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创作特征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2101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创作特征研究,主要是以人物画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中国写意人物画由传统向现代化创新式转型,并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称之为表现性水墨人物画。新时期表现性水墨人物画是一种即继承传统绘画的写意性又吸收西方表现主义风格的现代绘画艺术,兴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新中国初期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写实为主,用客观叙事的表现手法,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表达,人物画创作特征出现了单一化,后来画家们对人物画进行反思,并分析和探索人物画的发展进程,当今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批新时期表现性水墨人物画,脱离了客观的写实手法,以变形、夸张的水墨语言表达主观感受,以周思聪为代表的新时期表现性人物水墨画,推动了人物画语言的变革进程。这表明他们在人物画的创作中有了很大的启发。他们的绘画创作是以表现性为主题的绘画风格,其主张表现画面的创新,探索笔墨的个性化语言,强调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和创作研究。中国表现性人物画在创作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议论和探讨,也有很多艺术家的批评。通过这些表现性人物画作品特征分析与归纳,展开了本文对中国表现性人物创作特征的研究。本文共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中国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创作特征。第一个阶段,首先梳理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脉络,主要分析人物画的发展及原因,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由来,并梳理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为下文做铺垫。其次,收集材料查找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形成原因,从借鉴西方表现主义和继承传统写意绘画从中分析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创作。第二个阶段为文章重点部分,需要发展新型水墨人物画就要灌输到造型速写及写生中,对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创作思考与探索,第三阶段从自身出发,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人物画家的创作作品解读,对本人在学习人物画及创作进行分析和感想。最后得出结论,中国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创作是在当今社会符合时代的主题下进行创作的,关注社会民情,披露社会现象,把对社会的反思与批判体现在画面上。新时期人物画创作富有个性化笔墨,并且呈现出多元化风格,在符合新时代的发展下展现出新的一面。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金融行业全面融入国际市场,金融改革面临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之间展开全面竞争。同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也
自1998年以来,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大规模校区建设与相关配套场馆及设施的修建,于是高校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而自步
以资源配置理论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资源的配置现状、成因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遵循资源配置的自然规律是前提、以资源配置的
目的:观察沿神经走行取穴电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有无差异,探索沿神经走行取穴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机理。方法:参照第
目的:确认体外诱导培养不同活化状态巨噬细胞的表型特征;探讨其条件培养液对7721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比较分析和筛选不同活化状态巨噬细胞外分泌差异蛋白并进行
不同甘油质量分数的添加剂对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结构及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膜液中甘油质量分数越高,在相同的制膜条件下,铸膜液越容
上海近年来集中出现了一批对里弄进行保护与再生的项目,如将少量典型弄堂完整的博物馆式保留,供人参观和研究;又如对弄堂进行低价格的修护,但并不改变它的功能,保存弄堂群体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发展、思潮涌流的时代,“多元化”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由此导致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深入和广泛。平面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代联系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世界老龄化浪潮正把中国带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中国是十几亿人口第一大国,更是老龄人口第一大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