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保守:洪秀全矛盾政治人格的心理传记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人格作为政治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一直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政治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构成了外在政治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它决定或影响行为主体的政治选择和行为趋向。政治人格研究多数是以那些极大地推进或阻碍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领导者或英雄人物为主的个案研究。本研究选取了给晚清和近现代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为研究对象。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洪秀全,其在整个运动中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既有新形势下进步性的特点,同时又有传统农民起义领袖的保守性特点,这种革命性与保守性同时存在的矛盾政治人格必然会对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采用质量相结合的心理传记法,在人格形容词量表的基础上对15名近代史研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博士生进行特尔菲法调查,验证洪秀全的矛盾政治人格特征,然后再分析其矛盾政治人格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最后结合史料分析其矛盾人格形成的心理动力和外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洪秀全的矛盾政治人格表现为革命性和保守性。革命性主要表现为上进性、反抗性和好胜性;保守性表现为迷信性、腐败性和奢侈性。他的革命性政治人格促进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保守性政治人格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洪秀全早期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其实质是来自于自我的调节,为了减少个体的焦虑,他后期宗教的选择则是为了满足统治的需要;在生活风格、妇女政策和政权建设方面的矛盾性主要是因为他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缺失,对这些需要的过分追求造成了他革命和保守的矛盾人格。(3)洪秀全矛盾政治人格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代际、家庭、重要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前,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已经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关注,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元认知技能,对社会适应性将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
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它是社会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大学生交往意识和主观幸福感的成
高职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事关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德
心算是算术研究中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关于它的研究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Croen和Parkman(1972)提出,1972年以后心算才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目前,对心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