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赤峰市北方民族技工学校为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duiyu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大力发展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加快农村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广大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持。   首先,本文从整个内蒙古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入手,从发展规模方面、专业设置、教职工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阐述了内蒙古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起步和发展现状,以便对该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有个初步的了解,并系统的介绍了赤峰市北方民族技工学校的发展现状。   其次,论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指出,虽然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初步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认识上来看,社会以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认为只有上普通高中才是孩子求学的唯一出路;从教学实践设备和师资力量来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教师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赤峰市北方民族技工学校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别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经费投入、强化专业教师队伍以及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仪式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个古老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们通常作为一个社会或族群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的凝聚点而存在,是个体获
本论文深受孙教授一省一校课题《回族小人物世界里的百变人生研究》的启发和建议,指导我们挖掘民间智慧,寻找生活在社会底层并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小人物。要明白他(她)们的行为意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交通系统始终把党的建设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推进决策民主和管理科学,全面加强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