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T/BFO梯度多铁性陶瓷的介电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铁性材料是一种同时具有磁、电性能的多功能材料,材料的同一个相中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铁的基本性能,并且存在磁电耦合效应。但是,铁电性和铁磁性在有些情况下是难以共存的。即使有些材料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但其内部的磁电耦合和相互调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梯度材料通过连续(或准连续)地改变两种材料的组成方式、比例等因素使其性能随组成与结构的变化而渐变,功能梯度材料的组成和显微结构(陶瓷、金属等)不但连续分布,而且可以控制。特殊的梯度组成方式和结构会使铁电性与磁性耦合而产生磁电效应,为发展铁电-磁性集成效应的新型信息存储处理及磁电器件等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是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掺杂不同浓度铁酸铋(BFO)的锆钛酸铅/铁酸铋(PZT/BFO)复合材料,然后根据不同的梯度比例和方式合成烧结出锆钛酸铅/铁酸铋(PZT/BFO)梯度陶瓷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磁强计、铁电分析仪和介电测试仪等分别对复合陶瓷材料及其梯度陶瓷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磁性、铁电性及其介电性能进行表征。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掺杂了铁酸钕铋(BNF)的锆锡钛酸铅/铁酸钕铋(PNZST/BNF)的陶瓷材料,根据不同的梯度比例和梯度方式合成烧结出锆锡钛酸铅/铁酸钕铋(PNZST/BNF)梯度陶瓷材料,并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磁性、铁电性和介电性能等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和讨论梯度陶瓷材料的磁学和电学性能及其磁电耦合效应。制得的锆钛酸铅/铁酸铋(PZT/BFO)梯度陶瓷材料在室温下兼具两种单相材料的性质,同时具备铁电性和铁磁性,左右梯度材料加磁场前后的介电常数变化率达8%,具有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制备合成的锆锡钛酸铅/铁酸钕铋(PNZST/BNF)梯度陶瓷材料室温下同时具备铁电性和铁磁性,且磁性随BF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梯度材料加磁场前后的介电常数变化率约为6%,具有较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材料的磁电耦合效应并不仅仅取决于磁性大小,还可能是由于梯度材料中的两种单相材料的组成相差较大,其在梯度界面的相互扩散产生更多的缺陷,从而使其磁电耦合效应增强,梯度多铁性材料为制备具有强磁电耦合效应的多铁性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在西方古代和近代早期,“国家”这一概念曾经出现过不同的内涵,包括古希腊的城邦、古代罗马的共和国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族国家等。西塞罗的共和国概念就是在希腊城邦理论的
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
盐胁迫下甜菜M14品系叶片中涉及胁迫和防御的ROS清除机制中抗氧化酶系统7种主要酶的变化最为显著包括:GO、Prx R、Trx、APX、MDAR、DHAR及CAT。本实验所选择的就是Prx R/Trx
国家对资本项目的开放一直是谨慎而行。然而,由于当今市场的国际化,难以避免资本开放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基于大数据关注“是什么”的相关
菌根就是植物和真菌形成的一种共生体,对其一或者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迄今为止,超过80%的陆生植物根部都能够与土壤中的球囊真菌共生在一起,形成嵌合的器官—菌根,最常见
土壤盐碱化问题目前在全球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林业的发展,而我国东北平原地区也存在着大量的盐碱区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
骨髓微环境除调控HSC功能外,其在急淋发生发展及耐药复发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已发现,化疗诱导的病理性骨髓微环境可保护残留急淋细胞躲避化疗杀伤。然而,关于该微环境对化疗后
研究背景和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因不明,预后差,目前除肺移植外没有有效治疗方法。IPF被认为是环境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综合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结合中国男篮国家队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多学科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副产品,主要是由石油开采、炼制附带而成。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含油污泥的成分也不尽相同。这些含油污泥成分复杂、形态多变、产量大、难处理的含油污泥