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侵袭性曲霉菌病AllGlo荧光PCR诊断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实验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通过自行设计引物、探针,建立与评价侵袭性曲霉菌病AllGlo荧光PCR诊断技术,以期为侵袭性曲霉菌病提供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方法⑴利用Blast和DNAMAN软件工具在GeneBank数据库中查找黄曲霉、烟曲霉的高度保守序列。通过Primer Express2.0软件对找出的目的基因序列进行自行设计AllGlo荧光PCR引物和探针;制备标准品并制定AllGlo荧光PCR定量标准曲线,进行评价。⑵模拟曲霉菌性菌血症,分别采用Lyticase酶消化法、玻璃珠-盐析法和QIAamp-S法提取真菌DNA,分析比较三种方法的提取效率。⑶收集临床血液标本,进行DNA提取,并进行AllGlo荧光PCR单盲检测,与实验室传统的血培养和GM实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⑴:AllGlo荧光PCR定量标准曲线:Y∧=-3.003Χ+36.825,R2=0.981(黄曲霉);Y∧=-3.052Χ+38.016,R2=0.994(烟曲霉)。敏感度达10CFU/ml。AllGlo荧光PCR检测的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小,重复性好,且特异性高。⑵:3种方法提取的DNA A260/A280无差别(P>0.05);Lyticase酶消化法和玻璃珠-盐析法的提取效率高于QIAamp-S法(P<0.001),而Lyticase酶消化法和玻璃珠-盐析法的提取效率无差别(P>0.05)。⑶:AllGlo荧光PCR检测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GM实验,敏感度无差别(P>0.05),而特异性优于GM实验(P<0.05)。与血培养的诊断效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血培养的特异性较高,但是敏感性低于AllGlo荧光PCR技术。研究结论成功建立了侵袭性曲霉菌病AllGlo荧光PCR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重复性好。检测高度疑似曲霉菌感染病人的全血标本,有较高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
其他文献
初等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小学教师的基础性专业,其课程设置是培养实用型小学教师的前提和保证。目前通行的课程设置指向目标不甚明确,若按功能性标准划分,构建"五位
<正>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和工程造价信息发布机制,形成统一的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
比较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在水培下稀土元素La~(3+)与菠菜体内叶绿素的作用. 结果表明: La~(3+)能促进菠菜的生长, 提高光合效率; 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 缺Mg~(2+)情况下La~(3+)
<正>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局限于内部价值链的优化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必须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在内部价值链优化的同时更加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慢性肝炎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全世界约有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我国占其中的1/3左右,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
目的:提高喉结核认识,减少喉结核的误诊。方法:通过16例喉结核误诊病例,对近年喉结核临床表现的变化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高龄化”;感染形式多样化;临床症状不典型,结
<正>猪呼吸系统疾病,即猪呼吸系统综合征,以病因多、表现复杂、诊治难度高等原因成为现今养猪业的一大难题。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导致发病。下面就当前猪呼吸系
【背景和目的】随着拉米夫定(LAM)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LMV的作用靶位——HBV DNA聚合酶活性区发生变异(即YMDD变异),其发生率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