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逐渐进入了一个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高发期。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研究不仅仅是复杂的理论问题,同样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危及公众生命安全,破坏社会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程度加剧,而这个时期,往往是公众对于政府形象接纳的波动时期,处理不善,会加剧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使政府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和体系,提高形象意识,在妥善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构建现代政府新形象。政府形象是对政府总体表现与客观效应作用于社会公众而形成的综合印象,是公众对政府整体绩效、能力素质、理念方法的认知和评价。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发挥效能的重要前提,是政府宝贵的无形资产,关系着公众对于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形象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政府形象能够有效团结和动员民众,协调组织各种资源,减少社会混乱,提高执政合法地位,增强政府危机决策的认同感。当前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正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暴露出我国政府形象管理的不足,如形象意识不强、缺乏统一协调的公关系统,与媒体沟通不畅,官员相关能力薄弱等问题,与理想中的政府形象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从阐述基本的概念出发,借鉴前人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将政府形象置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广阔视角进行研究。在分析突发性公共事件与政府形象关系的基础上论文探讨了目前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中政府形象建设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了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管理的原则,试图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形象管理策略,更好的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