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须讲究细节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煎煮中药的正规过程中是有很多的讲究的,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药效,所以不得不多注意些。

是否盖盖子跟药材有关


  要使中药切片煎透,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应以加盖煎为好。尤其是煎煮的药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如薄荷、藿香、砂仁等,最好加盖煎煮。这样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由此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
  对于多数质地坚实的根、种子或动物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蛤蚧、龙骨等,亦应加盖煎煮,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被煎出,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对于那些质地松散、体积较大的中药,如丝瓜络、茵陈、菊花、桑叶等,煎煮时由于药液易外溢,就不应加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使其均匀煎透。

煎中药别用矿泉水


  水质同样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对煎药用水,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用水就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5种,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我们虽无法像古人那样追求水质,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
  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直接煎药,要晾凉以后才可以。许多家庭都在用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煎中药的3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cm为宜)。
  第二步: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改用文火后开始计时,解表药(多为治感冒的药)煎15~20分钟左右,其他药一般煎40~50分钟。
  第三步:将第一次煎出的药液倒出,加入适量的热水(水不要太多,以刚淹没药材2~3cm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的时间约20~30分钟左右即可。最后把两次煎的药液混合一起。
  要煎煮中药,切记以上幾点哦。
  (摘自家庭医生在线)
其他文献
本文中总结了纳米α-Fe2O3气敏粉体与薄膜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几年气敏型α-Fe2O3纳米粉体及薄膜的制备技术,就灵敏度低、选择性差、性能不够稳定等α-Fe2O3气教材
本研究按照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托的重大招标项目和江西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课题的要求选取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并结合公共财政、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绩效评价等理论对江西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运行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对省内44个行政村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绩效评价理论的“4E”原则和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基础性条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条件、农村公共
春天来了,部分新鲜水果上市了!有8种不能错过的营养果,给身体补充动力,还能刮油!蛇皮果:高钾低钠的力量之果  蛇皮果产于印尼等热带地区,棕褐色的外皮上覆盖一层密密麻麻的鳞片,像是蛇皮,因此形象地称为“蛇皮果”。蛇皮果的果胶和钾含量居水果之首,对身体十分有益。  蛇皮果的果仁如同大蒜头,大概有3~4个瓣儿,果肉白中带黄,肉质板实,类似板栗。蛇皮果既有苹果的爽脆,又有菠萝的香气,气味馥郁芬芳,口感酸甜
阅读提要:多吃不胖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其实,瘦,有时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每种文化中都存在着一些保持身材苗条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从全球各地的减重秘方中吸取些经验吧!  泰国:辣味十足 慢慢吃  泰国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辣的菜肴。  食用辣椒能够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但是,它真正的好处在于能放缓进食速度。  美国营养学会的前主席詹姆斯·希尔博士认为,大多数人吃饭的速度太快了,当身体发出它已经吃饱的信号时,
美韩同盟成立于朝鲜战争之后,目的是为了对抗当时有苏联和中国作为后盾的朝鲜。在同盟内部,美国与韩国处于不对等的位置,前者是主导者,后者是服从者。在结盟近七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基本运行模式。但伴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韩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国内民主化进程加速,韩国开始谋求提升自己在同盟内部的地位,期望获得更多的独立性。由此,美韩同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双方摩擦与分歧逐渐显现
CFRP网格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将CFRP网格筋代替传统抗弯钢筋布置在混凝土板中,能有效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可应用于海洋工程、化工工程等。此外,CFRP网格筋具有透电磁波、绝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库存问题对于中国所有企业来讲不是新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企业管理层都抱有“重销售,轻库存”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