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牧民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实践价值 ——以青海省称多县嘉塘草原珍秦二村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至今,人类依赖自然生存。人类跟自然界无数个物种一样,在复杂的自然系统中探寻自己的“生态位”。然而,人类是地球生命体系中唯一以社会形式存在的物种。人类的社会性使人类及其社会不断发展壮大。在自然界,人类不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物性,而且为了满足其社会性需求,有意识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体系施加压力,从而引发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一系列生态灾变。同时,人类对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变非常敏感,生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地方政府、外来的科研团队、在地环保机构、当地环保组织等都把生态放在重点位置,试图通过保护和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在此背景下,当地藏族牧民作为本地文化持有者,他们对周围生态系统有怎样的认识和解释体系?他们的生态知识对保护和科学研究有怎样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这是本文希望探讨和回答的主要问题。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作者有幸参加了NGO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玉树的研修生计划,跟“山水”员工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珍秦二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环保和科学监测工作。本论文就是以珍秦二村藏族牧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牧民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他们的环保工作,分析和研究牧民对于草场的认知和分类,关于动物的知识,传统的垃圾观念,采集观念等在当代的黑土治理、科学监测和净塑活动中的实践价值。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相关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来明确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第一章介绍了本文作者与“山水”员工一起进入田野点嘉塘的情况,重点描述了嘉塘草原和“山水”。同时提出了作者在嘉塘同当地牧民和“山水”员工一起工作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牧民的生态知识。第二章以嘉塘草原的生态问题即黑土化为重点,通过分析嘉塘牧民对黑土化的认知、治理黑土的传统方式和科学种草探讨了嘉塘牧民的生态知识在当代黑土治理中的实践价值。作者发现牧民不仅用“净化”仪式等传统观念和知识来治理黑土,而且在科学种草的过程中,牧民也会把不少东西本土化,从而使得种草更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章通过结合“山水”在田野点嘉塘的动物监测和草场监测活动,分析了牧民的动植物知识对科学监测的作用和意义。牧民在草原上的长期在地经验、他们对草原动物的食性、生境、活动轨迹和种群关系的了解为“山水”的动物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节省了动物监测的成本,提高了监测效率。此外,牧民对草场的分类及其丰富,不同分类有不同功能,其在草场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四章论述了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牧民采集行为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的影响。采集行为变化中,牧民面临着双重选择:作为一定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人”,牧民用传统文化观念解释采集行为,但在利益驱使下,牧民尽力使自己收益最大化。第五章通过介绍作者跟“山水”同事在嘉塘社区组织和进行的净塑活动,重点分析了传统垃圾概念和当代净塑活动。在当代环境中,对牧民而言,捡垃圾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方式。最后是论文结语部分。嘉塘二村牧民作为本地传统文化的表述者和享有者,他们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来解释自己的周围环境——草原生态系统。长年在草原生活的经历使他们对周围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高山和江河了如指掌,发展了一套适应和顺应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山水”作为一个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给当地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使牧民们从不同角度和方式再次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周围环境。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调查研究作者发现,牧民的生态知识在当代科学监测、草原黑土治理和净塑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在本文涉及的几个环境保护活动中,牧民的传统知识和“山水”的科学知识不断互动交流并融合。在特定田野的互动中,科学知识与传统知识拼接对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山水”利用牧民的传统生态知识,使其服务于他们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工作。同时,当地牧民也在学习科学知识。在黑土治理、动物监测等的实践过程中,他们试图把传统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发展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可实性环境保护方案。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颁布了诸多有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件。党的十九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教育工作的主线与核心目标。本研究以教育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理论和民族平等理论为基础,主要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政策内容进行文本分析与回顾,辅之以可视化分析的手段,总结我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出土墓志在辽史研究领域的意义向来重大,1949年以来,学界对辽代墓志的研究层出不穷,然而却很少涉及墓志撰写层面。本文不同于学界以往利用墓志资料来研究辽代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从墓志本身出发,对辽代汉文墓志的撰写进行系统性归纳和总结,主要围绕其撰写类型、撰写特点和撰写意图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以墓志撰者为线索将辽代汉文墓志的撰写类型分为撰者奉敕撰铭、撰者主动撰铭和撰者“见讬”撰铭三类。对撰者奉敕撰铭
《静默之弦》是一首带有印度音乐元素的琵琶独奏曲,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当代琵琶作品创作中较为少见。笔者以《静默之弦》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音乐本体入手,分析此曲的结构、印度音乐元素等特征;其次从演奏者的角度,结合音乐形态特征,分析如何通过琵琶技法来展现此曲的印度音乐特点;最后,通过笔者演奏过程中的亲身体会,探讨如何通过处理乐句、即兴段落和技术技巧,来更深层次地把握此曲的风格。
法国作曲家塞扎尔·弗朗克(Cesar Franck,1822-1890)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重要作曲家,在法国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更是塞扎尔·弗朗克创作的重要作品。笔者以滑音这一音乐处理手法作为音乐研究的切入点,对比分析了两位大师的演奏,以及笔者自己的演奏体会,分析总结出利用不同的滑音处理,来增加音乐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内
民族团结政治秩序的维系需要建立在统一的政治认同基础之上,而政治认同在本质上就是一国国民对所属共同体在历史根源、发展利益、文化价值等层面的心理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仅仅依靠话语宣传、意识形态灌输是不够的,必须透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才能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归附,继而转向行为实践。通过国庆大典的反复呈演,可以确立和巩固民众的政治记忆,从而建构起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间的稳定连接,促进
利比里亚是西非最古老的共和国,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利比里亚没有经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而早早的取得了独立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经过200年的发展,利比里亚的政治经济发展却并不如意,直到21世纪初,利比里亚还在经历着长达10年的内战。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利比里亚的统治长期掌握在美国移民及其后代的手中,在利比里亚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充满着来自美国的移民与利比里亚土著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独特的政治背景让利比
人类情感识别由于其在学术和工业上的重要应用而成为近几十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通过脑电信号来进行情感识别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脑神经细胞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的一种总体反应,常被应用在神经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由于其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人类情感,对于识别人的情感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脑电情感识别领域始终都面临着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提高情
民族管弦乐发展至今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代作曲家正努力挖掘、寻求中国民族管弦乐的新风格、新高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曲家张朝根据苏州“干将莫邪”的传说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创作了《干将·莫邪幻想曲》这部大型民族管弦乐委约作品。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作曲家简介以及对这部作品四个部分不同的音乐特点做简要概述;第二章分五节详细论述“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交融在作品的题材与体裁、结构、和声、配器、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素养。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丰富英语课程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材将课程标准与课堂实践联结起来,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作为传递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主要媒介,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