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等院校作为事业单位存在着简单粗放的成本核算制度与较高管理目标期望之间的矛盾,传统的事业会计不能提供及时详尽的成本信息给予管理者有利支持。
本文尝试着将制造业中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引入高校的成本核算及管理实践中,以实现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效率,控制并降低高校运营成本的目标。
本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高校成本核算中采用作业成本法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提出了两个研究目标,即高校作业成本的核算方法和作业流程的改进方法研究,并对教育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理论及其在非制造业领域的研究应用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笔者对本文的研究方法,文章结构进行详尽的介绍,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准备。结合高校的收入来源、成本特性、发展战略、激励制度和管理模式等特点与作业成本法中的基本原理、核算方法和实施原则等问题,综合研究如何在高校中实施作业成本法。
第三部分是高校成本管理的作业成本体系的研究。从高校的产出对象上着手,即从学生、科研、其他校办企业上来归类各种流程,并用以功能定流程(Function-Process)和以流程定功能(Process-Function)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企业中所有的流程。然后,对这些流程中的作业用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进行任务、步骤、动作的时间和成本研究。最后,将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纳入到高校的作业流程改进管理中。
第四部分是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和报表研究。首先,确认高校教育所消耗的各种资源,接着,将之以合适的资源动因归集到各个作业中,第三,将作业合并为作业中心,归集资源到作业成本库。第四,确定合适的作业动因。最后,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具体院系年级的成本对象。
第五部分是结合一个假定的简单事例,说明作业成本法是如何在高校成本管理中的实践中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