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虽然其发病率低,却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二者占甲状腺癌的80-90﹪。研究表明,甲状腺癌变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本课题通过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hTERT mRNA)、存活素(Survivin)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并为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病理学依据。
方法:收集解放军150中心医院2001年至2006年间手术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石蜡包埋标本46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2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组织及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hTERT mRNA的表达,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SP免疫组化技术对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PI)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良恶性甲状腺组织中hTERT mRNA和Survivin蛋白及细胞增殖和凋亡指数的表达特点,比较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TERT mRNA和Survivin蛋白与多项临床病理因素间的表达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分别对比在甲状腺癌组织中hTERT mRNA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AI及PI的关系。
结果:hTERT mRNA在癌组中的阳性率为73.91﹪(34/46),显著高于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00﹪(1/20),Survivin蛋白在癌组中的阳性率为63.04﹪(26/46),和对照组中的5.00﹪(1/20)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中的AI和PI均明显低于癌组(t’=7.93,t’=8.18,P<0.01)。
在癌组中,hTERT mRNA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同时Survivin蛋白还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均无关(P>0.05),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4,P<0.05);PI与DTC的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AI除了与临床分期有关外还与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TERT mRNA表达阳性组的AI显著低于阴性组(t=2.21,P<0.05),而PI显著高于阴性组(t=4.17,P<0.01),随着hTERT mRNA表达强度的增高,PI具有显著性差异(F=6.01,P<0.01),而AI的差异不明显(F=2.5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AI及PI均有显著性差异(t=5.31,t=2.80,P<0.01),随着Survivin表达强度的增高,PI的差异更加显著(F=9.04,P<0.01),同样,AI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2.97,P<0.05)。
结论:hTERT和Survivin敏感性的表达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可作为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二者可能通过促细胞增殖和抗凋亡途径,共同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