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国内中低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做了一项关于修正性反馈的实证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意义与形式兼顾的新形式教学理念(Focus on Form)指导下,代表隐性反馈的重铸法(recast)和代表显性反馈的元语言信息法(metalinguistic clues)对学习者一般过去时习得的影响以及学习者对这两种反馈形式的注意程度的区别。重铸作为一种隐性反馈形式为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元语言信息法作为一种显性反馈形式能够促使语言学习者产出正确的语言形式。本实验持续九周,共进行了一次预先测试,四轮任务型诊断,一次即时后测,一次延时后测和一次注意访谈。30名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其中女生9人,男生21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被分为三组,同学们完成了图片描述,照片故事讲述的任务,接受了不同类型的纠错反馈。重铸组10名同学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所犯的一般过去时态的错误接受教师重铸纠错,元语言信息组10名同学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所犯的一般过去时态的错误接受教师元语言信息法纠错,控制组10名同学教师不进行纠错反馈。即时后测后,实验组的同学接受了注意访谈,调查他们在实验中对教师反馈的注意程度。实验中的数据用社科统计软件包(SPSS, 13.0版本)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及注意访谈信息,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重铸法与元语言信息法对他们巩固已学语法项目所起的的作用没有明显的差别。2)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语言信息法比重铸法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基于以上发现,本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