ti60合金在β退火处理后经炉冷析出大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逐渐溶解.保温过程中片状α相和片状β相的厚度均有所增加,当保温时间较短时,片层厚度增速较快,随着保
为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作者在分析现有教学方式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的需求,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教与学的模式探索,进一步扩展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采用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测试,结合透射电镜(TEM)和三维原子探针(3DAP)观察,研究了预时效对汽车车身板用新型Al-Mg-Si-Cu-Zn合金烘烤硬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经高温短时(150℃,20 min)和低温长时(50℃,6h)预时效处理后,随即进行185℃,25 min的模拟烤漆处理,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屈服强度显著提高;而经高温短时预时效处理样品模拟烤漆后的硬度和强度更高,表现出更显著的烘烤硬化性.两种预时效过程中均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原子团簇,该团簇的主要溶质原子为Mg和Si,同时发现含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