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带给师生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新教科书的编写。2003年,我国开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了配合此次改革,相关机构编写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最终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并初审通过的有五套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简称“人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语文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简称“苏教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鲁人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粤教版”。这五套语文教科书的问世,标志着普通高中阶段“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一纲多本”的语文教科书编写格局形成。语文教科书的多样化,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能够了解众多的教科书,为今后教科书自身建设提供参考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我国教科书编制制度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提出国定制和审定制在我国教科书编写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选择了人教版和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两套教科书的指导思想、编排意图、结构体系、选文数量及文体分布、内容呈现特点、助读系统的设计思路、呈现方式和特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研究性学习的练习系统这些部分进行了求同与求异、纵向与横向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三种方式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的比较。另外,整理和归纳了两套教科书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时代的要求和地区的适应性四方面存在的优点及不足,对今后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建设需要做到:时刻关注“大语文”教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教师也是教科书开发的重要资源、在基础性和典范性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性、努力使各地的实践活动做实、做活和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取长补短、不断创新等六方面提出了个人不成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